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清坡, 刘万才, 黄冲. 近10年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J]. 植物保护, 2018, 44(3): 24-30.
|
[2] |
杨清坡, 刘杰, 姜玉英, 等. 2016年全国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 植物保护, 2018, 44(1): 147-152.
|
[3] |
朱金良, 陈跃, 王光华, 等. 油菜菌核病轻发生条件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抽样技术[J].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24(3): 464-468.
|
[4] |
孙祥良, 王华弟, 冯金祥, 等. 油菜菌核病化学防治关键技术探讨[J]. 上海农业科技, 2015(1): 124-125.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油菜菌核病测报技术规范: NY/T 2038-2011[S].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
[6] |
邓厚明, 唐洪.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J]. 中国植保导刊, 2006, 26(2): 16-18.
|
[7] |
祝久香, 黎继烈, 申爱荣, 等. 油菜菌核病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J]. 中国植保导刊, 2019, 39(9): 11-20.
|
[8] |
王晓. 荧光假单胞菌DH09生防菌剂的制备及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 2011, 31(10): 41-43.
|
[9] |
朱小惠, 陈小龙. 油菜菌核病的致病机理和生物防治[J]. 浙江农业科学, 2010, 51(5): 1035-1039.
|
[10] |
马利, 封传红, 郭永旺, 等. 四川省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 中国植保导刊, 2023, 43(3): 89-91.
|
[11] |
叶波, 胡宇峰, 张震, 等. 6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的防效及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11): 2643-2645.
|
[12] |
刘万才, 张政兵, 贺平均, 等. 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球防治二化螟的效果[J]. 中国植保导刊, 2022, 42(4): 44-47.
|
[13] |
卞康亚, 张海波, 赵静, 等. 不同杀虫剂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6): 1342-1344.
|
[14] |
徐浩, 缪宏, 张燕军, 等. 水田慈姑植保无人机施药装置设计与试验[J]. 农机化研究, 2023, 45(2): 171-177.
|
[15] |
谢尧庆, 邓继忠, 叶家杭, 等. 基于5G的无人机图传及在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展望[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2, 43(1): 135-141.
|
[16] |
李桦, 彭思喜, 黄蝶君. 中国南方地区植保无人机补贴体系的政策效应及优化策略[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27(1): 287-296.
|
[17] |
刘春辉, 张倩倩, 姚张良, 等. 不同施药处理对小麦两种病害的防效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 2023, 43(3): 72-75.
|
[18] |
陈小忠, 刘春辉, 张倩倩, 等. 水稻绿色防控下的化学防控示范比较[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9): 1811-1812.
|
[19] |
姚张良, 张倩倩, 沈玉元, 等. 2020年桐乡市水稻“两迁” 害虫发生特点与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 2021, 41(5): 102-104, 86.
|
[20] |
沈涛, 缪家顺, 金新梅, 等. 浙北桐乡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与影响因子拟合[J]. 中国植保导刊, 2020, 40(8): 4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