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党安荣, 阎守邕. 我国耕地面积与粮播面积的时序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1998,17(1):36-43.
|
[2] |
黄艳平, 马松林.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动趋势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9):179-183.
|
[3] |
曾希柏, 李菊梅, 徐明岗, 等. 红壤旱地的肥力现状及施肥和利用方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6,37(3):434-437.
|
[4] |
孙波, 张桃林, 赵其国, 等.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贫瘠化的综合评价[J]. 土壤, 1995,27(3):119-124.
|
[5] |
赵晓丽, 张增祥, 汪潇, 等. 中国近30a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30(3):1-11.
|
[6] |
沈建国, 王忠, 李丹, 等. 余杭区新垦红壤耕地肥力特征及地力评价[J]. 土壤通报, 2018,49(1):55-60.
|
[7] |
胡国成, 陈丁红, 黄雪平, 等.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状况分析:基于浙江省临安市样本的研究[J]. 农学学报, 2014,4(3):112-115.
|
[8]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8: 320.
|
[9] |
曾希柏. 红壤酸化及其防治[J]. 土壤通报, 2000,31(3):111-113.
|
[10] |
李九玉, 王宁, 徐仁扣. 工业副产品对红壤酸度改良研究[J]. 土壤, 2009,41(6):932-939.
|
[11] |
刘登魁, 曾宪军. 土壤有机质演变规律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06(5):61-63.
|
[12] |
赵广帅, 李发东, 李运生, 等.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21(5):840-847.
|
[13] |
谢少华, 宗良纲, 禇慧, 等. 不同类型生物质材料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J]. 茶叶科学, 2013,33(3):279-288.
|
[14] |
孟赐福, 傅庆林, 水建国, 等. 浙江中部红壤施用石灰对土壤交换性钙、镁及土壤酸度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5(2):129-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