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FAN M S, SHEN J B, YUAN L X, et al. Improving crop productivity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2, 63(1): 13-24.
|
[2] |
WAN J M. Genetic crop improvement: a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J]. Engineering, 2018, 4(4): 431-432.
|
[3] |
付美玉, 熊宏春, 周春云, 等. 小麦矮秆突变体je0098的遗传分析与其矮秆基因定位[J]. 作物学报, 2022, 48(3): 580-589.
|
[4] |
李姗, 黄允智, 刘学英, 等. 作物氮肥利用效率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遗传, 2021, 43(7): 629-640.
|
[5] |
姜朋, 何漪, 张旭, 等. 宁麦9号与扬麦158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解析[J]. 作物学报, 2020, 46(6): 858-868.
|
[6] |
朱新开, 郭文善, 李春燕, 等.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指数与产量及品质的相关性[J].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29(6): 1034-1038.
|
[7] |
龚胤书, 魏淑红, 彭正松, 等. 硬粒小麦ANW16F株高及构成因子与部分产量性状遗传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34(2): 229-235.
|
[8] |
毕晓静, 史秀秀, 马守才, 等. 小麦农艺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 33(4): 630-634.
|
[9] |
温明星, 李东升, 胡芳芳, 等. 宁麦9号×镇麦168小麦F2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38(4): 386-394.
|
[10] |
余马, 张洪, 左文松, 等.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子QTL定位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7, 35(4): 465-475.
|
[11] |
梁永波, 李浩然, 张志慧, 等. 黄淮北部不同小麦品种(系)株型性状与产量关系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42(5): 546-555.
|
[12] |
赵红梅, 杨艳君, 李洪燕, 等. 不同保墒耕作与播种方式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16, 35(5): 74-78.
|
[13] |
马艳明, 冯智宇, 王威, 等. 新疆冬小麦品种农艺及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 46(12): 1997-2007.
|
[14] |
杨朋娟, 张世文, 王振山, 等. 多环境评估谷子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23(4): 1046-1054.
|
[15] |
刘兆晔, 于经川, 牟春生, 等. 小麦株高构成指数的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0, 17(2): 120-123.
|
[16] |
李召锋, 艾尼瓦尔, 仲家楷, 等. 异地种植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规律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51(7): 1184-1189.
|
[17] |
李振玺, 张万宝. 宁夏引黄灌区渠道砌护对地下水位的影响[J]. 人民黄河, 2010, 32(11): 81-83.
|
[18] |
丁启振, 周金龙, 杜明亮, 等. 新疆石河子-昌吉地区2016—2020年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J]. 灌溉排水学报, 2022, 41(2): 109-117.
|
[19] |
雷振生, 林作楫. 黄淮麦区冬小麦合理株型结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4, 9(4): 27-32.
|
[20] |
崔淑佳, 潘晓萍, 高居荣, 等. 不同小麦品种(系)株高及节间长度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4, 46(10): 19-22.
|
[21] |
赵万春, 王红.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和相关性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23(4): 28-31.
|
[22] |
姚金保, 任丽娟, 张平平, 等. 小麦株高及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27(4): 717-722.
|
[23] |
欧俊梅, 王治斌, 李生荣, 等. 矮秆糯小麦株高及各节间长度与产量性状遗传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213-217.
|
[24] |
李召锋, 黄润, 刘晓欢, 等. 新疆春小麦资源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性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30(4): 717-721.
|
[25] |
李前荣, 张东海, 崔凤娟, 等.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抗倒性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42(12): 1457-1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