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柳爱春, 童建新, 肖文斐, 来文国, 汪建荣, 石秀萍, 余红. 不同地区红玉草莓苗花芽分化观察和营养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7): 1324-1326. |
[2] |
魏莎莎, 李清斌, 崔萌萌, 裘建荣, 蔡娜丹, 许林英. 生根剂对大棚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7): 1327-1330. |
[3] |
许昕阳, 张跃建, 沈佳, 寿伟松. 厚皮甜瓜新品种翠雪6号的选育与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6): 1110-1112. |
[4] |
吴愉萍, 连瑛, 王明湖, 谢侃恺, 孙辉, 单凌燕, 胡雅花. 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施肥对土壤养分和草莓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6): 1116-1118. |
[5] |
程瑞, 仲秀娟, 李越, 徐兵划, 张朝阳, 张兴平, 孙玉东. 从文献统计分析我国近10 a甜瓜育种特点及方向[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5): 861-865. |
[6] |
吴愉萍, 连瑛, 沈岚, 王明湖, 钟莺莺, 李政, 李雅颖. 多年连续种植草莓地块化肥减量施用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5): 894-897. |
[7] |
金立新, 谢昀烨, 董代幸, 张佩胜, 孙泉良, 陈建仁, 刘叶君, 汤燕华, 王汉荣. 弥粉法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5): 987-988. |
[8] |
常蕾, 蒋莹, 谢吉先, 常庆涛. 密度对若叶大麦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2): 263-267. |
[9] |
王连平, 许杰, 金立新, 方丽, 谢昀烨, 武军, 王汉荣. 纳米二氧化钛对炭疽病菌的生物学效应[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2): 345-348. |
[10] |
李成, 徐锦瑾, 朱淑华, 吴丹, 李涛, 成玮. 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2): 364-365. |
[11] |
杨俞娟, 王林伟, 叶放, 沈益民, 方永平. 仙居草莓红颊肥效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1): 23-24. |
[12] |
张豫超, 杨肖芳, 许关桐, 苗立祥, 蒋桂华. 设施内温湿度生态调控对草莓灰霉病发生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9): 1850-1853. |
[13] |
杨肖芳, 苗立祥, 张豫超, 蒋桂华. 氮磷钾配施对越心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290-1292. |
[14] |
夏宏义, 吴伟, 曾祥国, 柯艳, 杨静. 6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402-1403. |
[15] |
韩浩章, 张丽华, 王芳, 张颖, 李素华, 王晓立, 田福发. 宿迁地区常见草莓品种果实品质比较[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418-1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