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根芳, 叶容晖, 方爱萍. 珍珠颜色和贝壳珍珠层颜色研究进展[J]. 动物学杂志, 2014, 49(1):137-144.
|
[2] |
张根芳, 许式见, 方爱萍. 组织小片对三角帆蚌外套膜无核珍珠颜色成因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13, 37(3):581-587.
|
[3] |
孙朝虎, 白志毅, 张朝晖, 等. 不同月龄三角帆蚌幼蚌内外壳色相关性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 30(1):58-64.
|
[4] |
王照旗, 韩学凯, 白志毅, 等. 三角帆蚌紫色选育系1龄阶段内壳色及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J]. 水产学报, 2014, 38(5):644-650.
|
[5] |
孙田洋. 金色品系三角帆蚌F1产珠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和F2早期选育效果评价[D].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22.
|
[6] |
张跃环, 闫喜武, 张澎, 等. 贝类壳色多态的研究概况及展望[J]. 水产科学, 2008, 27(12):680-683.
|
[7] |
孙宗红, 刘志刚, 欧燕燕, 等. 华贵栉孔扇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1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 海洋科学, 2015, 39(7):37-42.
|
[8] |
赵春暖, 于涛, 郑言鑫, 等. 不同壳色和性别栉孔扇贝群体的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 2023, 30(3):268-283.
|
[9] |
方军, 肖国强, 张炯明, 等. 两种壳色文蛤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32(3):310-315.
|
[10] |
赵鹏, 丁君, 常亚青. 两种壳色虾夷扇贝壳体尺性状对活体重影响效果的分析[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 26(1):1-5.
|
[11] |
王祎哲, 邓正华, 王雨, 等. 合浦珠母贝不同壳色选育系F6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 2018, 25(5):988-997.
|
[12] |
王元宁, 李华煜, 孟良, 等. 三种壳色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的生长性状差异及通径分析[J]. 海洋科学, 2023, 47(8):23-32.
|
[13] |
杜家菊, 陈志伟. 使用SPSS线性回归实现通径分析的方法[J]. 生物学通报, 2010, 45(2):4-6.
|
[14] |
WEN H B, GU R B, CAO Z M, et al. Variation of color and ray pattern in juvenile shells in hatchery-produced freshwater triangle pearl mussels, Hyriopsis cumingii, in China[J].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 2013, 44(1): 154-160.
|
[15] |
张根芳, 张文府, 罗雨, 等. 1龄三角帆蚌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8, 33(6):755-759.
|
[16] |
张根芳, 张文府, 方爱萍, 等. 养殖条件下不同年龄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4, 45(5):1115-1121.
|
[17] |
韩自强, 李琪. 长牡蛎壳橙品系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7(12):46-52.
|
[18] |
张根芳, 张文府, 方爱萍, 等. 橄榄蛏蚌赣江群体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J]. 水产科学, 2020, 39(2):271-276.
|
[19] |
巫旗生, 罗娟, 陈珍赐, 等. 不同月龄双线紫蛤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J]. 渔业研究, 2024, 46(3):242-247.
|
[20] |
刘博, 滕爽爽, 邵艳卿, 等. 琴文蛤形态性状对体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 海洋科学, 2011, 35(10):91-95.
|
[21] |
李昂, 李加琦, 刘鲁雷, 等. 池塘中间培育不同月龄文蛤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 2022, 29(12):1750-1758.
|
[22] |
李莉, 郑永允, 徐科凤, 等. 不同贝龄毛蚶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J]. 海洋科学, 2015, 39(6):54-58.
|
[23] |
李昂, 冯加岭, 李加琦, 等. 蛤蜊岗不同贝龄四角蛤蜊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J]. 渔业科学进展, 2024, 45(1): 185-193.
|
[24] |
吕高伦, 吕雪峰, 王昊, 等. 不同年龄三角帆蚌新生长性状臀角放射肋长与其他生长性状相关性和通径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4, 33(3):562-571.
|
[25] |
GJEDREM T. Selection and breeding programs in aquaculture[M]. Cham: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5.
|
[26] |
张凯强, 李刚, 王庆龙, 等. 淡水养殖花鲈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3(9):58-68.
|
[27] |
胡彦波, 温海深, 张美昭, 等. 花鲈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8(2):38-48.
|
[28] |
安丽. “黄海1号”中国对虾不同世代间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
[29] |
范超, 张学开, 张兴志, 等. 不同群体合浦珠母贝表型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2(S1):12-19.
|
[30] |
吴佳倩, 周康奇, 张彩群, 等. 不同性别梨形环棱螺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影响效果分析[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4, 39(4):622-633.
|
[31] |
田传远, 夏珮伦, 张嘉荣, 等. 疣荔枝螺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0(2):37-44.
|
[32] |
邓正华, 陈明强, 李有宁, 等. 3种野生珍珠贝表型性状比较及通径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9, 46(1): 122-132.
|
[33] |
HUO Z M, YAN X W, ZHAO L Q, et al. Effects of shell morphological traits on the weight traits of Manila clam(Ruditapes philippinarum)[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30(5):251-256.
|
[34] |
闫喜武, 王琰, 郭文学, 等. 四角蛤蜊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效果分析[J]. 水产学报, 2011, 35(10):1513-1518.
|
[35] |
邓正华, 陈明强, 李有宁, 等. 5个地区长肋日月贝形态性状对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 8(2):17-28.
|
[36] |
薛宝宝, 李浩, 牛东红, 等. 不同月龄缢蛏新品种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水产学报, 2018, 42(6):941-949.
|
[37] |
徐帅, 王晓梅, 赵春暖, 等. 虾夷扇贝自交与杂交群体不同时期的生长比较和通径分析[J]. 海洋渔业, 2024, 46(4):446-458.
|
[38] |
张根芳, 刘其根, 方爱萍, 等. 育珠期三角帆蚌的生长及其与珍珠增长的关系[J]. 水产学报, 2008, 32(6):922-928.
|
[39] |
张爱菊, 朱俊杰, 蒋文枰, 等. 三角帆蚌外荡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2(1):20-24,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