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3, Vol. 64 ›› Issue (10): 2549-2554.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212

• 资源与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套灌区不同尺度土壤氮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陈振华1,2(), 柳丹1, 丁枫华3, 朱阳春3,*(), 曲浩4   

  1. 1.浙江农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2.景宁县土肥植保中心,浙江 丽水 323500
    3.丽水学院 生态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4.中国科学院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00
  • 收稿日期:2023-01-25 出版日期:2023-10-11 发布日期:2023-10-24
  • 通讯作者: 朱阳春,女,浙江衢州人,博士,从事土壤污染监测与土壤修复研究,E-mail:zhuyangchun1008@sina.com
  • 作者简介:陈振华,男,浙江景宁人,农艺师,硕士,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 215967952@qq.com
  • 基金资助:
    2022年丽水市本级重点研发项目(2022ZDYF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540)

  • Received:2023-01-25 Online:2023-10-11 Published:2023-10-24

摘要:

农业灌区土壤氮(N)是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其空间异质性在不同尺度下会受气候、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等自然因素及灌溉、耕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等人为因素的综合制约。本研究以河套灌区永济灌域的土壤总氮(TN)含量为研究对象,分析2个尺度(L尺度:样点数为36个,采样深度0~<100 cm;M尺度:样点数为125,采样深度0~<20 cm)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林地、荒地)土壤TN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TN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林地和农田TN含量显著高于荒地,而不同种植类型的农田(玉米、小麦、向日葵)之间TN含量差异不显著;在M尺度上,灌域土壤TN半方差拟合效果较好,为球型模型,空间相关度为2.64%,远小于标准界限25%,表明随机性远小于结构性变异方差;在L尺度上,0~<20、20~<40 cm土层,半方差拟合为高斯模型,空间相关度分别为23.26%和22.30%,接近25%;40~<100 cm土层,半方差拟合为指数模型,空间自相关度为17.86%,3个土层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为240、240和30 m。可见,随着尺度的增加,空间相关性随之增加。2个尺度3层土壤,空间相关度均小于25%,TN在空间上主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土壤母质、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表层0~<40 cm土壤TN含量同时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因素干扰。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尺度, 空间相关度,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