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连杰, 张海军, 蒋方山. 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对小麦花后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9): 1760-1761. |
[2] |
蒋阳阳, 李海洋, 崔凯, 吴明林, 汪翔, 魏泽能, 周蓓蓓.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9): 1887-1890. |
[3] |
王先挺, 王斌, 孙万春, 马军伟, 林辉. 有机肥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生产和土壤健康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8): 1531-1534. |
[4] |
冯常斌, 任海英. 大棚栽培对杨梅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8): 1558-1562. |
[5] |
彭小于, 张小琴, 刘松, 洪晓富. 稻鸭共生模式下有机水稻种植的成本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8): 1622-1626. |
[6] |
吕进, 邢晓鸣, 孟华兵, 蔡根林, 王仪春, 潘欣葆, 唐启义, 祝增荣. 植保无人机和助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控效果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387-1389. |
[7] |
陈荣俊, 张杰. 5种除草剂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390-1391. |
[8] |
李志勇, 陈怡超, 陶开战, 肖欢喜, 陈国仁, 刘永安. 本地面粉与商品面粉配比对温州素面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 1429-1431. |
[9] |
张震, 邱海萍, 柴荣耀, 胡宇峰. 生物与化学协同在小麦赤霉病化学药剂减量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6): 1148-1150. |
[10] |
王静静, 蒿呈龙, 张鹏, 孙善国, 唐小洁, 王素霞, 李东升, 杜洪艳. 温度对3个小麦品种吸水特征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6): 1151-1153. |
[11] |
沈亚强, 王保君, 张红梅, 徐卫国, 高培国, 程旺大. 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6): 1183-1186. |
[12] |
吴时武, 翁国杭, 姜武. 泰顺县林药复合种植模式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976-977. |
[13] |
马一铭, 邓昆鹏, 窦忠玉, 曲祥春. 播期和密度对春小麦吉春1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5): 993-994. |
[14] |
陈思晓, 贾俊娟, 傅兆麟, 李桂萍. 小麦品种内种子大小分级与种子质量的关系[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624-629. |
[15] |
杨梢娜, 范国灿, 杨飞, 杨佳恒. 施肥对滨海平原单季稻秀水134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637-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