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ROJAS R V, ACHOURI M, MAROULIS J, et al. Healthy soils: a prerequisite for sustainable food security[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6, 75(3): 1-10.
|
[2] |
SATURDAY A.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agricultural land: a review[J]. Ommega Internationals, 2018, 4(2): 44-51.
|
[3] |
CIRERA X, MASSET E. Income distribution trends and future food demand[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0, 365(1554): 2821-2834.
|
[4] |
王步奇. 旱地农田土壤培肥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 2011(7): 24-26.
|
[5] |
张龙华. 探析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与对策[J]. 种子科技, 2019, 37(18): 115, 118.
|
[6] |
石磊, 李克民, 杨久臣. 农业科研试验用地的土壤改良与培肥[J]. 耕作与栽培, 2016(5): 64-65.
|
[7] |
褚天铎. 作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J]. 土壤肥料, 1995(4): 48.
|
[8] |
贺灵, 周国华, 孙彬彬, 等. 浙江省龙游县北部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动态变化研究[J]. 现代地质, 2019, 33(5): 1055-1062.
|
[9] |
高祥照, 申朓, 郑义. 肥料实用手册[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
[10] |
鲁剑巍, 曹卫东. 肥料使用技术手册[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10.
|
[11] |
闫湘. 我国化肥利用现状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
[12] |
丁伟, 张淑婷. 植物医学的新概念: 营养病害[J]. 植物医生, 2019, 32(3): 1-6.
|
[13] |
侯宗海, 渠立强, 朱显忠, 等. 丰县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与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3): 264-265.
|
[14] |
马逸麟, 谢长瑜, 胡晨琳, 等. 江西省吉泰盆地土地质量评价[J]. 物探与化探, 2015, 39(2): 387-395.
|
[15] |
徐晓嘉, 雷国平, 张慧, 等.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表层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5): 268-272.
|
[16] |
周学书, 杨妍. 西畴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对策[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10): 173-174.
|
[17] |
宋萍. 奎屯市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对策[J]. 新疆农业科技, 2012(3): 17-18.
|
[18] |
束维正. 中微量元素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9(24): 63-64, 72.
|
[19] |
淳长品, 彭良志, 凌丽俐, 等. 赣南产区脐橙叶片大量和中量元素营养状况研究[J]. 果树学报, 2010, 27(5): 678-682.
|
[20] |
杜素霞, 丁莉华, 尤军联. 平山县露地蔬菜地土壤中量元素现状调查分析[J]. 现代农村科技, 2011(19): 48.
|
[21] |
丁玉. 沿海土壤中量元素含量状况及补充效果与施用技术[J]. 福建农业, 2012(9): 24-25.
|
[22] |
陈杰东. 石狮市萝卜基地土壤中微量养分状况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7): 176, 181.
|
[23] |
杨志学, 查丕忠, 钱磊, 等. 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大白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云南农业, 2020(4): 81-83.
|
[24] |
张卫信, 申智锋, 邵元虎, 等. 土壤生物与可持续农业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20, 40(10): 3183-3206.
|
[25] |
EBRAHIMIAN H, KESHAVARZ M R, PLAYÁN E. Surface fertigation: a review, gaps and needs[J]. Spanish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 12(3): 820.
|
[26] |
高祥照, 杜森, 钟永红, 等. 水肥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4): 14-19, 63.
|
[27] |
李寒松, 贾振超, 张锋, 等. 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8, 56(6): 13-16.
|
[28] |
张夫道, 赵秉强, 张骏, 等. 纳米肥料研究进展与前景[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8(2): 254-255.
|
[29] |
范立春, 孙磊, 王丽华, 等. 不同施肥量配合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4): 208-212.
|
[30] |
薛照文. 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在秋马铃薯上的应用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15(9): 104-106.
|
[31] |
姚玉鹏. 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大豆节本增产的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
[32] |
殷宪国. 纳米肥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磷肥与复肥, 2012, 27(3): 48-51.
|
[33] |
梁太波, 蔡宪杰, 过伟民, 等. 纳米碳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J]. 烟草科技, 2011, 44(11): 61-65.
|
[34] |
刘键, 马筠, 张志明, 等. 肥料添加纳米碳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J]. 磷肥与复肥, 2011, 26(6): 76-77.
|
[35] |
王小燕, 王燚, 田小海, 等. 纳米碳增效尿素对水稻田面水氮素流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1): 106-111.
|
[36] |
许秀成, 李菂萍, 王好斌. 包裹型缓释/控制释放肥料专题报告第三报包膜(包裹)型控制释放肥料各国研究进展(续)4.中国[J]. 磷肥与复肥, 2001, 16(4): 4-8.
|
[37] |
谷佳林, 曹兵, 李亚星, 等. 缓控释氮素肥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土壤通报, 2008, 39(2): 431-434.
|
[38] |
杜加银, 茹美, 田莉, 等. 植物油脂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及其对黑麦草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1): 102-106.
|
[39] |
安绪华. 树脂包膜型缓释尿素肥料在苹果上的肥效研究[J]. 现代农业, 2022(1): 54-56.
|
[40] |
李宝凤, 许和华, 刘国. 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推广应用[J]. 现代农机, 2019(3): 43-44.
|
[41] |
范妮. 我国缓/控释肥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 2019, 65(4): 92-94.
|
[42] |
盛海君, 马泉, 蒋昕, 等. 硫包衣缓释掺混肥料施用模式对江苏不同生态区稻茬小麦产量、氮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10): 118-127.
|
[43] |
徐玉鹏, 赵忠祥, 张夫道, 等.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S2): 190-194.
|
[44] |
宋明良, 姚继胜. 防病微生物菌肥, 绿色农业发展的下一个强力突破口?[J]. 营销界, 2019(18): 73-75.
|
[45] |
刘海刚. 微生物肥料之酵素菌肥[J]. 现代农业, 2020(2): 66-67.
|
[46] |
于振莲.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和应用策略探究[J]. 南方农业, 2020, 14(8): 189-190.
|
[47] |
孟祥坤, 于新, 朱超, 等. 解磷微生物研究与应用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S1): 208-214.
|
[48] |
高俊程. 土壤解钾菌研究现状概述[J]. 青海草业, 2019, 28(2): 21-23.
|
[49] |
贾小明. 微生物产生的细胞分裂素[J]. 微生物学通报, 1996, 23(4): 230-235.
|
[50] |
张宏, 金洁, 王剑峰. 生长素在微生物调控根发育过程中的作用[J]. 西北植物学报, 2018, 38(7): 1369-1374.
|
[51] |
彭辉, 施天穹, 聂志奎, 等. 微生物发酵产赤霉素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6, 35(11): 3611-3618.
|
[52] |
张成磊, 陈平, 林占军. 生物菌肥在设施生产土壤改良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J]. 现代园艺, 2019(21): 204-205.
|
[53] |
秦广杰.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9): 155-156.
|
[54] |
王桂君, 夏霜, 崔亚男, 等. AM真菌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 38(12): 79-83.
|
[55] |
KASSAM A, FRIEDRICH T, DERPSCH R. Global spread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19, 76(1): 29-51.
|
[56] |
KASSAM A, FRIEDRICH T, DERPSCH R, et al. Overview of worldwide spread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J]. Field Actions Science Reports, 2015, 8: 1-11.
|
[57] |
杜友, 姚海, 张园. 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 41(9): 198-203.
|
[58] |
努力掀起东北地区耕作制度一场技术革命:张桃林副部长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调度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J].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5): 4-6.
|
[59] |
张春华. 农学大家张乃凤[J]. 中国农资, 2006(2): 68-69.
|
[60] |
熊范纶, 郭霖, 吴文荣. 砂僵黑土小麦施肥计算机专家咨询系统[J]. 信息与控制, 1987, 16(2): 7-11.
|
[61] |
吕晓男, 陆允甫, 王人潮. 浙江低丘红壤玉米计量施肥咨询系统研制[J].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15(4): 192-197.
|
[62] |
何山, 孙媛媛, 沈掌泉, 等. 大数据时代精准施肥模式实现路径及其技术和方法研究展望[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6): 1514-1524.
|
[63] |
周橡棋, 朱莹雪, 刘春柱, 等. 小麦化肥减施技术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2): 144-149.
|
[64] |
丁倩. 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的肥料效应分析[J]. 河南农业, 2020(17): 17-19, 44.
|
[65] |
荆旭全, 蔡德楠, 丁文翰, 等.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24): 256-262.
|
[66] |
邓进利. 精准农业: 粮食生产的“科技处方”[J]. 农村新技术, 2019(7): 4-7.
|
[67] |
聂淑军. 浅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 农家参谋, 2020(11): 37.
|
[68] |
褚海燕, 马玉颖, 杨腾, 等. “十四五”土壤生物学分支学科发展战略[J]. 土壤学报, 2020, 57(5): 1105-1116.
|
[69] |
RINOT O, LEVY G J, STEINBERGER Y, et al. Soil health assessment: a critical review of current methodologies and a proposed new approach[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48: 1484-1491.
|
[70] |
MAHARJAN B, DAS S, ACHARYA B S. Soil Health Gap: a concept to establish a benchmark for soil health management[J].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20, 23: e0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