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1, Vol. 62 ›› Issue (7): 1412-1416.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0745

• 资源与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日间和夜间曝气对河流增氧效果的比较

马媛1(), 廖忠鹭1, 钟铭晨1, 商栩1,2, 王学东1,2,*()   

  1. 1.温州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2.浙南水科学研究院,浙江 温州 325035
  • 收稿日期:2021-04-24 出版日期:2021-07-14 发布日期:2021-07-11
  • 通讯作者: 王学东
  • 作者简介:王学东(1967—),男,河南淮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化学,E-mail: zjuwxd@163.com
    马媛(1989—),女,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学,E-mail: 771072214@qq.com
  • 基金资助:
    温州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创新项目(W20170016);温州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创新项目(W20170018)

  • Received:2021-04-24 Online:2021-07-14 Published:2021-07-11

摘要:

溶解氧(DO)是调控地表水水质、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子。当前我国许多河流因有机污染而出现缺氧现象,因此,曝气就成为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一种常用手段。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昼夜变化能够显著影响水体的自然复氧过程,曝气与日间和夜间的自然复氧过程相叠加时可能产生不同的耦合效果。本研究以典型平原河网水系某河流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日间曝气、夜间曝气模式下,对河流表、底层溶解氧等水质指标进行多日连续监测,以研究不同曝气节律对河流的复氧效果。结果显示,日间曝气对夏季河流水体补氧贡献不显著,且夜间停止曝气后水体出现了显著的缺氧状况。夜间曝气对水体的补氧效果较好,结合昼间水体的自然复氧,能够全日避免水体出现缺氧情况。本研究表明,在了解水体自然复氧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地结合夜间曝气,将可能获得更加高效的曝气方案。

关键词: 河流, 曝气, 自然复氧, 日间, 夜间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