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18, Vol. 59 ›› Issue (9): 1680-1682.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953

• 果树与蔬菜 • 上一篇    下一篇

杨梅采前防落果药剂筛选

刘银兰1, 赵慧宇1,*, 杨桂玲1, 黄茜斌2, 叶海萍2   

  1.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农业农村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1;
    2.黄岩区农业林业局,浙江 台州 318020
  • 收稿日期:2018-07-12 出版日期:2018-09-11
  • 通讯作者: 赵慧宇(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E-mail:zhaohuiyu64@163.com
  • 作者简介:刘银兰(1990—),女,河南开封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工作,E-mail:liuyinlan0215@163.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重大专项(ZJNY2017001)

  • Received:2018-07-12 Online:2018-09-11

摘要: 针对杨梅落果现象,开展2,4-滴钠盐和对氯苯氧乙酸钠用于杨梅采前防落果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采收前15 d施用375 mg·L-1的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剂1次,落果率为17.6%,且无残留检出、无健康风险;采收前15 d施用10 mg·L-1的 85% 2,4-滴钠盐可溶性粉剂1次,落果率为13.4%。由于高浓度喷施2,4-滴钠盐会对新稍叶片产生危害,因此,若选用2,4-滴钠盐,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剂量(5~10 mg·kg-1),且使用次数不超过1次。

关键词: 杨梅, 防落果, 农药, 筛选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