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18, Vol. 59 ›› Issue (7): 1166-1170.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727

• 果树与蔬菜 • 上一篇    下一篇

常压灭菌工艺对食用菌培养料质量性状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陈青1, 陈天2, 钱琼秋3, 陈再鸣3, *   

  1.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
    2.上海浩泽净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
    3.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 收稿日期:2018-02-05 出版日期:2018-07-11
  • 通讯作者: 陈再鸣(1963—),男,浙江慈溪人,副教授,从事食用菌育种和栽培生理研究工作,E-mail:zaimingch@163.com
  • 作者简介:陈青(1972—),男,浙江嵊州人,高级农艺师,从事食用菌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E-mail:chenq501@163.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SN201319);浙江省农业(食用菌)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

  • Received:2018-02-05 Online:2018-07-11

摘要: 以黑木耳、香菇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大规模常压灭菌时,料袋不同堆叠方式下培养料理化和生物性状的变化及其对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试验组(T1、T3)移动周转架堆叠方式,培养料理化性状优于对照组(T2、T4)的直接墙式堆叠法;在生物性状方面,T1、T3试验组培养料彻底灭菌所需时间为12 h和24 h,比对照组分别缩短54和36 h。菌丝萌发率指标显示,T1、T3试验组料袋接种液体菌种后萌发率为100%,而T2、T4组分别只有10.7%和15.2%。在菌丝营养生长方面,T1组菌丝满袋时间为43 d,菌袋成品率99.5%,分别比对照T2提前6 d和提高10.5百分点。T3组菌丝满袋时间为49 d,菌袋成品率99.7%,分别比对照T4提前6 d和5.7百分点。在子实体生殖生长方面,T1组比对照T2总产量增加28.9%,T3组比对照T4总产量增加7.5%。研究表明,采用移动周转架堆叠方式,不但提高灭菌工效,还有效提升了料袋的质量性状,有利于黑木耳、香菇栽培的优质高产。

关键词: 常压灭菌, 香菇, 黑木耳, 培养料, 质量性状, 产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