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国武, 郭晨, 段一凡, 等. 茶皂素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 2016,43(1):14-18,22.
|
[2] |
沈立荣, 陈莹, 祝洪刚. 油茶粕茶皂素作为农药助剂和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3):1-5.
|
[3] |
王小艺, 黄炳球. 茶皂素在农药上的应用研究概况[J]. 茶叶, 1998,24(4):191-193.
|
[4] |
欧晓明, 余淑英, 林雪梅, 等. 茶皂素在叶蝉和黏虫体内对杀虫单的增效作用[J]. 农药, 1995,34(12):10-11.
|
[5] |
胡绍海, 胡卫军, 胡卫东, 等. 复方茶皂素对哒螨灵杀灭橘全爪螨的增效作用[J]. 植物保护学报, 1997,24(1):65-69.
|
[6] |
胡绍海, 胡卫军, 胡卫东. 茶皂素对尼索朗杀灭橘全爪螨的增效作用[J]. 激光生物学报, 1997,6(2):1093-1096.
|
[7] |
王小艺, 黄炳球. 茶皂素对农药的增效机理[J]. 茶叶科学, 1998,18(2):125-128.
|
[8] |
王小艺, 黄炳球. 茶皂素对几种农药的增效作用测定[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20(2):32-35.
|
[9] |
王小艺, 黄炳球. 茶皂素对菜青虫作用方式的初步研究[J]. 茶叶, 1998,24(3):138-140.
|
[10] |
王小艺, 黄炳球. 茶皂素对家蝇幼虫的生物活性初测[J]. 茶叶, 1999,25(1):24-25.
|
[11] |
王小艺, 黄炳球. 茶皂素对菜青虫幼虫的拒食活性[J]. 中国蔬菜, 1999(1):22-24.
|
[12] |
王小艺, 黄炳球. 茶皂素对菜青虫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J]. 茶叶, 1999,25(4):193-196.
|
[13] |
王小艺, 黄炳球. 茶皂素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方式及机制[J]. 昆虫知识, 1999,36(5):277-281.
|
[14] |
何晓玲, 高进勇, 邵敬伟. 茶皂素对蚯蚓、小夜蛾及枯萎病原菌的急性毒性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5(5):785-788.
|
[15] |
吴慧平, 宛晓春, 侯如燕, 等. 茶皂素杀线虫活性测定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07,37(5):553-555.
|
[16] |
李幕春, 张静, 古丽克孜·阿日甫, 等. 辣椒碱与茶皂素对棉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J]. 新疆农业科学, 2010,47(6):1132-1136.
|
[17] |
李芒, 望勇, 刘小明, 等. 3种生物农药对4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及安全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52(24):6054-6056.
|
[18] |
陈充, 徐振强, 徐丹, 等. 30%茶皂素AS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J]. 湖北植保, 2016(2):12-13.
|
[19] |
雷攀登, 孙钦玉, 张家侠, 等. 茶皂素对茶尺蠖毒性作用初步研究[J]. 农学学报, 2016,6(3):16-20.
|
[20] |
童军, 付义, 段巧枝, 等. 低毒生物农药30%茶皂素水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试验[J]. 湖北植保, 2017(1):20-22.
|
[21] |
陈良宏. 茶皂素对南方根结线虫杀线活性研究[J]. 农业灾害研究, 2018,8(1):1-5.
|
[22] |
王小艺, 黄炳球. 茶皂素对福寿螺的药效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 1998(3):32-34.
|
[23] |
陈永忠, 马力, 刘宗传, 等. 油茶皂素杀螺效果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31(3):147-150.
|
[24] |
王志高, 谭济才, 刘军, 等. 茶皂素、生石灰等防治稻田福寿螺的效果评估[J]. 植物保护学报, 2011,38(4):363-368.
|
[25] |
韩金多, 徐兵, 杨海霞, 等. 茶皂素和茶粕对泥鳅、田螺和蚯蚓的急性毒性研究[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6,35(6):86-88,92.
|
[26] |
虞崇江, 陆俣伽, 黄旭华, 等. 茶粕浸泡析出物防治桑园灰蜗牛的田问效果试验[J]. 广西农学报, 2013,28(4):27-29.
|
[27] |
林文彩, 陈艳丽, 吕要斌, 等. 茶皂素和茶粕对铁皮石斛上小蜗牛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57(6):890-892.
|
[28] |
徐文华, 王瑞明, 吴春, 等. 江苏沿海地区农田蜗牛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 华东昆虫学报, 2002,11(2):63-69.
|
[29] |
徐文华, 周加春, 李红阳, 等. 同型巴蜗牛对花荚期大豆的为害及损失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02,14(1):27-30.
|
[30] |
赵虎, 胡长效, 张艳秋. 灰巴蜗牛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04,24(4):73-76.
|
[31] |
洪文英, 房明华, 祝小祥, 等. 杭州市杭州地区蔬菜蜗牛的发生成因与防治[J]. 浙江农业科学, 2006(6):683-685.
|
[32] |
刘延虹, 陈雯, 谢飞舟. 灰巴蜗牛发生规律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07(4):126-127,129.
|
[33] |
杨群力, 徐小军, 鄢广运. 西安植物园蜗牛的发生为害及空间分布型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25(1):111-114.
|
[34] |
时海五, 冶晓瑞, 郭利萍, 等. 棉花灰巴蜗牛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 华中昆虫研究, 2016(1):301-304.
|
[35] |
程子彦, 李太合. 金乡县蜗牛发生为害规律及综合防治[J]. 农业科学实验, 2019(12):76-77.
|
[36] |
蔡波, 陈施明, 敖苏, 等. 文心兰设施栽培中蜗牛和蛞蝓为害规律和综合防治[J]. 热带生物学报, 2012,3(4):329-332.
|
[37] |
杨少波. 柑橘蜗牛发生调查及防治分析[J]. 农村实用技术, 2019(6):55-56.
|
[38] |
苏伟, 李茂生, 陈谷, 等. 桑园蜗牛药物防治试验初报[J]. 四川蚕业, 2019(1):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