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中虎, 林作楫, 王龙俊, 等.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359-364.
|
[2] |
盖玉芳, 雪峰, 肖洒, 等. 江苏省弱筋小麦产业节点矛盾分析及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16):324-328.
|
[3] |
朱新开, 郭文善, 周君良, 等. 氮素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调控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6):640-645.
|
[4] |
陆增根, 戴廷波, 姜东, 等. 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26(6):75-80.
|
[5] |
吴宏亚, 朱冬梅, 张伯桥, 等. 江苏弱筋小麦品种表现及存在的问题探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10):169-172.
|
[6] |
顾蕴倩, 刘雪, 张巍, 等. 后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21):4416-4426.
|
[7] |
王绍中, 季书勤, 刘发魁, 等. 小麦品质生态及品质区划研究:II.生态因子与小麦品质的关系[J]. 河南农业科学, 1995(11):3-6.
|
[8] |
王晨阳, 郭天财, 马冬云, 等. 环境、基因型及其互作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6):1397-1406.
DOI
|
[9] |
NOVICA M, NOVO P, NIKOLA H, et al. Cuhivar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for wheat quality traits in conditions[J]. Cereal Chemistry, 2001, 78(3):363-367.
DOI
URL
|
[10] |
车京玉, 邵立刚, 王岩, 等. 气候条件对春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2):21-22.
|
[11] |
曹广才, 吴东兵, 陈贺芹, 等. 温度和日照与春播小麦品质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5):663-669.
|
[12] |
张伯桥, 张晓, 高德荣, 等. 吹泡仪参数作为弱筋小麦品质育种选择指标的评价[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30(1):29-33.
|
[13] |
姚金保, 周淼平, 马鸿翔, 等. 小麦籽粒硬度的遗传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34(4):721-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