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2, Vol. 63 ›› Issue (3): 436-439.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2308

• 粮食作物 • 上一篇    下一篇

减氮后喷叶面肥在水稻南粳2728上的应用

周星(), 王振, 徐年龙, 周娜娜, 王升   

  1.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农业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9
  • 收稿日期:2022-01-02 出版日期:2022-03-11 发布日期:2022-03-18
  • 作者简介:周星(1992—),女,江苏泗洪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土壤施肥技术、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工作,E-mail: zhouxingxuesheng@163.com
  • 基金资助: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19343)

  • Received:2022-01-02 Online:2022-03-11 Published:2022-03-18

摘要:

在水稻生产中,为达到减肥及增产的目的,选用几种常见的叶面肥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大田试验,在减氮8%的条件下,以南粳2728为研究对象,共设置6个处理,包括4种叶面肥处理常规对照(磷钾动力)以及清水处理,来探究减氮后于不同时期喷施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在灌浆—成熟期时,单施粒粒金和清水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偏低,而将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后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处于高水平。叶面积只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下高于对照,其次是单施施倍多的处理,而单施粒粒金叶面积偏低。株高只在单施施倍多的处理下高于对照,而将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施可使水稻株高维持在中等高度。从产量结构来看,水稻穗长单施施倍多最长,水稻有效穗只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施高于对照,除清水处理外,几种叶面肥喷施处理千粒重都不低于常规对照,实粒数和结实率都高于对照且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施后达到最高,产量也在该混施处理下达到最高,其次是单施施倍多的处理,单施粒粒金处理水稻产量最低。综上,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施处理下,水稻产量最高,一方面水稻在灌浆后叶绿素含量增加以及叶面积增大,进一步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从而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另一方面株高处于中等水平,有效增加了抗倒伏能力,即降低了减产的风险。最终达到了减肥及增产的目的,为水稻生产中喷施叶面肥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减氮, 水稻, 叶面肥, 光合作用, 株高, 产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