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2, Vol. 63 ›› Issue (10): 2349-2353.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004

• 植保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3种单剂型除草剂对糯玉米制种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杂草解毒机制的研究

权晓康1,2(), 陆宏园1, 刘家丰1, 丁焓赟1, 宋博文1, 剧佳华1, 胡伟民1,*()   

  1. 1.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2.浙江大学 农业试验站,浙江 杭州 310058
  • 收稿日期:2022-04-29 出版日期:2022-10-11 发布日期:2022-10-26
  • 通讯作者: 胡伟民
  • 作者简介:胡伟民(1968—),男,浙江温岭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种子科学和玉米育种研究工作,E-mail: huwm168@zju.edu.cn
    权晓康(1992—),男,陕西白水人,助理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旱粮作物栽培与育种研究工作,E-mail: 0020571@zju.edu.cn
  • 基金资助:
    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21C02064-4)

  • Received:2022-04-29 Online:2022-10-11 Published:2022-10-26

摘要:

目前国内针对糯玉米制种田播后苗前单剂型除草剂田间防除效果的比较研究及杂草对除草剂解毒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选用了乙草胺、莠去津、二甲戊灵3种播后苗前单剂型除草剂进行糯玉米制种田杂草防除试验,分析玉米自交系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状况、杂草种类和密度,并对杂草叶绿素含量、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及谷胱甘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均能显著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田间杂草的种类和数量,但对杂草的防除机制有所差异;莠去津防除杂草效果最好,并对自交系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还原型谷胱甘肽(GST-GSH)偶联解毒机制可能参与了杂草降解除草剂毒性的生理生化过程。

关键词: 玉米田, 除草剂, 防除效果, 杂草抗性, 解毒机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