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娟, 孙学鹏, 俞浙萍, 等. 不同免疫诱导剂对杨梅凋萎病抗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4, 65(6): 1424-1428.
|
[2] |
陈梦微, 张成磊, 杨照渠, 等. 我国杨梅用农药登记情况及残留限量标准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51(4): 211-214.
|
[3] |
邢美芳, 梁森苗, 张淑文, 等. 杨梅凋萎病简约化防控关键技术试验[J]. 现代园艺, 2024(6): 1-2, 5.
|
[4] |
求盈盈, 任海英, 王汉荣, 等. 杨梅突发性枝叶凋萎病发病调查与病原接种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11, 52(1): 98-100.
|
[5] |
黄雪松, 赵艳红, 黄秋庆. 不同药剂对杨梅突发性枝叶凋萎病防治效果[J]. 南方园艺, 2016, 27(5): 20-22.
|
[6] |
荀维志. 杨梅凋萎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D]. 贵阳: 贵州大学, 2023.
|
[7] |
中国农药信息网[EB/OL].( 2025-03-01). http://www.chinapesticide.org.cn/.
|
[8] |
刘婕, 周泽华, 郭瑶, 等. 噻呋酰胺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烟草靶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对烟草靶斑病的室内防效[J]. 农药学学报, 2024, 26(4): 773-780.
|
[9] |
韩会会, 薛雯, 杨景娟, 等. 苯醚甲环唑与肟菌酯复配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评价[J]. 农药, 2024, 63(10): 771-775.
|
[10] |
赵娜. 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J]. 现代农业, 2020(10): 34-35.
|
[11] |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2部分: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 NY/T 1156.2—200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
[12] |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6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 NY/T 1156.6—200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
[13] |
高琪, 刘梅, 谭海芸, 等. 国内葡萄白粉病菌对戊唑醇的抗药性研究[J]. 农学学报, 2023, 13(6): 49-54.
|
[14] |
任海英, 戚行江, 陈安良, 等. 十种杀菌剂对杨梅凋萎病的药效评价[J]. 果树学报, 2013, 30(5): 848-853.
|
[15] |
余青. 杀菌剂三唑酮在三种蔬菜中的残留、降解和转运分析[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
[16] |
张曦倩, 王春伟, 申金叶, 等. 一株三唑醇降解菌M1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J]. 农药, 2022, 61(9): 642-647, 69.
|
[17] |
胡淑慧, 张邦喜, 孙敬祖, 等. 杀菌剂复配对羊肚菌细菌性病原菌假单胞菌的室内活性测定及田间防效[J]. 农药, 2024, 63(9): 689-693.
|
[18] |
毛健伟, 杨丽莉, 王大川, 等. 9%肟菌·戊唑醇微乳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效果[J]. 中国农技推广, 2024, 40(1): 103-105.
|
[19] |
韩爱玲.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效评价[J]. 河南农业, 2023(28): 45, 55.
|
[20] |
詹振亮, 仪传冬. 75%肟菌·戊唑醇WG对蓝莓叶斑病的活性及田间防效[J]. 农药, 2024, 63(1): 60-62.
|
[21] |
李虎, 常海城, 陈柳, 等. 75%肟菌·戊唑醇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24(3): 252-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