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迎群, 曹伟, 赵艳民, 等. 典型平原河网区水体富营养化特征、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2, 42(2): 174-183.
|
[2] |
司友斌, 王慎强, 陈怀满. 农田氮、磷的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J]. 土壤, 2000, 32(4): 188-193.
|
[3] |
杨梓睿. 沁河上游水化学特征及氮来源解析[D]. 焦作: 河南理工大学, 2019.
|
[4] |
孔令勇. 城镇污水中氮的形态及相互关系[C]//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06年年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城镇供水协会, 2006,62-65.
|
[5] |
王珺, 高高, 裴元生, 等. 白洋淀府河中氮的来源与迁移转化研究[J]. 环境科学, 2010, 31(12): 2905-2910.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R]. 北京, 2020.
|
[7] |
YU X, KEITEL C, ZHANG Y, et al. Global meta-analysi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in rice, wheat and maize[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22, 338: 108089.
|
[8] |
于飞, 施卫明. 近10年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分析[J]. 土壤学报, 2015, 52(6): 1311-1324.
|
[9] |
桑蒙蒙, 范会, 姜珊珊, 等. 常规施肥条件下农田不同途径氮素损失的原位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玉米季为例[J]. 环境科学, 2015, 36(9): 3358-3364.
|
[10] |
ZHU X Q, ZHOU P, MIAO P, et al. Nitrogen use and management in orchards and vegetable fields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J].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 9(3):386-395.
|
[11] |
黄丽华, 沈根祥, 钱晓雍, 等. 砂质梨园和蔬菜地氮素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2): 687-691.
|
[12] |
董蓓蓓, 马淑花, 曹宏斌, 等. 我国农田总氮流失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10): 2040-2045.
|
[13] |
左海军, 张奇, 徐力刚, 等. 农田土壤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28(6): 64-67.
|
[14] |
张名瑶, 文雯, 钟泳林, 等. 1988—2018年嘉陵江流域入河氮素时空演变特征及来源解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3, 62(3): 141-148, 229.
|
[15] |
张帅, 陆鹏, 陈硕, 等. 京郊畜禽粪污氮磷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8): 244-251.
|
[16] |
苏保胜. 畜禽养殖业产生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 2015, 36(3): 13-14.
|
[17] |
陈杰. 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排放研究[J]. 化工管理, 2020(36): 67-68.
|
[18] |
闫瑞, 闫胜军, 赵富才, 等. 农业非点源氮污染研究进展分析[J]. 环境保护科学, 2014, 40(4): 49-55.
|
[19] |
仓恒瑾, 许炼峰, 李志安, 等. 农田氮流失与农业非点源污染[J]. 热带地理, 2004, 24(4): 332-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