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秀芬, 张建锋, 朱建军, 等. 木槿开花特性及食用价值[J]. 经济林研究, 2014, 32(1):175-178. | 
																													
																						| [2] | 刘小冬, 沈志宏. 论木槿属观赏植物资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 24(4):6-8. | 
																													
																						| [3] | 刘波. 木槿及其园林应用价值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9):99-100. | 
																													
																						| [4] | 尤根彪, 刘伟, 王敏彪, 等. 木槿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7):143-144. | 
																													
																						| [5] | 苏万楷, 李裕, 黄家灿, 等. 木槿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及开发潜力[J]. 四川林业科技, 2005, 26(2):80-83. | 
																													
																						| [6] | 简光艳, 李秀芬, 朱建军, 等. 海滨木槿的研究利用现状与利用前景[J]. 上海农业科技, 2019(4):70-72,95. | 
																													
																						| [7] | CHENG Y L, LEE S C, HARN H J, et al.  The extract of Hibiscus syriacus inducing apoptosis by activating p53 and AIF in human lung cancer cell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08, 36(1):171-184. | 
																													
																						| [8] | YUN B S, LEE I K, RYOO I J, et al.  Coumarins with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antioxidative coumarino-lignans from Hibiscus syriacus[J].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01, 64(9):1238-1240. | 
																													
																						| [9] | RYOO I J, MOON E Y, KIM Y H, et al.  Anti-skin aging effect of syriacusins from Hibiscus syriacus on ultraviolet-irradiated human dermal fibroblast cells[J]. Biomolecules and Therapeutics, 2010, 18(3):300-307. | 
																													
																						| [10] | 严俊鑫, 刘晓东, 张晓娇, 等. 6种丁香的光合特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6(7):23-24,41. | 
																													
																						| [11] | 孙磊, 章铁, 李宏开, 等. 柿树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J]. 北方果树, 2006(2):4-6. | 
																													
																						| [12] | 陈兆波, 张翼, 王沛, 等. 香紫苏开花期蒸腾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27(6):1202-1208. | 
																													
																						| [13] | 范彩霞, 刘桂华, 周敏, 等. 3种阔叶树幼树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7(2):324-327. | 
																													
																						| [14] | 朱素英. 牡丹品种首案红与白玉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 2007, 29(5):83-86. | 
																													
																						| [15] | 薛雪, 李娟娟, 郑云峰, 等. 5个常绿园林树种的夏季光合蒸腾特性[J]. 林业科学, 2015, 51(9):150-156. | 
																													
																						| [16] | 汤飞洋, 金荷仙, 唐宇力. 4个杜鹃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J]. 广东园林, 2015, 37(6):20-25. | 
																													
																						| [17] | 陈娟, 史红文, 廖建雄, 等. 武汉市春季49种园林植物的光合和蒸腾特性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3(1):62-68. | 
																													
																						| [18] | 张淑勇, 周泽福, 张光灿, 等.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4种天然次生灌木光合生理和水分利用特征[J]. 林业科学, 2008, 44(12):140-146. | 
																													
																						| [19] | 林平, 李吉跃, 陈崇. 银杏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0(6):22-29. | 
																													
																						| [20] | 丁俊祥, 邹杰, 唐立松, 等. 克里雅河流域荒漠-绿洲交错带3种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光合特性[J]. 生态学报, 2015, 35(3):733-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