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0, Vol. 61 ›› Issue (7): 1468-1471.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764

• 资源与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强力治水背景下温瑞塘河主河道水质调查

胡如意1, 梅鹤2, 商栩2, 王振峰3, 黄宏3, 廖忠鹭3, *   

  1. 1. 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温州 325035;
    2. 浙南水科学研究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3. 浙江省流域水环境与健康风险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温州 325035
  • 收稿日期:2020-04-19 出版日期:2020-07-11
  • 通讯作者: 廖忠鹭(1989-), 女, 福建龙岩人, 助理实验师, 硕士, 研究方向为生态学, E-mail:zhongluliao@126.com。
  • 作者简介:胡如意(1982-), 男, 浙江温州人, 高级工程师, 硕士, 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E-mail:hry@zjjchb.com。
  • 基金资助:
    温州市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创新项目(W20170016, W20170018); 浙南科技城2018年科技计划(2018KG05Z)

  • Received:2020-04-19 Online:2020-07-11

摘要: 平原河网地区水污染治理难度比较大, 如何巩固治水成果也是一个难题。在温瑞塘河主河道设置6个水质监测点, 于2018年对主要水质项目pH值、高锰酸盐指数(KMnO4)、氨氮(NH3-N)、总磷(TP)和溶解氧(DO)进行逐月监测。结果表明, 研究河段TP、KMnO4、NH3-N和DO的年均值分别为0.16、1.50、2.45、5.32 mg·L-1, 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分别符合Ⅲ类、Ⅲ类、Ⅱ类和Ⅲ类水质要求。该河段已从整体上消除了劣Ⅴ类水体, 目前的主要污染物是NH3-N。该河道水质的空间变异性和季节变异性均不显著。防止水质反弹将是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针对平原河网水质的水污染防治, 提出坚持连片治理、坚持水陆共治、注重生态恢复、完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平原河网, 水质监测,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