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小群, 王梦龙.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 2022, 58(3): 472-482.
|
[2] |
王华弟, 陈剑平, 严成其, 等. 中国南方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动态与绿色防控技术[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12): 2051-2059.
|
[3] |
许志刚, 刘凤权, 沈秀萍, 等. 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的流行与预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20(5): 566-572.
|
[4] |
李定琴, 钟巧芳, 曾民, 等.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定位、克隆及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7, 23(5): 19-27.
|
[5] |
冯爱卿, 陈深, 汪聪颖, 等. 7种杀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防效评价[J]. 植物保护, 2020, 46(4): 282-286.
|
[6] |
王铨茂, 竺万里. 水稻白叶枯病发病规律及其防治初步研究报告[J]. 华中农学院学报, 1956(1): 144-150.
|
[7] |
洪剑鸣, 童贤明. 中国水稻病害及其防治[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
[8] |
张桂芬, 程红梅, 鲁传涛, 等.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术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 1998, 25(4): 295-299.
|
[9] |
沈瑛, 黄世文, 袁筱萍, 等. 稻白叶枯病种子带菌率与田间发病关系的研究初报[J]. 植物保护, 1990, 16(S1): 28.
|
[10] |
严位中, 夏立群. 水稻白叶枯病秧苗保菌状态的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 1980(1): 11-12.
|
[11] |
孙茂林, 严位中. 水稻白叶枯病秧苗期侵染的初步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 1982(3): 3-6.
|
[12] |
严位中, 孙茂林. 水稻白叶枯病苗期诊断[J]. 云南农业科技, 1981(2): 15-17.
|
[13] |
祁少莽. “一浸三喷”防治水稻白叶枯病[J]. 植物保护, 1983, 9(3): 25.
|
[14] |
裴金南. 秧田喷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9(3): 51-52.
|
[15] |
应俊杰, 杨俞娟, 周奶弟, 等. 不同器械施药对水稻白叶枯病防效比较及无人机飞防新技术[J]. 中国稻米, 2021, 27(3): 103-104, 110.
|
[16] |
吴水祥, 徐抗冬, 狄蕊, 等.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效果试验[J]. 湖北植保, 2022(2): 38-40.
|
[17] |
马玉萍, 惠淼, 惠康波, 等.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效果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9): 99-100.
|
[18] |
林义钱, 王会福, 余山红. 噻唑锌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预防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6): 1142-1143.
|
[19] |
颜贞龙, 徐仲奎, 张勇, 等. 20%噻唑锌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8): 119,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