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宇钢,刘伟,王猛,等. 基于老年人视角的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因子分析[J].中国园林,2019,35(8):115-118. [2] 苏雪痕.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3] WANG Q,ZHANG Z X,WANG P.An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of urban green spaces based on i-Tree[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9,11(1):53-56. [4] 马宁,何兴元,石险峰,等. 基于i-Tree模型的城市森林经济效益评估[J]. 生态学杂志,2011,30(4):810-817. [5] 熊金鑫,祁慧君,王倩茹,等. 基于i-Tree模型的城市小区行道树生态效益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2):128-136. [6] 陶晓,吴泽民,郝焰平. 合肥市行道树生态效益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75-82. [7] 李兴兴. 基于i-Tree tools的城市小区森林结构和效益的研究:以川农大都江堰校区为例[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2. [8] 彭芬芳. 临安吴越国王陵遗址入选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J]. 杭州(周刊),2018(28):56. [9] 裘国华. 临安钱王陵公园绿化景观的综合改造[J]. 现代园艺,2018(6):68. [10] 施健健,蔡建国,刘朋朋,等.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森林固碳效益评估[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8,35(5):829-835. [11]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2] 尚玉昌. 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 武文婷. 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14] 达良俊,方和俊,李艳艳. 上海中心城区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诊断和协调性评价[J].中国园林,2008(3):87-90. [15] 刘朋朋. 基于i-Tree模型杭州西湖景区行道树生态效益分析[D]. 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