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中英文目录
    2022, 63 (5):  0-0. 
    摘要 ( 275 )   PDF(5831KB) ( 3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浙江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对策
    蔡芸菲, 祝玮, 蔡煜铧, 冯玥
    2022, 63 (5):  883-88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59
    摘要 ( 1340 )   HTML ( 1447051600 )   PDF(1297KB) ( 718 )  

    文章从优质品种创新选育及推广、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浙江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结合现状分析指出当前蔬菜种业发展仍存在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少、育种创新能力不足、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蔬菜种业市场监管服务仍需加强等问题,并提出今后需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强化蔬菜品种创新推广、做大做强蔬菜种业企业、强化蔬菜种业市场监管服务等促进浙江省蔬菜种业优质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黄芸萍, 王毓洪, 胡美华, 张华峰, 丁伟红, 古斌权
    2022, 63 (5):  887-8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81
    摘要 ( 860 )   HTML ( 2072577 )   PDF(1076KB) ( 603 )  

    文章详述了浙江省西甜瓜播种面积与产量、价格与效益、生产区域分布、品种结构与分布、病虫害发生、机械化生产及品牌建设、生产经营组织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揭示了灾害性气候频发、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组织化经营程度不高、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病虫害防控效果不理想及机械化生产普及率不高等问题,分析出2022年浙江省西甜瓜产销、品种、栽培、机械化生产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并在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注重高品质西甜瓜品种选育、深入推进西甜瓜标准化生产模式、实施机械强农行动、加强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大棚早春瓜果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
    胡美华, 叶飞华, 李江涛, 陆群康, 周佳燕, 佘国兴
    2022, 63 (5):  891-89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30
    摘要 ( 760 )   HTML ( 138 )   PDF(1108KB) ( 329 )  

    为开展设施栽培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验证和产品遴选,本研究在大棚早春瓜果栽培时进行全生物降解膜覆盖试验,调查比较不同厂家、不同类型降解地膜的降解情况以及对土壤温度及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内覆盖降解地膜对作物生长、产量和效益等影响不大,综合成本相当,但影响降解速度的因素较多,不同单位、不同批次、不同配方的降解膜降解周期不完全相同,且降解地膜受环境温湿度、覆盖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应用上,大棚早春瓜果栽培应用全生物降解膜存在降解影响因素较多、可控性较差等技术难点,而降解速度过快或过慢均会影响覆盖效果,我们由此提出了今后大棚推广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兼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灰叶斑番茄新品种浙粉712的选育
    王荣青, 周国治, 叶青静, 姚祝平, 阮美颖
    2022, 63 (5):  897-8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324
    摘要 ( 172 )   HTML ( 34 )   PDF(1061KB) ( 431 )  

    抗病品种的使用是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浙粉712是以F8A-1-81为母本,以T12-032A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技术选育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果实商品性优良,综合抗性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灰叶斑、番茄花叶病毒(ToMV)、枯萎病,适宜在我国喜食粉红果地区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品种厚皮甜瓜果实发育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品质比较分析
    张丽娟, 李建设, 高艳明, 李乐, 乔丹
    2022, 63 (5):  899-9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94
    摘要 ( 159 )   HTML ( 44 )   PDF(1318KB) ( 460 )  

    为丰富宁夏银川地区甜瓜的种植品种,本研究选用10个厚皮甜瓜品种开展比较试验,通过调查株高、茎粗、叶片数、坐果节位、果实性状、果实膨大速度、口感等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宜宁夏银川地区种植的甜瓜品种。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厚皮甜瓜授粉后5~25 d为果实迅速膨大期,授粉25 d以后果实膨大速度缓慢。环境因子中温度对果实日增量的影响最大,平均最高温度与果实日增量呈负相关关系;平均温度与果实日增量呈正相关关系;最高温度对网纹类厚皮甜瓜果实日增量的影响大于对光皮类厚皮甜瓜的影响。通过田间表现和利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参试品种品质、产量性状指标进行排名,20-881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69,排名第1,21-178、T-25、改良西州蜜25号、21-194表现较好,在宁夏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花菜有机栽培技术规程及应用
    盛小光, 虞慧芳, 王建升, 赵振卿, 沈钰森, 褚国平, 顾宏辉
    2022, 63 (5):  906-90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87
    摘要 ( 141 )   HTML ( 25 )   PDF(1095KB) ( 382 )  

    松花菜是浙江省重要的优势特色蔬菜作物之一,有机松花菜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目前浙江省松花菜有机栽培的技术规范缺乏,也没有相关的地方标准供参考,大大制约了浙江省有机松花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参考国家相关标准,根据浙江省松花菜产业实际情况,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浙江省松花菜有机栽培关键技术措施,包括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同时,将这一技术规范应用到松花菜有机种植基地,与常规种植相比,有机种植的松花菜花球具有更高的可溶性总糖、总芥子油苷和3-甲基硫氧丙基芥子油苷含量,但是单球重和产量相比较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瓠瓜新品种浙蒲903嫁接砧木筛选试验
    李鲁峰, 王翔, 楼旭平, 汪颖, 鲁忠富, 李国景, 吴晓花
    2022, 63 (5):  910-9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62
    摘要 ( 182 )   HTML ( 9 )   PDF(1304KB) ( 386 )  

    浙蒲903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高品质、商品佳、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中棒瓠瓜新品种。本试验以浙蒲903为供试接穗品种,开展不同嫁接组合的筛选试验,以期筛选抗性强、长势旺、产量高、商品性好、嫁接亲和力好、对品质影响小的浙蒲903适宜砧木品种。结果显示,不同砧木嫁接组合差异显著,综合分析不同嫁接组合抗逆性、生长势、植物学性状、外观商品性、采收天数、产量和品质等,认为以砧西316为砧木的嫁接组合综合表现最优,在抗逆增产的基础上,以砧西316为砧木的嫁接组合游离谷氨酸含量较自根苗(对照)增加了28.0%。本试验结果为瓠瓜嫁接技术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小型西瓜品种慈溪市引种比较试验
    张琳玲, 张立权, 张瑞, 蔡盼, 马小福, 许林英
    2022, 63 (5):  914-91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083
    摘要 ( 123 )   HTML ( 231 )   PDF(1060KB) ( 573 )  

    对引进的11个中小型西瓜品种进行品质、产量综合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良好的中小型西瓜。结果表明,在11个中小型西瓜品种中,提味长势中等稳健,抗病力较强,近圆球果,果皮底色浅绿,覆盖绿色锐齿条纹,条宽度为窄到中,多汁爽口,风味佳,中心糖度11.23%,瓤色粉红,肉质细嫩松脆,平均单瓜重4.78 kg,果实外观优美,少畸形和空心,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有机肥在大棚青菜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范立慧, 何林海, 楼玲, 程燕, 粟贵俊, 沈建国
    2022, 63 (5):  916-9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89
    摘要 ( 121 )   HTML ( 103 )   PDF(1064KB) ( 562 )  

    在大棚栽培条件下,比较生物有机肥与普通有机肥在青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初步表明,与普通有机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促进青菜植株生长,改善青菜农艺性状,增加青菜生物产量,改善青菜营养品质。施用生物有机肥较普通有机肥增加青菜植株高度2.0%、单株总叶数9.0%和叶片厚度14.3%;增加青菜生物产量7.8%,提高单株重8.5%;增加青菜可溶性糖含量1.2 g·kg-1和干物质含量7 g·kg-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花菜品种台绿系列的选育和推广
    章红运, 高旭, 沈立, 沈伟军, 黄展林, 何道根
    2022, 63 (5):  919-9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311
    摘要 ( 135 )   HTML ( 64 )   PDF(1946KB) ( 527 )  

    台绿系列品种是由台州市农业科学院主持育成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花菜品种,该系列均为生长势较强的品种,可于长江以南地区秋冬季种植、北方春季和夏秋季种植,花球商品性好,可用于保鲜和速冻加工,已在浙江、河北、山东、云南等国内青花菜主产区累计推广3万hm2,打破了国外公司长期对青花菜种子的垄断,推动了我国青花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菌剂对甜瓜海蜜8号生长、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冯翠, 田鹏飞, 施菊琴, 钱巍, 刘慧颖, 姚协丰
    2022, 63 (5):  923-9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294
    摘要 ( 609 )   HTML ( 15 )   PDF(1287KB) ( 541 )  

    以海蜜8号甜瓜为试材,在连作4茬的甜瓜田中分别增施生物菌剂和复合肥,研究生物菌剂对甜瓜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以减缓连作障碍的发生。结果表明,连作田增施生物菌剂宁盾能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可为甜瓜生殖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在植株光合特性方面,宁盾比对照植株的净光合效率、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分别高7.89%、8.93%和80%,产量提高19.87%;在口感方面,施用生物菌剂宁盾可显著提高甜瓜维生素C(V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降低硝酸盐和有机酸含量。总之,在连作多茬甜瓜田增施生物菌剂,可减少化肥用量,提高甜瓜产量和品质,减缓连作障碍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华高山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朱丽娜, 严亚琴, 王五宏, 包崇来
    2022, 63 (5):  928-9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27
    摘要 ( 127 )   HTML ( 27649 )   PDF(1060KB) ( 553 )  

    为筛选出适合金华高山地区种植的番茄优良品种,对6个番茄新品种的物候期、商品性、产量及抗病性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瓯秀201和浙粉712产量比对照金铁王高,果实商品性较好,较抗灰霉病和茎基腐,适宜在金华高山地区推广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丝瓜品种风帘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汪家韦, 卯茆, 吴新胜
    2022, 63 (5):  930-9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064
    摘要 ( 102 )   HTML ( 1 )   PDF(1098KB) ( 355 )  

    风帘3号丝瓜是以自交系GS1602-10-2-3-1为母本、自交系GS1302-S-6-4-8-5-5-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春季设施栽培播种至始收期为61 d;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该品种早熟,第一雌花节位5~7节,连续坐果性好;瓜呈长棒状,瓜把短,果脐部钝圆形,瓜长35 cm左右,直径3~4 cm;瓜皮深绿色,稍有光泽,无腊粉,单瓜重332.5 g左右。适宜河南、浙江、上海、江苏的春季设施栽培,平均产量约33.055 t·hm-2。春季每年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播种。春季设施栽培双行定植,畦宽80 cm,株距50 cm,种植密度2.4万株·hm-2;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重点防治白粉病、霜霉病。丝瓜以嫩瓜供食,结果初期于开花后10 d采收,盛果期于开花后6 d采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沿海地区耐盐小果型西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范学山, 张慧, 杨耿赓, 陈丹, 张华峰, 程瑞, 庄定云
    2022, 63 (5):  934-9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778
    摘要 ( 127 )   HTML ( 4 )   PDF(1074KB) ( 367 )  

    在慈溪市现代农业园区引进21个小果型西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盐碱土环境下植株长势、抗性、品质等指标的比较,筛选优质耐盐碱小果型西瓜品种。结果表明,早春红玉和兰芯耐盐碱性良好,综合品质佳,适宜作为盐碱地开发的优质西瓜品种在本地盐碱土示范推广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椒江春青花菜品种比较试验
    丁杨东, 陈君, 包祖达, 戴夏萍, 林姿
    2022, 63 (5):  938-9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734
    摘要 ( 115 )   HTML ( 13 )   PDF(1046KB) ( 349 )  

    对12个青花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椒江双季稻轮作的青花菜品种。结果表明,台绿5号和中青武19单球重适中,花球紧密不松散,蕾粒细致均匀,颜色深绿,适合在椒江与双季稻轮作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淮地区多子芋大棚双季栽培技术及其产量品质比较
    李东昇, 江解增, 刘辉, 吴桓锐, 吕艳, 杨倩倩, 蔡秀健
    2022, 63 (5):  940-9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239
    摘要 ( 82 )   HTML ( 0 )   PDF(1117KB) ( 324 )  

    为探索湿生作物多子芋在江淮地区大棚内双季栽培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春季育苗形成的主芽苗、分株苗和侧芽苗在夏季进行移栽,开展主芽苗不同密度、栽深、移栽时间以及不同种级苗秋延后栽培比较试验和春提前茬不同种球规格、不同密度直播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秋延后栽培中主芽苗不同密度试验中,每667 m2移栽3 500株子芋产量为1 672 kg;不同栽深试验中以15 cm栽深产量最高,每667 m2为1 760 kg;不同移栽期试验中以7月1日移栽产量最高,每667 m2为1 418 kg;不同种级苗试验中主芽苗移栽子芋产量较高;单位体积干物重、淀粉含量及黄酮、总酚含量等部分品质指标稍有差异。春提前试验中子芋每667 m2产量随着种球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大规格种球直播每667 m2产量为1 270 kg;不同密度直播试验中,以每667 m2直播3 000株产量最高,但单位体积干物重等品质指标略有下降。试验认为,多子芋在江淮地区可以在大棚内开展春提前和秋延后一年双季高产优质栽培,可望与瓜果类等旱生蔬菜茬口紧密接茬、实施湿旱轮作防控连作障碍生态模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拟酸雨对上海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查燕, 牛天新, 汤婕
    2022, 63 (5):  945-94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08
    摘要 ( 132 )   HTML ( 2 )   PDF(1349KB) ( 564 )  

    通过模拟酸雨(pH为7.0、5.5、3.5)对幼苗生长、叶绿素相对含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上海青在酸雨频发地区的栽培措施。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pH 5.5的酸雨对上海青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茎叶长和鲜重均无显著影响,pH 3.5的酸雨显著降低了上海青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鲜重和茎叶长。在第15天,pH 3.5的模拟酸雨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鲜重和茎叶长较pH 7.0分别显著下降11.24%、16.17%和8.52%。pH值3.5和5.5的酸雨对上海青根长均未产生影响。在第5天,pH 3.5和5.5的酸雨对上海青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含量无显著影响,仅过氧化氢酶(CAT)显著高于pH 7.0处理。在酸雨持续胁迫下的第10和15天,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pH 7.0。综上,pH 3.5模拟酸雨对上海青生长、叶绿素相对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均产生显著影响,主要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缓解酸雨胁迫。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缓控释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兴化龙香芋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王安, 陈春生, 仲小权, 袁克祥, 常庆涛, 杨美华, 吴薇
    2022, 63 (5):  950-9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087
    摘要 ( 139 )   HTML ( 4 )   PDF(1415KB) ( 420 )  

    以兴化龙香芋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缓控释肥用量(600、900、1 200 kg·hm-2,含N 20%、P2O5 10%、K2O 11%)和不同种植密度(3.3万、3.9万、4.5万株·hm-2)对兴化龙香芋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控释肥用量对兴化龙香芋发棵期有一定影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发棵期呈提前的趋势。兴化龙香芋株高、茎粗、茎叶鲜重和产量结构(母芋产量,横纵径,子芋产量)与缓控释肥用量均呈正比关系,与种植密度均呈反比关系。建议兴化龙香芋生产上缓控释肥用量为1 200 kg·hm-2,种植密度为3.9万株·hm-2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州6个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周利利, 张飞雪, 赵根, 陈丽萍, 王丰颖, 李海波, 沈卫新
    2022, 63 (5):  954-9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81
    摘要 ( 176 )   HTML ( 64 )   PDF(1061KB) ( 437 )  

    在湖州对6个品种的薄皮甜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甜蜜宝品种,果皮淡黄色,扁圆形,果实发育期33 d,单果重0.60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最高,为13.57%,质地松脆,食用口感佳,667 m2产量为1 449 kg;湖香1号品种,乳白色果皮,圆柱形,果实发育期32 d,单果重0.47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3%,抗性强,果肉香甜、松脆,口感佳,667 m2产量为1 601 kg。这2个薄皮甜瓜品种较适合湖州地区推广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质白皮绿肉甜瓜种质选育及利用
    张跃建, 寿伟松, 沈佳, 许昕阳
    2022, 63 (5):  956-9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07
    摘要 ( 120 )   HTML ( 26 )   PDF(1061KB) ( 447 )  

    本研究利用多重杂交、性状组合,通过回交和连续自交分离的系谱选择,选育出了优质绿肉白皮类厚皮甜瓜种质材料LSM20、LSM21和LSM22,并对其进行18个杂交组合的配制与初步测试,其中SM20×LSM21(暂名翠玉1号)、LSM20×LSM22(暂名翠玉3号)、LSM22×LSM11(暂名白玉3号)和LSM20×LSM8(暂名绿珠2号)等4个组合表现优异,可进一步进行冬春季和春季的比较试验,以及区域性、生产性试验和试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辣椒根际促生菌筛选鉴定及其促生效应初探
    张垚, 张芝, 王志刚, 徐伟慧
    2022, 63 (5):  958-96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068
    摘要 ( 162 )   HTML ( 8 )   PDF(4482KB) ( 585 )  

    为筛选辣椒根际促生菌(PGPR)及其促生效应,以齐齐哈尔龙江县辣椒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稀释平板法筛选PGPR,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菌种,研究其分泌IAA、GA、铁载体、溶磷的能力,并采用血平板对菌株的溶血性进行评价。通过浸种和盆栽试验,验证促生菌株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从辣椒根际土筛选得到6株PGPR,其分别属于Bacillus oryzaecorticisBacillus megateriumKlebsiella aerogenesBacillus sp.、Bacillus sp.、Bacillus sp.;6株菌有不同的分泌IAA、GA和溶磷的能力,均无产铁载体的能力,不具有溶血性。种子萌发和促生试验表明,菌株NC1的菌悬液既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也能促进幼苗生长;菌株NC3菌悬液对辣椒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菌株NC3对辣椒促生效果较好,可作为辣椒微生物肥料的候选菌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留种育苗方法对茭白种苗质量、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陈可可, 杨新琴, 郑寨生, 杨梦飞, 李怡鹏, 张尚法
    2022, 63 (5):  964-96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32
    摘要 ( 1320 )   HTML ( 30 )   PDF(1045KB) ( 546 )  

    比较带茭苗与常规苗2种留种育苗方法对茭白种苗质量、经济性状及产量、采收历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带茭苗优势明显,雄茭率和灰茭率分别仅为常规苗的9.7%和3.1%,夏、秋季单荚壳茭重、单荚肉茭重分别增18.0%和17.2%,夏、秋季产量分别增加12.7%和17.1%;夏季茭白采收历期缩短8 d,可以有效降低采收人工成本。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萝卜品种心美1号的选育
    胡天华, 包崇来, 胡海娇, 王五宏, 魏庆镇, 汪精磊, 严亚琴
    2022, 63 (5):  966-9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785
    摘要 ( 136 )   HTML ( 39 )   PDF(1062KB) ( 478 )  

    心美1号是以雄性不育系XM221-131A为母本、自交系J09-225-341 为父本选育的杂交一代水果萝卜新品种。心美1号生长势强,肉质根皮色紫红,肉质色泽鲜艳,商品根率高,商品性好,脆甜可口,不易糠心,抗病高产,适合浙江省种植和生食消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0个鲜食蚕豆品种产量评价和食味品质分析
    朱正梅, 宋度林, 卢华兵, 石丽敏, 许巧贤, 吕学高, 陈一波, 宋费玲
    2022, 63 (5):  968-97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684
    摘要 ( 284 )   HTML ( 10 )   PDF(1098KB) ( 514 )  

    以10个不同类型的鲜食蚕豆品种为对象,研究其鲜荚产量、籽粒产量和食味品质,并对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荚产量和鲜籽粒产量在品种间差异极显著,667 m2鲜荚产量为673.08~1 588.87 kg,北斗七星蚕豆和渝蚕107表现荚长、3粒及以上荚数占比高的特性,产量相对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鲜荚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与荚长、单荚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甜味、鲜味、质地、种皮厚薄和种皮涩味为食味评价指标,食味综合评分为74.10~87.11,通蚕鲜8号、甘肃陵西一寸和慈蚕1号3个品种高于80分,属优质品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春季菜用大豆高雄9号肥料与密度相关性分析
    王冬群, 成美玲
    2022, 63 (5):  972-97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11
    摘要 ( 537 )   HTML ( 1 )   PDF(1064KB) ( 433 )  

    为了解春季菜用大豆高雄9号肥料与密度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开展了肥料与密度的相关性试验。试验发现在高施肥水平下,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鲜重、豆荚产量、茎叶产量都是F1M1最高;在中施肥水平下,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豆荚产量、茎叶产量F2M1最高,单株鲜重F2M3最高;在低施肥水平下,株高、茎叶产量F3M1最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豆荚产量都是F3M3最高。当纯N、P2O5、K2O施入量分别为149、45、104 kg·hm-2时,密度为26万株·hm-2,得到最高豆荚产量9.76 t·hm-2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生物菌肥对设施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高天一, 任锡亮, 李长申, 孟秋峰, 王洁, 黄芸萍
    2022, 63 (5):  974-97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048
    摘要 ( 1151 )   HTML ( 44 )   PDF(1083KB) ( 399 )  

    明确适合夏季设施小白菜栽培的生物菌肥,评估4种生物菌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无肥对照,施用芯生、巴啦地新生、中保粉钻、谷乐丰4种生物菌肥后,小白菜667 m2产量分别提高8.5%、27.7%、22.3%、3.4%。在最大叶参数方面,巴啦地新生和中保粉钻的各项指标均高于无肥、有机-复合肥及其他生物菌肥处理。综合比较认为,巴啦地新生和中保粉钻微生物菌肥适宜夏季小白菜栽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松花菜上的肥效试验
    卢云峰, 李锐群, 王木琳, 贾冬冬, 李智海
    2022, 63 (5):  977-9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240
    摘要 ( 132 )   HTML ( 29 )   PDF(1062KB) ( 514 )  

    为验证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的效果,本试验以松花菜为试验材料,探究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3个处理,灌施清水处理(CK)、灌施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等养分的化肥处理(T1)、灌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处理(T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生物学性状方面,灌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处理(T2)的生物学性状指标比灌施清水处理(CK)和灌施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等养分的化肥处理(T1)要高;在产量方面,相比于灌施清水处理(CK)和灌施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等养分的化肥处理(T1),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处理(T2)显著提高了松花菜的产量,增产幅度达30.80%和6.13%。由此可初步断定,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根部灌施能够促进松花菜的生长,增加松花菜产量。研究结果可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春季大白菜品种HCH-01施肥效果试验
    张立权, 许林英, 龚燕京, 张琳玲
    2022, 63 (5):  979-9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762
    摘要 ( 88 )   HTML ( 46 )   PDF(1063KB) ( 397 )  

    为探讨大白菜在慈溪实际生产中的最佳施肥量,在667 m2施硼肥0.5 kg和钙镁磷肥10 kg的条件下,设置施复合肥0~90 kg的10个处理的施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67 m2施复合肥40 kg,大白菜净菜产量最高,达4 645 kg,不施氮肥产量最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秸秆造粒还田耦合氮肥调控对长梗白菜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王保君, 沈月明, 何凯波, 韩斌, 张红梅, 沈亚强, 程旺大
    2022, 63 (5):  981-98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82
    摘要 ( 102 )   HTML ( 4 )   PDF(1195KB) ( 467 )  

    秸秆还田和氮肥调控是稻菜轮作模式下后茬蔬菜种植过程中重要的生产措施。为了明确秸秆造粒还田耦合氮肥调控对桐乡市当地特色蔬菜长梗白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置秸秆还田量(S)和施氮量(N)两个因素,研究秸秆造粒还田耦合氮肥调控对长梗白菜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造粒还田可以显著提高长梗白菜叶片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同N处理相比,SN处理的叶片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均显著增加;同N-25%处理相比,SN-25%处理的叶片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均显著增加。氮肥减量显著降低了长梗白菜单株净重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同N处理相比,N-25%处理的单株净重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同SN处理相比,SN-25%处理的单株净重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造粒还田配施240 kg·hm-2氮肥的长梗白菜产量最高,在维持土壤养分和活性碳库方面效果最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型西瓜品种湖州秋季设施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陈丽萍, 金简生, 赵根, 周利利, 张飞雪, 李艳冬, 王丰颖
    2022, 63 (5):  985-98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025
    摘要 ( 151 )   HTML ( 40 )   PDF(1081KB) ( 533 )  

    为筛选出更多适合浙北地区秋季设施栽培的优质中型西瓜新品种,2020年引进中果型西瓜新品种8个,以主栽品种早佳为对照,进行秋季设施大棚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丰4号、浙蜜10号的品质、产量、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为突出。与早佳相比,利丰4号成熟较早,比早佳提早1 d,中心糖度仅次于早佳,口感好,肉质脆,耐储运;丰华18的单瓜重最大,为3.32 kg,产量比对照早佳高23.0%,且植株生长旺盛,肉质酥脆,中心糖度最高,但边缘糖度较低。参试品种中,除华裕1号、采秀1号与逾佳1号表现为中抗外,其余品种抗性均为强;所有品种均未发生炭疽病、蔓枯病、病毒病、细菌性果腐病、根结线虫病。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沼液替代化肥对青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齐文, 王德刚, 何贤彪, 钱仲仓
    2022, 63 (5):  988-9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064
    摘要 ( 123 )   HTML ( 15 )   PDF(1137KB) ( 388 )  

    通过不施肥、常规施肥、等氮沼液、1.5倍氮沼液和2倍氮沼液共5个处理,研究灌溉不同沼液量替代化学肥料作为基肥施用对青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沼液基施后,青菜产量均增加,其中,1.5倍沼液处理的产量最高,为26 466.7 kg·hm-2,分别较空白对照和常规化肥增产59.4%和25.2%,增产效果显著。施用沼液后,青菜中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且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沼液基施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明显,但因不需进行追肥,故人工投入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综上所述,沼液在青菜上可替代化肥施用,实现沼液资源化利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施2,4-表油菜素内酯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春芳, 范翠枝, 郑青松, 刘伟成, 陈继浓, 丁文勇, 李鹏全
    2022, 63 (5):  991-9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750
    摘要 ( 1010 )   HTML ( 262145 )   PDF(1318KB) ( 618 )  

    为探讨2,4-表油菜素内酯(EBL)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造成的胁迫伤害机制,研究10-9 mol·L-1 EBL喷施对75和150 mmol·L-1 NaCl胁迫30 d番茄幼苗的光合作用、生物量及地上与根部K+/Na+比值等影响。结果显示,75和150 mmol·L-1 NaCl均会降低番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地上与根部K+/Na+比值,减少根、茎、叶的鲜、干重。外施EBL可有效提高2种浓度盐胁迫下番茄地上部和根部的K+/Na+比值,减轻Na+毒害,维持离子平衡,提高番茄叶片PnGs及生物量,最终促进番茄生长。由此可见,外施EBL可有效增强番茄的耐盐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樱桃番茄夏日阳光扦插与实生栽培产量及效益的比较
    高丹娜, 吴华新, 金珠群, 诸亚铭, 陈彩霞
    2022, 63 (5):  996-9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25
    摘要 ( 121 )   HTML ( 46 )   PDF(1175KB) ( 464 )  

    比较研究夏日阳光樱桃番茄实生与扦插栽培的产量情况与种植效益,探索实生与扦插相结合的新型种植模式。结果表明,扦插栽培产量高峰时间与实生栽培差异明显,且高峰期产量果穗位组成也不尽相同。扦一栽培与实生栽培虽平均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因采摘时间差引起的价格差导致两者毛收入差异显著。从种植模式上看,单一实生栽培模式投入产出比为1:3.12,实生、扦一、扦二种植比例1:3:1的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比为1:14.21。故本试验中以实生与扦一栽培为主、扦二为辅的栽培模式能大大降低夏日阳光樱桃番茄的种植成本与投入风险,提高种植效益,适合在小规模家庭农场推广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冬苗蒜种植对芋增产提质作用分析
    郭文琦, 李春宏, 张培通, 殷剑美, 金林, 王立, 蒋璐, 韩晓勇
    2022, 63 (5):  999-10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041
    摘要 ( 94 )   HTML ( 0 )   PDF(1421KB) ( 335 )  

    通过芋-冬空茬-芋、芋-冬苗蒜-芋、玉米-冬空茬-芋、玉米-冬苗蒜-芋4种种植方式处理的比较,从经济效益的视角及对芋的产量、品质、生长发育、光合性能、养分吸收的影响方面分析冬苗蒜种植对芋产量和品质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冬苗蒜种植提高了芋的绿叶面积、植株鲜重、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提高了芋的单个子芋重、单株子芋数、单株子芋重,显著提高了产量;块茎中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提高,使芋品质得到提升;土壤中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含量升高,交换性钙含量降低;植株地上部和块茎中氮、磷、钙和铁含量增加。综上可知,冬苗蒜种植对芋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消减芋重茬的障碍,增产提质增效明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辣度辣椒品种金辣1号的选育及应用
    曹春信, 刘新华, 王东飞, 鄢继琼, 张伟春
    2022, 63 (5):  1004-10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13
    摘要 ( 137 )   HTML ( 55 )   PDF(1062KB) ( 602 )  

    金辣1号是以Y08-15和C07-03为父母本配制的高辣度辣椒一代杂种,中晚熟,全生育期180 d 左右;果实短羊角形,青果为绿色,成熟果为红色,VC含量825.5 mg·kg-1,辣椒素含量1.60%;中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单果重5.54 g,产量24.00 t·hm-2左右;于2020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浙江春季露地或大棚栽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追肥方式对定向栽培浙产山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施咏滔, 舒佳宾, 朱卫东, 余文慧
    2022, 63 (5):  1006-100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798
    摘要 ( 112 )   HTML ( 102 )   PDF(1224KB) ( 476 )  

    以紫玉淮山、早熟紫山药和温山药1号3个山药品种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叶面肥浓度、钾肥比例和缓释肥等施肥方式,以探讨不同追肥方式对定向槽浅生栽培浙产山药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3%磷酸二氢钾处理的单株根茎鲜重及多糖含量最高;不同钾肥配比施肥试验,N:P:K为15:15:30配比处理的单株鲜重及多糖含量最高;缓释肥对比试验,施用缓释肥处理比复合肥单株鲜重更高,但多糖含量稍低。适当增施钾肥、叶面肥,保证养料养分供给稳定能提高浙产山药产量及多糖含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等氮条件下不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青萝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牛天新, 查燕, 马华升
    2022, 63 (5):  1009-10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264
    摘要 ( 113 )   HTML ( 99 )   PDF(1119KB) ( 504 )  

    本文在等氮条件下研究4种不同有机肥配施化肥对青萝卜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氮素投加量的猪粪商品有机肥、易腐垃圾有机肥和菌渣有机肥配施处理产量都超过了单施化肥处理,猪粪商品有机肥处理下每667 m2青萝卜产量为2 959.83 kg,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718.50 kg,比空白对照增产1 882.26 kg,萝卜种植推荐猪粪商品有机肥844 kg,复合肥30 kg,硫酸钾4.16 kg;易腐垃圾有机肥处理下每667 m2青萝卜产量为2 788.02 kg,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546.69 kg,比对照增产1 710.45 kg,推荐用量为每667 m2施用易腐垃圾有机肥600 kg,复合肥30 kg,硫酸钾7.42 kg,为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刺激素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应学兵, 黄艳, 李璐瑶, 滕芝妍, 郑伟尉, 臧运祥
    2022, 63 (5):  1014-10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786
    摘要 ( 716 )   HTML ( 115605511 )   PDF(1213KB) ( 548 )  

    本试验以小白菜品种黑帅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刺激素阿美滋和保康灵对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生物刺激素可有效促进小白菜生长。阿美滋可提高小白菜的干鲜重,相比对照,喷施500倍阿美滋,地上部鲜重增加39.4%,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鲜重分别增加58.8%和56.1%。喷施500倍的阿美滋还改善了小白菜的品质,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6.5%。另外喷施300倍的保康灵1号可有效提高小白菜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8.3%。可见应用生物刺激素有利于小白菜增产增收,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门区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黄新, 王曼曼, 蒋秋玮, 闫洪朗, 王康, 冯路路
    2022, 63 (5):  1017-10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209
    摘要 ( 144 )   HTML ( 224 )   PDF(1103KB) ( 543 )  

    薄皮甜瓜果实香甜多汁,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为筛选出适宜海门地区种植的薄皮甜瓜品种,本研究对7份薄皮甜瓜新品种(组合)通甜蜜1号、通翠1号、通翠3号、2020TTM3、2020TTM4、2020TC4、2020TC5进行春提早栽培试验,以日本甜宝为对照,比较分析7个甜瓜品种的熟性、产量、抗病能力、果实综合品质等性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甜瓜新组合2020TC4在7份参试材料中表现较为优异,其生长期短、产量高、抗病性强、果实品质好,较适宜在海门地区进行早春设施栽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蓝品种翠晓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新胜, 王瑞琦, 包卫国
    2022, 63 (5):  1021-102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17
    摘要 ( 112 )   HTML ( 110 )   PDF(1060KB) ( 557 )  

    将搜集的甘蓝种质资源265份进行品质鉴定和筛选,关注育种材料的球形、球色、口感、耐热性、抗病抗逆性等性状表现,对表现优良的种质材料开展自交系选育和雄性不育系转育工作,获得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圆球和牛心形甘蓝雄性不育系材料4份和自交系材料8份。翠晓1号是以雄性不育系MS1141719为母本、自交系C777为父本育成的甘蓝杂交一代品种,以卡瑞巴为对照,于2020—2021年在浙江宁波、嘉兴、台州进行区域试验。试验表明,翠晓1号的单球重和产量均高于卡瑞巴,抗病性和耐裂性亦优于卡瑞巴;翠晓1号的生育期为50 d,较早熟,外观和风味均优于卡瑞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州西兰花机械化生产特点及其配套技术探讨
    沈宣才, 李登慧, 郑龙健, 徐继根, 李正龙
    2022, 63 (5):  1024-10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229
    摘要 ( 1049 )   HTML ( 168 )   PDF(1132KB) ( 503 )  

    台州为西兰花之乡,栽培历史30 a,是我国最早规模生产西兰花的基地之一。为破解台州沿海地区西兰花机械化生产问题,在概述国内外西兰花栽培机械发展现状的同时,针对台州沿海海涂土壤板结特性,比较南北方西兰花栽培技术差异,提出台州沿海土壤条件下西兰花农机农艺融合思路,从农艺角度出发研制开发新型精密苗盘育苗、起垄、移栽、滴灌、植保和采收机械等一整套配套栽培技术。本文着重立足移栽环节机械配套和应用,探讨农田栽培设计与机械操作组装配套技术,以推进西兰花产业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栽培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董文其, 胡齐赞, 王宣怀, 孙玉燕, 何圣米
    2022, 63 (5):  1028-10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154
    摘要 ( 277 )   HTML ( 109 )   PDF(1345KB) ( 492 )  

    小白菜的生长速度与品质形成跟栽培方式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小白菜生长速度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有关试验。采取土壤栽培、基质栽培、水培、岩棉块栽培4种不同的栽培方式种植小白菜,并对小白菜的生长指标(株高、绿叶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单株商品鲜重)及品质指标(叶绿素含量、VC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表明,水培和基质栽培小白菜的生长速度更快、产量更高;而土壤栽培小白菜的品质优于其他栽培方式。本研究为优质小白菜生产栽培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施肥处理对花椰菜长胜90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佳佳, 张剑, 黄祥玉
    2022, 63 (5):  1031-10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278
    摘要 ( 116 )   HTML ( 71 )   PDF(1083KB) ( 497 )  

    通过花椰菜不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无机配施和农户习惯施肥4个施肥处理对比试验,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花椰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提高花椰菜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测土配方施肥能更有效地提升花椰菜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促进稳产增效,其经济效益最佳。相较于农户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的667 m2总化肥用量(折纯)减少51 kg,较不施肥、有机无机配施和农户习惯施肥的667 m2增效分别为2 581.74、1 377.41和1 331.19元。试验表明,注意控制氮肥用量,尤其是有机无机配施时要考虑其养分总量,按照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原则,适当追施化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浙早熟626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朱守业, 施正侃, 郑兴祖, 杨昌勤, 韩国强
    2022, 63 (5):  1034-10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367
    摘要 ( 1293 )   HTML ( 420 )   PDF(1063KB) ( 521 )  

    浙早熟626是杭州六和种子有限公司以自交不亲和系TW-6-2-6-5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26-13为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直筒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为55~60 d,外叶株型直立、紧凑,植株为直筒型,白帮,叶色浅绿,株高40 cm,开展度40 cm,叶片光亮,叶面稍皱。球心叶浅黄色,叶球高度34 cm,叶球横径12 cm,单球质量1.48 kg,每667 m2产量为4 723 kg。耐热,纤维少,品质好。田间对病毒病、干烧心病、软腐病、霜霉病的抗性好于对照品种早熟5号。该品种在浙江省8月1日—9月10日直播或穴盘育苗栽培,株距40 cm,行距45 cm,播种密度每667 m2定植3 500株。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椒新品种在金华比较试验
    鄢继琼, 朱丽娜, 包崇来
    2022, 63 (5):  1037-103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29
    摘要 ( 136 )   HTML ( 64 )   PDF(1061KB) ( 531 )  

    杭椒系列品种是目前在浙江省广泛种植的辣椒品种之一。本研究以6份不同来源的杭椒品种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比较各品种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及田间病毒病和疫病发病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杭椒品种在株高、果长、产量、抗病毒病以及抗疫病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杭椒12号综合表现最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市余杭区耐热叶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朱徐燕, 卢健, 任国华, 李必元, 岳智臣, 陶鹏, 王东, 倪进庄
    2022, 63 (5):  1039-10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60
    摘要 ( 162 )   HTML ( 140 )   PDF(1061KB) ( 587 )  

    为筛选出适合杭州市余杭区夏秋高温季节种植的叶菜品种,对引进的9个小白菜品种和6个青梗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调查、比较了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浙研绿箭、K88、浙白5号、K34和浙研碧玉5个品种产量均较高、商品性佳,可作为夏季小白菜新品种推广的备选品种;黑狼、夏抗、夏尊和信福抗热王4个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夏抗适合作为杭州夏秋季机械化采收专用栽培品种,黑狼、夏尊和信福抗热王可作为杭州地区青梗菜推荐品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之豇系列长豇豆品种营养品质分析
    董君暘, 汪宝根, 吴晓花, 鲁忠富, 汪颖, 王尖, 李国景, 吴新义
    2022, 63 (5):  1042-10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43
    摘要 ( 234 )   HTML ( 104 )   PDF(2877KB) ( 531 )  

    本研究选择之豇系列的5个长豇豆品种之豇28-2、之豇60、之豇106、之豇616、之豇618,对其嫩荚可溶性糖、纤维素、维生素和游离氨基酸4类品质性状进行了检测分析。5个品种在这些性状上变异丰富,可溶性糖含量为19.81~32.92 mg·g-1,纤维素含量为343.15~536.29 mg·g-1,VC含量为315.81~1 206.79 nmol·g-1,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 993.72~3 118.74 μg·g-1。之豇618可溶性糖和维生素含量较高,纤维素含量最低。研究发现随着品种育成时间的推移,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含量在5个品种间呈上升趋势,而纤维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这与长豇豆品种选育从高产向高品质的转变趋势一致。可溶性糖、纤维素、维生素可以作为长豇豆嫩荚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进而指导长豇豆品质育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节位辣椒品质成分比较分析
    阮美颖, 高成安, 方明雅, 姚祝平, 叶青静, 万红建, 周国治, 王荣青, 程远
    2022, 63 (5):  1048-10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252
    摘要 ( 140 )   HTML ( 160 )   PDF(2185KB) ( 536 )  

    辣椒植株具有假二杈分枝,每一个分枝节位处依次坐果的特性。为探究不同节位辣椒果实的风味及营养价值差异,本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对不同节位(门椒、对椒、四门斗、八面风、满天星)辣椒果实的辣椒素类物质、γ-氨基丁酸(GABA)、叶绿素、总胡萝卜素和氨基酸等不同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素类物质、叶绿素和总胡萝卜素、γ-氨基丁酸(GABA)等大部分风味和品质成分含量随着辣椒果实节位的上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早期节位辣椒果实(尤其是对椒)的各类风味和品质成分高于后期节位果实。对不同节位辣椒果实氨基酸组成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表明,后期节位辣椒,尤其是八面风辣椒果实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以及氨基酸总量,优于早期节位果实。从氨基酸营养价值考虑,蛋氨酸+胱氨酸是辣椒果实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八面风和满天星辣椒果实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于其他节位果实。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草莓品种果实品质特性比较
    宋娇娇, 任寅印, 李银枝, 杨宝, 张彬
    2022, 63 (5):  1053-10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089
    摘要 ( 318 )   HTML ( 179 )   PDF(1156KB) ( 594 )  

    为明确山西太谷地区设施草莓品种的果实品质差异,以红颜、章姬、圣诞红和香野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果实表型特征和内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草莓品种中,红颜和香野的平均单果重较大,颜色艳丽,耐咀嚼性强;章姬和圣诞红的水分含量较高,分别达到92.93%和92.96%;章姬较其他3个品种果实硬度较低,不耐远距离运输。红颜的内在品质指标明显优于其他3个品种。研究表明,红颜的果实表型特征和内在品质指标优良,是当前山西太谷地区较为理想的大果型设施草莓栽培品种,香野草莓内在品质指标仅次于红颜,也适宜在太谷地区扩大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草莓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及分析
    杨秋菊, 黎小鹏, 陈楠, 赵文华
    2022, 63 (5):  1057-10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85
    摘要 ( 792 )   HTML ( 136 )   PDF(1088KB) ( 654 )  

    为了解草莓中农药的残留状况,本研究采用液质联用法针对本地种植的167批次草莓进行了114种农药检测。结果表明,141批次样品不同程度检出了农药,检出率高达84.4%,农药主要有检出多菌灵、吡虫清、甲基硫菌灵、嘧霉胺、甲霜灵、氯虫苯甲酰胺、烯酰吗啉、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26种。15批次样品农药残留量超标,超标率9%,超标农药主要集中在多菌灵、烯酰吗啉和吡虫啉3种。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总结草莓中农药残留规律,为今后草莓种植和实现靶向监管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品种蘘荷营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
    仇亮, 程玉静, 翟彩娇, 王小秋, 宋益民, 姜永平, 邱海荣
    2022, 63 (5):  1060-106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54
    摘要 ( 121 )   HTML ( 64 )   PDF(1148KB) ( 514 )  

    通过对7个蘘荷品种花苞中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表明,贵州红蘘荷粗蛋白含量较高,如皋红蘘荷粗蛋白含量最低;红蘘荷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绿蘘荷,如东红蘘荷粗纤维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较高,而如皋绿蘘荷粗脂肪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红蘘荷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绿蘘荷,其中贵州红蘘荷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如皋绿蘘荷可溶性总糖含量最低;7个品种蘘荷总酚含量均小于1 mg·g-1,红蘘荷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绿蘘荷。综合评价后发现,红蘘荷风味更浓但口感粗糙,适合用于具特殊功能的化学物质提取,而绿蘘荷品质较好,适合鲜食和用于低糖食品开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绍兴基地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和对策建议
    周建昌, 褚剑峰, 马秋玲, 卢春霞, 郭瑞
    2022, 63 (5):  1064-10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35
    摘要 ( 144 )   HTML ( 3511 )   PDF(1097KB) ( 692 )  

    对2015—2020年绍兴市基地蔬菜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基地蔬菜总体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保持较高的水平;农残超标蔬菜种类主要以叶菜类为主;杀虫剂和杀菌剂农药使用较多,甲胺磷、毒死蜱等禁限用农药常有检出;散户合格率相对较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提出优化基地布局、加强政策保障,加强宣传指导、加大执法查处,严格市场准入、完善治理机制等建议,确保蔬菜上市质量安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不同处理对连作障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骆玉琴, 许佳彬, 李艳杰, 徐明飞, 徐玲英, 于国光, 李辉, 李慧杰, 张志恒
    2022, 63 (5):  1068-107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191
    摘要 ( 692 )   HTML ( 73728 )   PDF(3094KB) ( 532 )  

    连作障碍引起种植作物产量及品质下降,严重制约着当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ITS扩增子测序研究厌氧还原、覆膜增温、熏蒸剂和消毒剂4种处理对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同时也探究了对病原菌的影响。结果显示,覆膜增温显著增加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棉隆熏蒸剂使其丰富度指数显著性降低。在门水平上,主要优势菌门有Ascomycota、Chytridiomycota和Mortierellomycota,覆膜增温与消毒剂处理分别显著降低和增加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共检测出378种菌属,覆膜处理后优势菌属Chaetomium的相对丰度显著性降低。共检测出4种致病菌FusariumAlternariaVerticilliumBotrytis,其中厌氧还原组T1对Top 1菌属Fusarium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为88.47%。研究结果为连作障碍土壤的治理和防护技术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肥料对番茄品质及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孙彩霞, 刘玉红, 杨艳, 贺文员, 潘志彦
    2022, 63 (5):  1074-10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21
    摘要 ( 140 )   HTML ( 543 )   PDF(5568KB) ( 663 )  

    为探究施肥对番茄品质提升及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施加不同肥料的番茄产量、品质及番茄连作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结果发现,施用腐殖酸调理剂的番茄产量要远高于其他处理,施加600 g·m-2的腐植酸调理剂后,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VC及总糖含量最高,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表明该处理的番茄品质最好。为了解连作土壤的微生物结构,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共获得354 629条优质序列,聚类分析得到2 854个操作分类单元(OTU),经分类学鉴定可分为34门89纲218目363科682属1 260种。在门水平主要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湾菌门、酸杆菌门为优势细菌门,其相应的功能主要包括24种,以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相关的细菌数量最多。施肥会显著改变番茄连作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降低番茄连作土壤细菌的多样性,且施加农家肥可能会降低番茄连作土壤细菌的丰富度,而施加450 g·m-2的腐殖酸调理剂会增加土壤中细菌的丰富度。综上所述,在后续的番茄连作土壤中进行农业生产,应优先选用450和600 g·m-2的腐殖酸调理剂为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红花球茎病变对内生真菌多样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任航洁, 吴启婷, 陆洁淼, 张家豪, 郑吕, 秦路平, 朱波
    2022, 63 (5):  1079-10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14
    摘要 ( 137 )   HTML ( 257 )   PDF(1683KB) ( 351 )  

    为了揭示病害对西红花内生真菌菌群结构的影响规律,为西红花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3个产地西红花健康球茎与病变球茎中分离鉴定的内生真菌进行物种优势度、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物种优势度以相对分离频率进行计算,多样性指数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与Simpson指数(1-D)。结果表明,球茎病变显著影响西红花内生真菌菌群结构与多样性,病变后内生真菌物种丰度从26下降至19,最优势种由Talaromyces rugulosus变为Fusarium oxysporum,病变同时降低了西红花内生真菌多样性。内生真菌多样性的降低与镰刀菌等有害菌群的增加可能是西红花球茎病变的主要原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赋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
    张晨光, 詹有松, 许新新, 郑璐莹, 沈蔚烈
    2022, 63 (5):  1082-108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49
    摘要 ( 132 )   HTML ( 128 )   PDF(1668KB) ( 356 )  

    近年来,龙游县在传统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数字植保领域初步实践和探索,把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到植保领域中,数字赋能助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向数字化转型,加快机器替代人工,快步迈入区域测报、精准防治的数字、绿色新时代。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药剂对露地西瓜果斑病的防效及产量影响
    杜伟, 樊世蕊, 杨明进, 陆占军, 蒋旭东, 李宗泽, 罗金燕, 陈磊, 李斌, 赵文军
    2022, 63 (5):  1088-10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043
    摘要 ( 157 )   HTML ( 403 )   PDF(1079KB) ( 652 )  

    西甜瓜产业是宁夏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然而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严重威胁着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评价了噻霉酮、碧生、加瑞农和纳米银等药剂对大田栽培西瓜的瓜类果斑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清水对照,4种药剂都显著抑制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并实现增产,但防治和增产效果与药剂的种类以及施用时间等有关。本研究为宁夏瓜类果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离体叶片相对病斑面积快速鉴定茭白对胡麻叶斑病的抗性
    李芳, 张珏锋, 钟海英, 陈建明
    2022, 63 (5):  1091-109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233
    摘要 ( 905 )   HTML ( 159 )   PDF(3293KB) ( 519 )  

    收集具有推广前景的12个单季茭白品种(系),采用室内叶片离体培养方式进行胡麻叶斑病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本地八月茭、大洋茭、余茭1号B和金茭1号的叶片相对病斑面积较小,对胡麻叶斑病表现出较高抗性;杭州一点红的叶片相对病斑面积最大,抗病性最弱。田间抗病性调查的结果与室内评价的抗性高度一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铁线莲品种耐热生理指标检测
    莫健彬, 蒋昌华
    2022, 63 (5):  1094-10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14
    摘要 ( 109 )   HTML ( 257 )   PDF(1104KB) ( 455 )  

    本研究进行了正常温度和热激胁迫条件下20个铁线莲品种部分耐热生理指标的测定,对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阐明了耐热品种在热激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上升值明显小于不耐热品种,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比活力上升值均比不耐热品种高,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铁线莲品种的耐热性有明显的相关性。上述生理指标均可作为铁线莲品种耐热性筛选指标体系,也为其他园林植物的耐热筛选提供理论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花菜品种资源重要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高旭, 檀国印, 朱长志, 章红运, 何道根, 汪海飞
    2022, 63 (5):  1098-11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95
    摘要 ( 141 )   HTML ( 129 )   PDF(1242KB) ( 574 )  

    以26份青花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13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以及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9.85%~63.93%,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侧枝数,最小的是球宽,各品种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具有很好的选择利用前景。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3个重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1.543%;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欧氏距离在15.0~16.0,可将26份青花菜供试材料聚为4大类;根据各品种综合因子得分,将26份青花菜品种从高到低进行分级排序,筛选出优良的青花菜品种,获得快速评价青花菜的指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茭白鞘叶氨酵效果比较
    杨鸯鸯, 翁丽青, 陈学智, 胡伋, 李能辉
    2022, 63 (5):  1106-110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001
    摘要 ( 117 )   HTML ( 227 )   PDF(1054KB) ( 460 )  

    为将茭白鞘叶开发成为食草家畜的粗饲料,提高茭白鞘叶的营养价值和在日粮中的使用比例,本研究把茭白鞘叶用5种处理方法、3个氨酵时间进行3次重复试验,从粗蛋白、粗纤维、木质素、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感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尿素+食盐”处理氨酵5、10、15 d后粗蛋白含量高,影响茭白叶消化利用的粗纤维、木质素含量也较低,同时氨酵10 d后粗蛋白含量较高,不可利用的木质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因此,“尿素+食盐”处理氨酵10 d最适宜做食草家畜的粗饲料。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浙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析
    文长存, 胡豹, 孙永朋
    2022, 63 (5):  1109-11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184
    摘要 ( 241 )   HTML ( 413699 )   PDF(1609KB) ( 670 )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是衡量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理想的指标,测度GTFP发展水平及差异,为浙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以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农业非期望产出,将其纳入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框架中,利用全局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测算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结合农业绿色全要素增长率与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对比,评价浙江省农业发展质量水平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于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能更好衡量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浙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稳步提高态势,且技术进步贡献最大。具体来看,2000—2019年GTFP年均增长率高达8.10%,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8.88%,技术效率为-0.72%。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农户美好生活需要的指标构建及测度探讨
    张婕雯, 周佳薇, 霍增辉, 陈昕琪
    2022, 63 (5):  1114-111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506
    摘要 ( 1321 )   HTML ( 1966079 )   PDF(1078KB) ( 664 )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深入构建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引显得尤为重要。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从产业经济需要、居住环境需要、乡风文化需要、乡村治理需要、物质生活需要5个维度构建三级农民美好生活的理论体系。通过实地调研搜集数据,并利用因子分析证得,5个维度均与农户美好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性,其中居住环境需要、产业经济需要对农户美好生活的贡献较大,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居民认知与参与行为
    周洁, 沈政, 张书赫, 闫铭威, 吴连翠
    2022, 63 (5):  1118-11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989
    摘要 ( 136 )   HTML ( 128 )   PDF(1148KB) ( 406 )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农村居民不再满足于原先落后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而渴望能够代表农村人共同价值观的农村社区文化。本文阐释了农村社区文化的重要性、现状及农村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知及参与,并基于对浙江省五市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利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农村居民的社区文化认知对其参与农村社区文化的影响,得出了农村居民对社区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关注程度对其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性有显著正向影响的研究结论。并基于此,提出了如何提升农村居民社区文化参与行为的对策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王丽娟, 张玺玲, 文长存
    2022, 63 (5):  1125-11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108
    摘要 ( 1053 )   HTML ( 122368 )   PDF(1155KB) ( 604 )  

    以浙江省临海市为例,基于高质量发展分析框架,梳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农业高质量发展包含产品质量高、生产水平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产业融合度高、农民收入高和产业竞争力强等7个方面的内涵;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较好,但同时面临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巨大、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利益联农机制尚未健全及产业发展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等问题。基于此,应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建设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整合提升农产品品牌等方面着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