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0, Vol. 61 ›› Issue (1): 157-161.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148

• 资源与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及六维改良法探讨

付力成1, 庄定云1, 郭志强2, 白劲松1, 王人民3,*   

  1. 1.正大农业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浙江 慈溪 315300;
    2.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管委会,浙江 慈溪 315300;
    3.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9
  • 收稿日期:2019-11-19 出版日期:2020-01-11
  • 通讯作者: 王人民(1962—),男,浙江东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作物逆境生理研究工作,E-mail: wangrm@zju.edu.cn。
  • 作者简介:付力成(1985—),男,山东临沂人,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盐碱地垦造、改良与综合利用研究工作,E-mail: flc508@163.com。
  • 基金资助:
    宁波市科技局科技富民项目(2014C10016,2015C10012)

  • Received:2019-11-19 Online:2020-01-11

摘要: 中国有大面积盐碱地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改良与利用已经成为确保耕地“红线”不被突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综合分析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的案例,提出了盐碱地治理与利用的六维改良法。六维改良法实现了盐碱地垦造、改良与种植的一体化。此外,还对未来盐碱地改良措施的优化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东南沿海, 新生盐碱地, 成因, 六维改良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