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19, Vol. 60 ›› Issue (6): 1003-1007.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648

• 食品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结合向前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快速测定食用油中总极性化合物

张烝彦1, 叶沁2, 刘晓颖2, 潘丹杰1, 杨志成1, 孟祥河2,*   

  1. 1.杭州市粮油中心检验监测站,浙江 杭州 310009;
    2.浙江工业大学 海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
  • 收稿日期:2019-04-20 出版日期:2019-06-11
  • 通讯作者: 孟祥河(1974—),男,山东齐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E-mail: mengxh@zjut.edu.cn
  • 作者简介:张烝彦(1979—),男,浙江杭州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粮油检测,E-mail:39264532@qq.com。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2001); 杭州市社会发展科研攻关项目(20170432B09)

  • Received:2019-04-20 Online:2019-06-11

摘要: 建立了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结合向前区间偏最小二乘法(FiPLS)快速测定食用油中总极性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以精炼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及其煎炸油为研究对象,通过光谱预处理,采用FiPLS优化建模区间,得到了较优的总极性化合物分析通用模型。结果表明:原始红外波谱经二阶导数处理后,在3 400~2 800、1 800~1 400、1 000~800 cm-1上建模,所得模型的性能最优,此时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9 0,校正均方差为0.93,预测均方差为1.16。利用5种类型的油共15个样品对模型进行准确性验证。结果显示,其真实值与红外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3.88%,表明所开发的红外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稳定性和广谱性。

关键词: 食用油, 总极性化合物, 傅里叶变换, 红外光谱, 向前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检测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