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2, Vol. 63 ›› Issue (6): 1250-1256.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860

• 经济作物 • 上一篇    下一篇

盐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廖珍凤(), 王剑(), 宋西娇, 陈光, 沈梦梦, 苗瑞祥, 徐盛春()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公共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1
  • 收稿日期:2021-12-06 出版日期:2022-06-11 发布日期:2022-06-14
  • 通讯作者: 王剑,徐盛春
  • 作者简介:王剑,E-mail: wangjian19871109@163.com;
    廖珍凤(1991—),女,福建三明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从事电镜技术工作,E-mail: liaozhenfeng2@163.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农科院青年骨干计划(10200010120CF0401G/001)

  • Received:2021-12-06 Online:2022-06-11 Published:2022-06-14

摘要:

本研究以大豆品种浙农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0、100和150 mmol·L-1)的NaCl对大豆种子进行萌发处理,研究盐胁迫对大豆萌发相关生长指标及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豆发芽率、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量等性状的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mol·L-1处理对大豆发芽率影响较低,150 mmol·L-1处理下大豆发芽率显著受到抑制。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量受盐胁迫抑制明显,随盐浓度的增高均显著小于对照组。通过对萌发过程中子叶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蛋白质贮藏液泡和油体降解转化速度都明显延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形成速度随盐浓度增加而变慢。150 mmol·L-1处理对萌发大豆的子叶超微结构影响最大,直至萌发8 d,子叶细胞内也还存在大量油体尚未降解转化,叶绿体、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仍未形成。综上所述,盐胁迫抑制大豆种子萌发期间子叶细胞内贮藏物质水解成小分子参与到合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影响叶绿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形成,导致根长、下胚轴长以及侧根数量等生长性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抑制大豆的萌发。

关键词: 盐胁迫, 大豆, 萌发, 超微结构, 蛋白质贮藏液泡, 油体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