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1, Vol. 62 ›› Issue (9): 1849-1852.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0951

• 资源与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产嗜铁素菌株HZ-2的鉴定及其产嗜铁素能力的检测

梁建根()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 收稿日期:2021-07-22 出版日期:2021-09-11 发布日期:2021-09-13
  • 作者简介:梁建根(1972—),男,山西介休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植物病理学及其微生物农药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ljg422@126.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7007)

  • Received:2021-07-22 Online:2021-09-11 Published:2021-09-13

摘要:

明确产嗜铁素菌株HZ-2的分类地位和其产嗜铁素的能力,能够为筛选有应用前景的有益菌提供依据。本研究用传统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方法,并结合脂肪酸分析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菌株HZ-2进行了鉴定;采用CAS定性法和定量法对该菌株的产嗜铁素能力进行了系统的检测。由菌株HZ-2的表型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结果发现,菌株和恶臭假单孢菌的相近度最高,依据MIDI操作手册,脂肪酸分析也可以把菌株HZ-2成功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此外,菌株HZ-2与Pseudomonas putida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9%,由此可将其鉴定为Pseudomonas putida。菌株HZ-2在通用定性CAS平板检测中具有极快和极强的产圈特性,有明显的橙黄色的嗜铁素的螯合圈。CAS法定量检测结果表明,A/Ar值为0.049,该菌株产嗜铁素的能力属于极强的范围。本研究为以后发现和应用嗜铁素来防治土传、气传和采后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提供理论和实用基础,并促进其后续工作的研究。

关键词: 嗜铁素, 恶臭假单胞杆菌, 分泌能力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