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3, Vol. 64 ›› Issue (2): 404-407.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463

• 植保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凋萎病杨梅树磷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变化以及施磷肥对发病率的影响

姚忠华1,2(), 朱磊3, 胡丹4, 任海英1,*(), 孙鹂1, 郑锡良1   

  1.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园艺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300
    3.浙江浙农飞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15
    4.温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温州 325000
  • 收稿日期:2022-06-25 出版日期:2023-02-11 发布日期:2023-02-16
  • 通讯作者: 任海英
  • 作者简介:任海英(1974—),山东临沂人,研究员,博士,从事果树病理学和果树学研究工作,E-mail:renhy@zaas.ac.cn
    姚忠华,高级农艺师,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工作,E-mail:493555963@qq.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C02009);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C02001);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C02038)

  • Received:2022-06-25 Online:2023-02-11 Published:2023-02-16

摘要:

凋萎病是近年来威胁杨梅产业的最主要病害。本文研究病树与健康树叶片、枝干、根和根际土壤等主要部位磷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病树的磷元素吸收与分配变化规律,比较幼树916.67、1 833.33、2 750.00、3 666.67 g·m-2和成年树458.33、916.67、1 375.00和1 833.33 g·株-1各4个施磷肥水平对杨梅凋萎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树的叶片、树皮、根皮、根干和枝干的磷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树,增加幅度为46.7%~200.0%,其中病树的根皮增加最多;病树的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比健康树低32.1%,4个施用梯度下杨梅苗木和成年树的凋萎病发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感染凋萎病的杨梅树,树体主要部位的磷元素含量显著增高,而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外界不同施磷水平对杨梅凋萎病的发生无直接影响。本研究结果将为病树的施肥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杨梅, 凋萎病, 磷, 吸收分配, 磷肥施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