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3, Vol. 64 ›› Issue (3): 710-714.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621

• 资源与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水生植物对蟹塘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

刘永茂1,2(), 付卫国2, 沈明星3, 朱卫峰4, 徐君1, 施林林1,3,*()   

  1. 1.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55
    2.江苏大学, 江苏 镇江 212000
    3.国家土壤质量相城观测实验站, 江苏 苏州 215155
    4.江苏沙家浜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常熟 215500
  • 收稿日期:2022-06-06 出版日期:2023-03-11 发布日期:2023-03-11
  • 通讯作者: 施林林
  • 作者简介:施林林(1982—),男,江苏通州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面源污染与防治,E-mail: linls@jaas.ac.cn
    刘永茂(1992—),男,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农业面源污染,E-mail: 1538658940@qq.com
  • 基金资助:
    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LYKJ-苏州〔2020〕01(LYKJ-苏州〔2020〕01);苏州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SNG2020069)

  • Received:2022-06-06 Online:2023-03-11 Published:2023-03-11

摘要:

为研明不同水生植物对蟹塘NH3和N2O排放的影响,本研究设置蕹菜处理(IP)、常规伊乐藻处理(EL)和蕹菜+伊乐藻处理(E-I),定期观测NH3和N2O排放,以及水体N H 4 +-N和N O 3 --N含量。结果表明,IP处理和E-I处理显著降低了NH3和N2O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与常规EL处理相比,IP和E-I处理NH3累积排放分别降低32.49%和18.99%,而IP和E-I处理N2O累积排放分别降低20.23%和29.51%。相关性分析表明,养殖水体N H 4 +-N和N O 3 --N含量均是导致NH3和N2O排放的主要因素。研究建议在河蟹养殖过程中,通过蕹菜替代部分伊乐藻能有效降低蟹塘NH3和N2O排放,提高了氮利用率并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

关键词: NH3, N2O, 水生植物, 河蟹养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