[1] |
WANG Y F, GU J D. Effects of allylthiourea, salinity, and pH on ammonia/ammonium-oxidizing prokaryotes in mangrove sediment incubated in laboratory microcosms[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4, 98(7): 3257-3274.
|
[2] |
戴卫芳, 吕宏高. 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农技服务, 2014, 31(3): 73, 96.
|
[3] |
肖大康, 丁紫娟, 胡仁, 等. 我国长江流域不同水稻种植区域氮肥和栽培管理策略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 29(11): 2018-2029.
|
[4] |
祁通, 汤胜, 周静杰, 等. 长期覆膜旱作和施用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4, 50(1): 109-122, 136.
|
[5] |
陈露, 张海林, 易军, 等. 水耕历史对稻田-田埂过渡区土壤物理性质与水-氮分布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23, 60(2): 409-423.
|
[6] |
金华市统计局. 金华统计年鉴. 2011[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
[7] |
杨林章, 冯彦房, 施卫明, 等.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1): 96-101.
|
[8] |
肖其亮, 朱坚, 彭华, 等. 秸秆与缓控释肥配施对双季稻田氨挥发的控制效果[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40(12): 2788-2800.
|
[9] |
杨阳, 刘灿华, 葛树春, 等. 减量配施新型基质缓释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0, 47(3): 442-447.
|
[10] |
褚光, 徐冉, 陈松, 等. 控释尿素侧深施对机械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21, 35(1): 1-7.
|
[11] |
柳文凯, 雷永忠, 王莉, 等.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高原夏季露地大白菜生长生理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4, 46(2): 340-355.
|
[12] |
吴勇, 朱玉祥, 吴春艳, 等. 桐乡市水稻甬优1540肥料利用率探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10): 1919-1920, 1924.
|
[13] |
邓仕俊, 顾瑜. 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 2022(3): 98-100.
|
[14] |
李桂花, 张雪凌, 周吉祥, 等. 长期秸秆还田下有机无机配施及微量元素和缓释肥的施用对双季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57(6): 149-155.
|
[15] |
胡铁军, 张怀杰, 应小军, 等. 不同缓释肥对冬小麦扬麦20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643-644, 659.
|
[16] |
吴凌云. 福建省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初报[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10): 119-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