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伯伟, 姜娟萍, 徐丹彬. 道地药材“浙八味”与新“浙八味”[J]. 新农村, 2020(5): 21-22.
|
[2] |
何伯伟, 姜娟萍, 徐丹彬. 道地药材铁皮石斛和三叶青生产技术[J]. 新农村, 2020(6): 24-25.
|
[3] |
龚庆芳, 何金祥, 黄宁珍, 等. 铁皮石斛花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技, 2014, 39(12): 106-110.
|
[4] |
于善凯, 涂宏建, 晏永球, 等. 铁皮石斛花的研究进展[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 24(10): 41-45.
|
[5] |
邱程阳, 孔慧梅, 郑方正, 等. 不同干燥方法对铁皮石斛花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20, 31(3): 598-600.
|
[6] |
杨宇涵. 铁皮石斛及六种石斛属花关键香气物质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
|
[7] |
曲继旭, 贺雨馨, 孙志蓉, 等. 四种石斛花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比较[J]. 中国现代中药, 2018, 20(4): 387-394.
|
[8] |
郑月梅, 郑德勇, 叶乃兴. 烘焙工艺对铁观音茶叶内含物变化规律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2(6): 584-588.
|
[9] |
辛小雪, 王雪香, 李明宇, 等. 铁皮石斛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活性组分分析[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1): 200-205.
|
[10] |
黄艳, 商虎, 朱嘉威, 等. 加工工艺对茶树花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11): 165-170.
|
[11] |
窦宏亮, 李春美, 乔宇, 等. 炒青绿茶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J]. 食品科学, 2007, 28(5): 258-261.
|
[12] |
周锦业, 孙明艳, 邓杰玲, 等. 品种、干燥和贮存方式对铁皮石斛花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19, 44(2): 88-93.
|
[13] |
蔺志远, 施江, 谭俊峰, 等. 提香温度对绿茶(香茶)干燥效能及风味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23): 153-158.
|
[14] |
仇方方, 曾维超, 曲凤凤, 等. 提香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9, 40(11): 82-87.
|
[15] |
徐奎源, 钱幸福. 一种铁皮石斛花茶的制作方法: CN103689168A[P]. 2014-04-02.
|
[16] |
张明奎, 杨涛, 叶雄方. 一种有机铁皮石斛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9123012A[P]. 2019-01-04.
|
[17] |
霍昕, 周建华, 杨迺嘉, 等. 铁皮石斛花挥发性成分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 23(8): 735-737.
|
[18] |
罗青文. 铁皮石斛叶和花功能活性成分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
[19] |
陈佳江, 郭力, 许莉, 等. 叠鞘石斛茎叶花HPLC-DAD-ELSD对比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4(3): 574-575.
|
[20] |
王梦琪, 朱荫, 张悦, 等. “清香”绿茶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关键香气成分分析[J]. 食品科学, 2019, 40(22): 219-228.
|
[21] |
张珍林, 黄家慧, 王倩, 等. 不同贮藏温度对铁皮石斛干花PPO、POD及SOD酶含量影响的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 2021, 43(9): 19-21.
|
[22] |
陈燕兰, 钟淳菲, 徐雅囡, 等. 不同地区铁皮石斛的品质差异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46(8): 123-130.
|
[23] |
文大成, 黄明进, 罗影子, 等. 不同产地及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农艺性状与品质分析[J]. 特产研究, 2022, 44(1): 61-66.
|
[24] |
刘凯月, 王湘闽, 陈肖英, 等. 不同栽培方式对石斛及其花茶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22, 43(8): 185-187.
|
[25] |
范家坤, 刘倩葶, 罗慧, 等. 铁皮石斛花营养成分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12(21): 8334-8341.
|
[26] |
罗红, 孙根钦, 王琪, 等. 铁皮石斛花中5种微量元素分析[J]. 贵州林业科技, 2021, 49(3): 11-1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