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TEASDALE S B, MARSHALL S, ABBOTT K, et al. How should we judge edible oils and fats? An umbrella review of the health effects of nutrient and bioactive components found in edible oils and fats[J].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22, 62(19): 5167-5182.
|
[2] |
李雪, 谭运寿, 马贵刚, 等. 山茶籽油研究应用进展[J]. 中国粮油学报, 2017, 32(11): 191-196.
|
[3] |
梁文杰, 应苗苗, 戎建涛, 等. 温州地区引种的6个长林系列油茶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研究[J]. 中国油脂, 2019, 44(1): 53-55.
|
[4] |
王楚天, 胡冬南, 游璐, 等. 赣无系列19个油茶品系生长性状变异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8(5): 905-912.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5—2010[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
[6]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 5009.6—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
[7]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GB 5009.168—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
[8] |
付春, 张小军, 岳福良, 等. 特色花生新品系营养品质解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 22(5): 32-38.
|
[9] |
王湘南, 陈永忠, 伍利奇, 等. 油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 28(3): 11-17.
|
[10] |
江源, 姚小华, 曹永庆, 等. 长林系列油茶在不同分布区域的果实品质差异及综合评价[J]. 经济林研究, 2016, 34(3): 42-48.
|
[11] |
周长富, 姚小华, 林萍, 等. 油茶果实发育特性及水分、油脂含量动态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3, 34(3): 49-53, 82.
|
[12] |
陈永忠, 许彦明, 张震, 等. 油茶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分析及育种指标体系筛选[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 41(3): 1-9.
|
[13] |
陈亨业, 陈晓园, 梁增瑞, 等. 树龄及采摘时间对高州油茶经济指标及其茶油品质的影响[J]. 中国粮油学报, 2013, 28(12): 78-81.
|
[14] |
何超银, 梁琴, 吴鸿廷, 等. 近成熟期及采后晾晒的油茶种仁淀粉与油脂含量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19, 37(3): 168-172.
|
[15] |
姜志娜, 谭晓风, 袁军, 等. 油茶果实和叶片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5): 42-45.
|
[16] |
周长富, 姚小华, 林萍, 等. 油茶种子发育过程组分含量动态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 35(6): 680-685.
|
[17] |
李好, 方学智, 钟海雁, 等. 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油脂及营养物质变化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1): 86-91.
|
[18] |
梁文静, 肖萍, 崔萌, 等. 油茶果实和种子生长发育的动态[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9, 43(1): 46-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