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翟婧, 张晓萌, 徐抗冬, 许燎原. 0.3%四霉素水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4): 775-776. |
[2] |
石丽敏, 吕学高, 刘新华, 宋费玲, 朱正梅, 曹春信, 卢华兵. 烯效唑浸种处理对川糯粱1号种子萌发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11): 2696-2698. |
[3] |
端木李玲, 荆敏红, 陈卫民, 陈云华. 不同水稻种子处理剂和浓度对3个水稻品种发芽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3): 493-495. |
[4] |
毛培成, 诸亚铭, 王双千, 金珠群, 吴华新. 开水烫种对蚕豆发芽与营养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3): 547-548. |
[5] |
肖淑贤, 侯沁文, 蔡子平, 蔺海明, 胡利峰, 李飞鹤, 王玉龙, 赵艳. 20种党参种质综合品质评价[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2): 290-294. |
[6] |
任梦云, 杜龙岗, 王美兴, 黄益峰. 不同收获时间对甜糯双隐性玉米自交系种子质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9): 1753-1756. |
[7] |
丁兰, 许小江, 刘静, 牛骧, 黄伟忠. 南瓜制种单株留瓜个数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279-1281. |
[8] |
肖杰, 薛欢, 苑景淇, 于忠亮, 李成宏, 王梅芳, 周梅妹, 杜凤国. 外源激素对紫薇种子萌发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6): 1119-1122. |
[9] |
王五宏, 石柱龙, 魏庆镇, 胡海娇, 胡天华, 汪精磊, 包崇来. 赤霉素对浙茄10号种子萌发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924-926. |
[10] |
胡廷旭, 孙璇, 彭禧柱, 许盛凯, 武涛, 顾志权. 抑尘剂对豌豆发芽及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932-933. |
[11] |
潘利. 紫藤不同种源种子形态结构与发芽率[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1): 2285-2287. |
[12] |
沈岚, 张国芳, 杨肖芳, 王剑, 赵天荣, 吕鹏飞. 草莓果实成熟度与种子发芽率关系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0): 2013-2014. |
[13] |
梁文杰, 应苗苗, 戎建涛, 权伟, 潘泰妙. 不同盐胁迫对任豆种子萌发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9): 1551-1553. |
[14] |
韩晓勇, 王立, 殷剑美, 张培通, 郭文琦, 李春宏. 紫山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优化[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5): 759-761. |
[15] |
周红海, 汪少敏, 郑华章, 应小军, 陆军良. 两段浸种法在盐碱地直播早稻上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3): 362-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