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OTHSCHILD M F, PLASTOW G S. Impact of genomics on animal agriculture and opportunities for animal health[J].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008, 26(1):21-25. [2] 盛志廉. 中国地方猪种的杂交利用[J]. 中国畜牧杂志, 2006, 42(1):3-4. [3] 陈瑶生, 王翀, 李加琪,等.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猪种遗传改良及可持续发展[J]. 科技导报, 2005, 23(3):28-28. [4] 向春敏. 从江县香猪产业发展概况与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330-330. [5] 李庆海, 章学东, 范京辉,等. 淳安花猪的品质特性介绍[J].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0(5):48-48. [6] 申学林, 杨秀江, 韦胜权. 从江香猪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测定[J]. 中国畜禽种业, 2007, 3(11):39-41. [7] 李庆海, 范京辉, 楼立峰,等. 日粮能量水平对长白猪体质量、脂蛋白酯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 2015, 35(8):1366-1370. [8] 王欢欢, 章学东, 李庆海,等. 淳安花猪屠宰和肉质性能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55(11):1770-1773. [9] 李庆海. 猪苹果酸酶及苹果酸脱氢酶基因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D]. 成都:四川农业大学, 2010. [10] 张海艳, 于太永, 关伟军. 肌苷酸形成机理及其含量影响因素浅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6(3):17-21. [11] WOOD J D, ENSER M, FISHER A V, et al. Fat depositi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meat quality: A review[J]. Meat Science, 2008, 78(4):343-358. [12] 申学林, 刘若余, 张依裕,等. 香猪的胴体性能及常规肉质指标测定[J]. 中国科技成果, 2014(23):30-31. [13] 张艺. 香猪肉质的嫩度研究[D]. 贵阳:贵州大学,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