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2, Vol. 63 ›› Issue (5): 968-971.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684

• 果树与蔬菜 • 上一篇    下一篇

10个鲜食蚕豆品种产量评价和食味品质分析

朱正梅a(), 宋度林b,*(), 卢华兵a, 石丽敏a, 许巧贤a, 吕学高a, 陈一波a, 宋费玲a   

  1. a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浙江 东阳 322100
    b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 收稿日期:2022-01-15 出版日期:2022-05-11 发布日期:2022-05-09
  • 通讯作者: 宋度林
  • 作者简介:宋度林(1965—),男,浙江乐清人,助理研究员,从事蚕豆的育种与推广工作,E-mail: songdulin@163.com
    朱正梅(1980—),女,江苏宜兴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玉米、蚕豆等旱粮引种选育及推广工作,E-mail: qiuxin-1980@163.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项目“鲜食蚕豆人工春化设施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CTZB-F170623LWZ-SNY1-3)

  • Received:2022-01-15 Online:2022-05-11 Published:2022-05-09

摘要:

以10个不同类型的鲜食蚕豆品种为对象,研究其鲜荚产量、籽粒产量和食味品质,并对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荚产量和鲜籽粒产量在品种间差异极显著,667 m2鲜荚产量为673.08~1 588.87 kg,北斗七星蚕豆和渝蚕107表现荚长、3粒及以上荚数占比高的特性,产量相对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鲜荚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与荚长、单荚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甜味、鲜味、质地、种皮厚薄和种皮涩味为食味评价指标,食味综合评分为74.10~87.11,通蚕鲜8号、甘肃陵西一寸和慈蚕1号3个品种高于80分,属优质品种。

关键词: 鲜食蚕豆, 产量, 食味品质, 育种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