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19, Vol. 60 ›› Issue (9): 1534-1536.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14

• 植保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浙江省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

王连平1, 方丽1, 谢昀烨1, 金立新2, 陈春华2, 王汉荣1,*   

  1.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杭州市富阳区农林局,浙江 富阳 311400
  • 收稿日期:2019-07-03 出版日期:2019-09-11
  • 通讯作者: 王汉荣,研究员,从事经济作物病害研究工作,E-mail: wanghrg@126.com
  • 作者简介:王连平(1965—),男,湖南临澧人,副研究员,从事经济作物病害研究工作,E-mail:wlp8843@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FD0201007);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地方农业科技合作项目(PH20180005)

  • Received:2019-07-03 Online:2019-09-11

摘要: 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进行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田间试验,治理措施包括大棚避雨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和品种抗性评价等。研究表明,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大棚避雨栽培对春、秋季芦笋茎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1.3%和65.1%。以不覆盖栽培为对照,在露地和大棚栽培条件下,白地膜、黑地膜覆盖对茎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35.3%、37.5%和37.3%、39.8%。在浙江主栽芦笋品种中,对茎枯病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太平阳早生、丰岛1号、绿龙;抗性一般的品种有格兰德、阿特拉斯、皇冠;抗性较差的品种有紫色激情、阿波罗、UC157。

关键词: 芦笋, 茎枯病, 非化学治理, 浙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