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1, Vol. 62 ›› Issue (8): 1513-1515.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0815

• 粮食作物 • 上一篇    下一篇

稻草还田对土壤与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惠婷1,3(), 陈一定2,*()   

  1. 1.桐乡市濮院镇油车桥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浙江 桐乡 314500
    2.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
    3.浙江农艺师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1
  • 收稿日期:2021-06-18 出版日期:2021-08-11 发布日期:2021-08-19
  • 通讯作者: 陈一定
  • 作者简介:陈一定(1964—),女,浙江慈溪人,推广研究员,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耕地质量管理,E-mail: 148101952@qq.com
    刘惠婷(1990—),女,浙江桐乡人,本科,从事粮油农机服务工作,E-mail: 805984965@qq.com

  • Received:2021-06-18 Online:2021-08-11 Published:2021-08-19

摘要:

长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改善土壤酸碱度。小麦播前稻草半量还田(E50)、播后稻草半量还田(L50)、播前稻草全量还田(E100)对小麦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处理的小麦产量、有效穗、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均高于无稻草还田处理,E50、L50和E100处理小麦产量较无稻草还田处理分别高39.7%、31.5%和12.3%;稻草半量还田小麦产量、有效穗、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均高于稻草全量还田,小麦产量E50、L50处理较E100分别高24.4%和17.1%;同是稻草半量还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E50处理高于L50。可见,稻草还田时机和还田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生产上建议采用播前稻草半量还田模式。

关键词: 稻草还田, 土壤, 小麦, 产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