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方山, 张海军, 燕汝菊, 许家玲, 石瑜. 淄博市小麦生产现状及效益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9): 1750-1752. |
[2] |
蒋阳阳, 李海洋, 崔凯, 吴明林, 汪翔, 魏泽能, 周蓓蓓.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9): 1887-1890. |
[3] |
安霞, 金关荣, 骆霞虹, 李文略, 陈常理, 朱关林. 不同播种密度对苎麻次年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8): 1506-1507. |
[4] |
冯常斌, 任海英. 大棚栽培对杨梅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8): 1558-1562. |
[5] |
毛光锋, 唐佳珣, 孔祎昕, 胡立军. 嘉优中科3号作连作晚稻栽培密度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315-1316. |
[6] |
安霞, 金关荣, 骆霞虹, 李文略, 陈常理, 朱关林. 移栽密度对苎麻中苎1号次年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333-1335. |
[7] |
李志勇, 陈怡超, 陶开战, 肖欢喜, 陈国仁, 刘永安. 本地面粉与商品面粉配比对温州素面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429-1431. |
[8] |
戴杨鑫, 冯晓宇, 戴瑜来, 黄辉. 罗非鱼适宜养殖的密度[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446-1449. |
[9] |
沈亚强, 王保君, 张红梅, 徐卫国, 高培国, 程旺大. 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6): 1183-1186. |
[10] |
章永根, 傅旭军, 俞慧明, 张海鹏, 金杭霞, 朱丹华. 种植密度与用肥量对鲜食夏大豆浙鲜19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890-892. |
[11] |
吴时武, 翁国杭, 姜武. 泰顺县林药复合种植模式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976-977. |
[12] |
马一铭, 邓昆鹏, 窦忠玉, 曲祥春. 播期和密度对春小麦吉春1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993-994. |
[13] |
刘也楠, 何贤彪, 刘伟明. 甘薯浙紫薯1号早收栽培扦插密度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633-634. |
[14] |
杨梢娜, 范国灿, 杨飞, 杨佳恒. 施肥对滨海平原单季稻秀水134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637-639. |
[15] |
胡铁军, 张怀杰, 应小军, 郑佩君, 许蓉蓉. 不同缓释肥对冬小麦扬麦20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643-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