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盖钧镒, 王明军, 陈长之. 中国毛豆生产的历史渊源与发展[J]. 大豆科学, 2002, 21(1): 7-13.
|
[2] |
陈华涛, 陈新, 顾和平, 等. 不同基因型菜用大豆品质构成因子的比较[J].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28(6): 1508-1510.
|
[3] |
曾新宇, 宗洪霞, 张莉, 等. 重庆市菜用大豆高产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3): 91-95.
|
[4] |
郑洁, 周成丽, 章心惠, 等. 衢州地区秋延后鲜食毛豆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21(1): 38-39.
|
[5] |
李韵, 李诚永, 李正泉, 等. 稻-豆-油三熟制油菜茬早稻适宜播种期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10): 2279-2282, 2348.
|
[6] |
邹宜静, 夏国绵, 丁桔, 等. 鲜食秋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11(5): 45-46.
|
[7] |
王传之. 夏大豆除草剂的选择应用及药害防治要点[J]. 大豆科技, 2016(3): 12-15.
|
[8] |
陈润兴, 汪惠芳. 不同播期对衢鲜2号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7): 112, 116.
|
[9] |
汪寿根, 陈润兴, 李建辉, 等. 衢州地区鲜食大豆秋延后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5(7): 250-251.
|
[10] |
陈润兴, 雷俊, 汪寿根, 等. 秋季菜用大豆延后播种对鲜荚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3, 32(5): 625-628.
|
[11] |
王伟东, 姜丽丽, 洪殿玉. 播期对大豆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技, 2012(3): 12-18.
|
[12] |
李诚永, 袁敏良, 李韵, 等. 不同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鲜食秋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20(13):.
|
[13] |
李正泉, 张古文, 刘娜, 等.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菜用大豆浙农秋丰2号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8): 1748-1751.
|
[14] |
陈宇飞, 胡新, 高世杰, 等. 3种喷雾助剂对东北春大豆除草剂减量增效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9, 38(3): 421-427.
|
[15] |
张伟梅. 优质高产秋大豆品种丽秋6号的选育[J]. 大豆科学, 2018, 37(4): 655-656.
|
[16] |
陈润兴, 汪惠芳, 汪寿根. 夏秋鲜食大豆新品种衢鲜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1(7): 180-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