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18, Vol. 59 ›› Issue (11): 2061-2064.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1134

• 观赏园艺 • 上一篇    下一篇

珍稀濒危植物天目铁木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罗远1, 吴世斌2, 库伟鹏3, 杨淑贞2, 吴家森3,*   

  1. 1.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浙江 杭州 311311;
    2.文成县林业局,浙江 文成 325300;
    3.浙江农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 收稿日期:2018-09-08 出版日期:2018-11-11
  • 通讯作者: 吴家森(1972-),浙江庆元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森林土壤与环境研究工作,E-mail:jswu@zafu.edu.cn
  • 作者简介:罗远(1975-),浙江杭州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E-mail:2630456134@qq.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林业厅项目(JXZQBH-2013)

  • Received:2018-09-08 Online:2018-11-11

摘要: 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目铁木Ostryarehderiana群落为对象,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了该群落植物种类、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垂直和径阶结构。结果表明:该群落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43科67属73种。天目铁木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优势树种为天目铁木和马尾松Pinusmassoniana,灌木层优势种为隔药柃Euryamuricata、苎麻Boehmerianivea,草本层优势种为水竹Phyllostachysheteroclada、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群落中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数量最多,占32.9%。群落中灌木层植物最为丰富,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优势度指数Simpson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均大于草本层和乔木层。天目铁木单一树种的垂直和径阶结构均为偏峰型,表现为衰退型群落特征。幼苗个体缺乏和人为干扰是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在目前封山育林保护基础上,加强天目铁木高效繁育技术研究,并适当进行人工抚育,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关键词: 珍稀植物, 天目铁木,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