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2, Vol. 63 ›› Issue (12): 2810-2813.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036

• 粮食作物 • 上一篇    下一篇

多效唑及秧龄对连作晚稻钵苗生长的影响

张仙平(), 王琴霞, 朱伟君, 江立斌, 赵益福, 王宏辉()   

  1. 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温岭 317500
  • 收稿日期:2022-01-15 出版日期:2022-12-11 发布日期:2022-12-09
  • 通讯作者: 王宏辉
  • 作者简介:王宏辉,高级农艺师,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124906589@qq.com
    张仙平(1982—),女,浙江温岭人,农艺师,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15452114@qq.com

  • Received:2022-01-15 Online:2022-12-11 Published:2022-12-09

摘要:

为培育满足钵苗摆秧机插的连作晚稻标准壮秧,以本地常规种植的籼型三系杂交稻甬优1540为材料,研究多效唑浓度和秧龄2因素对水稻秧苗素质的调控效果。多效唑浓度设置5个水平,从0~300 mg·kg-1,秧龄设置4个水平,从15~30 d。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可以有效控制连作晚稻钵苗苗高,增加浓度可以加强控制苗高的效果,对比不使用多效唑,每增加75 mg·kg-1浓度苗高降低10%左右(约2 cm),但多效唑的使用浓度不宜超过225 mg·kg-1,因为边际效应明显降低。秧龄对苗高影响极显著,随着秧龄增加苗高逐渐增加,对比15 d秧龄,每增加5 d秧龄苗高增加50%左右(5 cm左右)。秧龄20 d使用多效唑浓度150 mg·kg-1,秧龄25 d使用多效唑浓度150、225、300 mg·kg-1是最佳组合。

关键词: 连作晚稻, 育秧, 机插, 多效唑, 秧龄, 钵苗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