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3, Vol. 64 ›› Issue (12): 2930-2934.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851

• 植保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蝴蝶兰黑头病的病原诊断和防治方法

周勤1(), 徐丹彬1, 方丽2, 叶琪明2, 缪强3, 万华建4, 邱春英5, 王汉荣2,*()   

  1.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1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3.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浙江 杭州 311499
    4.杭州市西湖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3
    5.杭州市萧山区农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200
  • 收稿日期:2022-02-20 出版日期:2023-12-11 发布日期:2023-12-14
  • 通讯作者: 王汉荣(1966—),男,浙江富阳人,研究员,硕士,从事经济作物病害诊断及绿色防控研究,E-mail: zjnkyjjbh@hotmail.com
  • 作者简介:周勤(1965—),女,江苏宜兴人,推广研究员,本科,从事花卉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 2262750324@qq.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2021XTTGHH02)

  • Received:2022-02-20 Online:2023-12-11 Published:2023-12-14

摘要:

蝴蝶兰是我国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年销售额超十亿元。而黑头病是蝴蝶兰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易感品种的病株率为5%~50%。本研究发现,蝴蝶兰黑头病是由虎头兰刺盘孢(Colletotrichum orchidearum)侵染引起的炭疽病和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侵染引起的枯萎病2种病害组成。其中,炭疽病是黑头病的主要病害。黑头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易感品种催花前后为关键防控期。采用选栽抗病品种和针对性的栽培管理技术,能够有效防控黑头病的发生。

关键词: 蝴蝶兰, 黑头病, 虎头兰刺盘孢, 茄病镰孢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