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9, 60 (9):  1492-1492. 
    摘要 ( 111 )   PDF(21775KB) ( 7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浙江茶叶技术推广的实践与思考
    俞燎远
    2019, 60 (9):  1493-14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01
    摘要 ( 226 )   HTML ( 1 )   PDF(884KB) ( 857 )  
    回顾浙江茶叶技术推广的成功实践,介绍近几年浙江茶叶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提出加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加快优新特茶树良种推广,加快茶叶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全价利用技术推广等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邱国梁, 姜昊, 任庆棉, 张银定
    2019, 60 (9):  1496-149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02
    摘要 ( 234 )   HTML ( 3 )   PDF(992KB) ( 856 )  
    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和农业农村发展关键瓶颈问题,以绿色发展为重点,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基本要求,着力提高协同创新和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实施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效、节水、减肥、减药效果。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为例,探索分析了绿色发展模式的做法、经验和成效,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模式研究持续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浙北芦笋园滋生甜菜夜蛾杂草种类调查
    章金明, 刘敏, 林雅, 陈永全, 林文彩, 谭泽华, 吕要斌
    2019, 60 (9):  1500-15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03
    摘要 ( 240 )   HTML ( 0 )   PDF(1361KB) ( 887 )  
    系统调查浙北芦笋种植区的主要杂草种类,明确芦笋园的杂草优势种群,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可作为重发害虫甜菜夜蛾寄主的杂草种类调查。结果表明,浙北芦笋园夏季常见杂草有12科21种,具体种类有牛筋草、千金子、稗草、马唐、狗尾草、早熟禾、醴肠、小飞蓬、泥胡菜、凹头苋、反枝苋、碎米荠、蔊菜、碎米莎草、马齿苋、藜、铁苋菜、酢浆草、苘麻、田菁、通泉草。甜菜夜蛾可取食为害的杂草按照田间有虫株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铁苋菜、凹头苋、马齿苋、马唐、酢浆草。醴肠和小飞蓬上可见甜菜夜蛾幼虫,但未见为害状。甜菜夜蛾作为一种杂食性害虫可取食杂草种类是比较广泛的,芦笋园内杂草是甜菜夜蛾重要的滋生场所和重要宿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噻唑锌防治青花菜根肿病技术
    周晓肖, 李伟龙
    2019, 60 (9):  1504-15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04
    摘要 ( 243 )   HTML ( 1 )   PDF(1802KB) ( 840 )  
    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根肿病是青花菜上重要的病害之一。试验通过青花菜移栽后用噻唑锌浇根处理的方式防治表明:1)667 m2分别用噻唑锌1 000 mL、对照药剂氟啶胺300 mL于移栽后3 d、3 d+15 d、3 d+30 d处理,结果显示,2次处理防效优于1次处理,且差异极显著;氟啶胺300 mL处理防效优于噻唑锌1 000 mL处理,两者相同时期、相同处理次数的防效呈极显著差异。2)移栽后3 d,667 m2分别用噻唑锌500、1 000、1 500、2 000 mL处理,结果显示,高剂量处理防效优于低剂量处理,1 000、1 500、2 000 mL处理对青花菜根肿病防效为42.1%~47.2%,随着剂量增加,防效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噻唑锌500 mL处理防效最低,与其他处理防效呈极显著差异。 3)667 m2施用噻唑锌1 000 mL,分别在移栽后0(当天)、3、7、14、21、28 d处理,结果显示,早处理防效优于晚处理,移栽后0和3 d处理防效最佳,其次为移栽后7 d处理,防效优于其余3个处理,差异极显著;移栽后28 d处理防效最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萧山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治药剂筛选
    李斌, 王国荣, 黄福旦
    2019, 60 (9):  1508-15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05
    摘要 ( 216 )   HTML ( 0 )   PDF(1223KB) ( 855 )  
    于2018年2月中下旬采用5点取样法对萧山区麦田杂草种类和发生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常见杂草分属于禾本科、茜草科、石竹科和石竹花科等,约10余种。禾本科杂草的相对密度达50%以上,其中以看麦娘为主,其次为罔草;阔叶草中十足科繁缕发生量最大,其次为十字花科碎米荠,发生田块普遍,茜草科猪殃殃和石竹科蚤缀发生较为普遍。小麦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900 mL·hm-2作为小麦田封草药剂具有非常好的效果;55%吡酰·异丙隆悬浮剂2 550 mL·hm-2是茎叶处理综合表现最好的药剂。茎叶处理中,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悬浮剂3 750 mL·hm-2对双子叶草表现最好;5%唑啉草酯乳油1 200 mL·hm-2+48%灭草松水剂3 000 mL·hm-2和5%唑啉·炔草酯乳油1 500 mL·hm-2+48%灭草松水剂3 000 mL·hm-2的防治方法对单子叶杂草具有非常好的防效,但对双子叶草效果不好;50%高渗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 875 mL·hm-2对单子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效,但对双子叶草防效较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草地贪夜蛾药剂防控效果初报
    韩海亮, 包斐, 赵福成, 吕要斌, 王桂跃
    2019, 60 (9):  1511-15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06
    摘要 ( 234 )   HTML ( 2 )   PDF(1396KB) ( 892 )  
    2019年5月8日在建德发现浙江省首例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后,5月9日在东阳相继发现,为有效防止其田间为害,选取了9种药剂,使用无人机和人工施药进行草地贪夜蛾田间药剂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4~6叶期,植保无人机飞防对草地贪夜蛾防控效果不理想,需人工喷药防治。调查发现,田间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共存,不同药剂防效差异较大。田间施药后第4天调查结果表明,凯欧、菜悠乐、斯品诺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较高,幼虫死亡率达93%以上,对3龄及以上幼虫杀虫率高于90%,且持效期可达10 d以上。生产中推荐使用有效成分为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成分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苗期使用1~2次,注意交替用药,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施连作芦笋根腐及蚕沙治理效果
    王连平, 谢昀烨, 方丽, 金立新, 陈春华, 王汉荣
    2019, 60 (9):  1514-151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07
    摘要 ( 223 )   HTML ( 7 )   PDF(1321KB) ( 906 )  
    对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和萧山区的61栋设施栽培芦笋调查结果显示,随着芦笋种植年份的增加,根腐病发生逐年加重,土壤中根腐病菌菌量逐年增多,种植11年的芦笋根腐病发病率、土壤中根腐病菌菌量分别达7.43%和9.82×102cfu·g-1。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蚕沙水浸渍液可抑制根腐病菌生物产量(干重)和大型孢子产量,2%蚕沙水浸渍液对病菌生物产量、大型孢子产量的抑制率分别达69.38%、74.65%。盆钵试验结果显示,蚕沙明显改善连作土壤pH值,提高了连作土壤对芦笋的适合度,显著减少了芦笋根腐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成分的分离与抑菌特性
    徐燕尔, 丁鹏辉, 陈明路
    2019, 60 (9):  1516-15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08
    摘要 ( 200 )   HTML ( 0 )   PDF(2919KB) ( 866 )  
    以马藻、金鱼藻等水藻为材料,分离得到24株芽孢杆菌,从中筛选得到1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的抑菌成分主要集中在培养液的酸沉组分中。通过硅胶柱层析对酸沉组分进行初步分离,100%甲醇洗脱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理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抑菌组分热稳定性高,对蛋白酶不敏感,pH对其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种常用杀菌剂对丽蚜小蜂的安全性评价
    林雅, 章金明, 陈杨柳, 刘敏, 吕要斌
    2019, 60 (9):  1520-15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09
    摘要 ( 341 )   HTML ( 0 )   PDF(1320KB) ( 1014 )  
    随着天敌产品的大量推广应用,农药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备受关注。采用药膜法测定了7种农田常用杀菌剂对丽蚜小蜂的急性毒性,并参考各杀菌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以期为田间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嘧菌酯对丽蚜小蜂成蜂的毒力最大,其LC50分别为0.07、7.82 mg·L-1;吗胍·辛菌胺、咪鲜胺和春雷霉素对丽蚜小蜂的毒力次之,其LC50分别为36.60、38.16、89.49 mg·L-1;乙蒜素和咪鲜胺锰盐对丽蚜小蜂的毒性较低,其LC50分别为362.93、1 006.76 mg·L-1。因此,在开展丽蚜小蜂对粉虱类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建议减少或停止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嘧菌酯,吗胍·辛菌胺、咪鲜胺、春雷霉素、乙蒜素等杀菌剂可在施药后间隔一定时间再释放丽蚜小蜂控害;咪鲜胺锰盐对丽蚜小蜂较为安全,可在施药当天放蜂控制虫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杀虫剂对大棚香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郑鹏华, 沈卫新, 张建明, 俞波, 许群芳
    2019, 60 (9):  1523-15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10
    摘要 ( 243 )   HTML ( 0 )   PDF(1376KB) ( 1103 )  
    以大棚太湖香瓜为试材,研究不同药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5% d-柠檬烯和10% 氟啶虫酰胺+5% d-柠檬烯对烟粉虱防治效果最好,不仅速效而且持效期可维持7 d 以上;吡虫啉虽起效慢,但持效期也可维持7 d 以上;其他杀虫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瓜枯萎病拮抗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效
    王丽丽, 朱诗君, 金树权, 周金波, 徐强
    2019, 60 (9):  1525-15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11
    摘要 ( 282 )   HTML ( 1 )   PDF(2721KB) ( 921 )  
    本研究从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出11株对黄瓜枯萎病有抑菌作用的拮抗菌株,其中菌株15的平板抑制作用最强,达到51.2%。经16S rDNA基因序列检测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将筛选到的拮抗菌株15应用于田间黄瓜枯萎病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5对田间黄瓜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灌菌1 次后的防治效果达到44.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植保器械对甜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韩海亮, 包斐, 赵福成, 谭禾平, 楼肖成, 王桂跃
    2019, 60 (9):  1528-15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12
    摘要 ( 270 )   HTML ( 3 )   PDF(1445KB) ( 1100 )  
    为了研究不同植保器械对甜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器及热力烟雾机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热力烟雾机的施药效率分别是电动喷雾器的32.5倍和5.8倍。在相同药剂配方条件下,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后14 d对玉米螟的校正防效达到90%左右,收获期果穗相对防效超过75%,热力烟雾机防效均低于60%;电动喷雾器和植保无人机施药对乳熟期小斑病的防效达到56.6%和58.7%,对南方锈病的防效达到71.4%和61.2%,均显著高于热力烟雾机;测产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的增产效果最好,达10.9%。植保无人机可用于甜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施药效率和防治效果均优于人工喷雾器喷洒,热力烟雾机的防效相对较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降解膜在绿芦笋上的应用
    俞可欣, 张旭娟, 李文略, 施建军, 施渭尧
    2019, 60 (9):  1531-15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13
    摘要 ( 263 )   HTML ( 36 )   PDF(2249KB) ( 1074 )  
    为研究生物降解膜覆盖对春季绿芦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6年生丰岛1号芦笋为试验材料,设生物降解膜、可降解麻地膜及小拱棚覆盖3种处理,实时监测不同覆膜方式下土温变化的趋势,考查不同处理芦笋的出笋时间、嫩茎产量、品质和降解膜的降解情况等。结果表明,生物膜覆盖处理比对照小拱棚提早2d出笋;生物膜覆盖前期增产效果显著,较小拱棚高66%;生物膜处理1级笋率、笋头紧密度、单支笋重均优于小拱棚,生物膜降解情况明显优于可降解麻地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
    王连平, 方丽, 谢昀烨, 金立新, 陈春华, 王汉荣
    2019, 60 (9):  1534-15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14
    摘要 ( 220 )   HTML ( 0 )   PDF(1485KB) ( 852 )  
    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进行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田间试验,治理措施包括大棚避雨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和品种抗性评价等。研究表明,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大棚避雨栽培对春、秋季芦笋茎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1.3%和65.1%。以不覆盖栽培为对照,在露地和大棚栽培条件下,白地膜、黑地膜覆盖对茎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35.3%、37.5%和37.3%、39.8%。在浙江主栽芦笋品种中,对茎枯病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太平阳早生、丰岛1号、绿龙;抗性一般的品种有格兰德、阿特拉斯、皇冠;抗性较差的品种有紫色激情、阿波罗、UC15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基质配比和缓释肥量对黄皮白肉火龙果盆栽苗生长的影响
    丁哲利, 周兆禧, 林心娥, 明建鸿, 毛海涛, 王必尊, 葛宇
    2019, 60 (9):  1537-15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15
    摘要 ( 239 )   HTML ( 2 )   PDF(1872KB) ( 1052 )  
    以黄皮白肉火龙果嫁接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设置3个基质配比和3个缓释肥量,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分析基质配比和缓释肥量不同处理水平对盆栽苗枝梢长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90 d,基质配比和缓释肥量对盆栽苗枝梢长度生长影响不大;90~120 d,当基质的物理性质在标准范围内,盆栽苗枝梢生长量随着配比基质中草炭比列增大而提高;当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量在2 kg以下时,缓释肥施用量增加可促进盆栽苗枝梢生长量提高,但随着缓释肥施用量超过2 kg时,反而影响枝梢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肥替代、化肥养分调控对土壤理化性状、枇杷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陶云彬, 杨佳佳, 章日亮, 章哲
    2019, 60 (9):  1540-15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16
    摘要 ( 271 )   HTML ( 3 )   PDF(1459KB) ( 1066 )  
    针对兰溪大多数果园有机质含量低、有效磷较高、缺钾、酸性强等土壤障碍因子,于2013年开始,选择枇杷规模种植园,连续应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同时对化学肥料养分进行调控试验。商品有机肥施用量18 t·hm-2,化学肥料投入量减少50%,即削减N 144 kg·hm-2,P2O5 234 kg·hm-2,连续5 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7 g·kg-1,pH值上升0.3,枇杷果实单果重提高0.72 g,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5百分点,平均产量提高1 134 kg·hm-2,增产率达10.1%,收到了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枇杷果品品质,增加经济收益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个樱桃番茄在新疆设施基质栽培的对比试验
    陈烨华, 郑剑超, 智雪萍
    2019, 60 (9):  1542-15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17
    摘要 ( 330 )   HTML ( 4 )   PDF(1505KB) ( 924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甜美、金串、爱吉301、黄蜜珠、福特斯、天地樱桃1号等6个品种,研究设施基质生产条件下6个品种的农艺性状、果实性状、品质、产量。结果表明:天地樱桃1号、爱吉301的株高显著高于金串、甜美、福特斯;金串叶片SPAD值、氮含量最高,从而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爱吉30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9.3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品质最佳;黄蜜珠产量最高。从综合表现来看,金串、福特斯表现最佳,适合在新疆乌鲁木齐设施基质蔬菜生产中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基质对温室蓝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严云, 房巍慧, 周哲丹
    2019, 60 (9):  1544-154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18
    摘要 ( 367 )   HTML ( 0 )   PDF(2714KB) ( 967 )  
    本试验以南方高丛蓝莓莱格西(Legacy)和兔眼蓝莓顶峰(Climax)为材料,配制不同基质处理(S1、S2)进行大棚盆栽试验,使用水肥一体化系统进行常规施肥管理,定期测定植株移栽成活率、株高、基茎直径、总枝数、总枝长和花芽量,比较不同基质对蓝莓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蓝莓的无土栽培示范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S1基质保水保肥性能较好,能促进蓝莓的生长发育,充足的水肥供应与温室条件可防止蓝莓的传统休眠,并使植株提前开花坐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露地西瓜金蜜3号的选育与应用
    曹春信, 刘新华, 张伟春
    2019, 60 (9):  1547-15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19
    摘要 ( 344 )   HTML ( 0 )   PDF(1512KB) ( 824 )  
    金蜜3号是以Z316和R703为父母本配制的早熟西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稳健,早熟,果实发育期32.0 d;果实高圆形,果皮厚度中,瓤色粉红,汁液多,口感中,瓤质软,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耐储运性中,中抗枯萎病;平均单果重4.2 kg,产量35.85 t·hm-2;于2019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浙江春季露地栽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番薯-玉米全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
    尤金华
    2019, 60 (9):  1549-15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20
    摘要 ( 301 )   HTML ( 1 )   PDF(1501KB) ( 913 )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创新农业种植结构,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该地区主要旱粮作物大豆、玉米、番薯为材料,研究3种作物周年间作套种新模式。结果显示,春大豆-夏番薯-秋玉米、春玉米-夏番薯-秋大豆这2 种种植模式可以实现一年三熟,且具有产量稳定、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有望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盐胁迫对任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梁文杰, 应苗苗, 戎建涛, 权伟, 潘泰妙
    2019, 60 (9):  1551-15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21
    摘要 ( 254 )   HTML ( 1 )   PDF(1582KB) ( 894 )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溶液对任豆种子进行胁迫发芽试验。通过测定任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并进行分析表明,随着NaCl、Na2CO3浓度的升高,任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均呈下降趋势。任豆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耐盐性,NaCl的致死浓度为1.05%,Na2CO3的致死浓度为0.9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甜瓜温州白啄瓜大棚嫁接早熟栽培技术
    陈义重, 陈建辉, 潘陈祥, 周旺喜
    2019, 60 (9):  1554-15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22
    摘要 ( 276 )   HTML ( 0 )   PDF(1549KB) ( 963 )  
    温州白啄瓜是浙南温州地区的地方特色薄皮甜瓜品种,通过采用大棚等设施嫁接早熟栽培,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益。本文比较温州白啄瓜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与产量,重点通过嫁接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与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温州白啄瓜大棚嫁接早熟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瓜未授粉子房和胚珠离体培养影响因素
    张蕾琛, 孙楠, 王迎儿, 应泉盛, 严蕾艳, 黄芸萍, 王毓洪, 王洁
    2019, 60 (9):  1556-156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23
    摘要 ( 271 )   HTML ( 0 )   PDF(2757KB) ( 929 )  
    以11个南瓜品种为材料,以未受精子房和胚珠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激素种类、外植体培养方式和高温预处理时间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葫芦材料X2在MS+4.00 mg·L-1 2,4-D+0.5 mg·L-1 6-BA+0.5 mg·L-1 NAA的培养条件下诱导胚状体效率最高,出胚率达15%;子房横切片和胚珠培养对胚珠膨大转绿及胚状体诱导优于子房纵切片培养;外植体在35 ℃高温条件下预处理5 d有利于胚珠的膨大和转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秋冬季芹菜品种筛选试验
    黄凯美, 赵捷, 颜韶兵, 邹宜静, 王伟, 丁桔
    2019, 60 (9):  1561-15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24
    摘要 ( 267 )   HTML ( 5 )   PDF(2475KB) ( 947 )  
    在杭州对7个芹菜品种进行秋冬季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杭州香青芹、四季绿香芹生长速度较快、品质好、产量高,适宜在杭州地区种植;新选春丰四月慢芹菜品质好、熟期较迟,可作为秋冬延后栽培品种储备;特选上农玉芹在种植过程中有叶斑病发生,需进一步试验;四季小香芹、黄心实芹2个品种风味淡、口感差,不建议秋冬季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菜浙青5号的选育及应用
    胡天华, 包崇来, 胡海娇, 王五宏, 魏庆镇, 汪精磊
    2019, 60 (9):  1563-156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25
    摘要 ( 260 )   HTML ( 0 )   PDF(3172KB) ( 898 )  
    浙青 5 号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自交不亲和系 H71-131-142-265 和自交不亲和系 XS5523-113-315-472 为亲本选育的杂交一代青梗白菜新品种。叶色绿色,矮箕束腰、株型美观,叶柄宽厚,基部大,柄叶质量比大,商品性好。生长速度快,667 m2 产量约 4 200 kg。抗病毒病和霜霉病。适合秋冬季栽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白菜品种绣花锦的生育特点
    吕雅兰, 叶红霞, 施星仁, 汪炳良
    2019, 60 (9):  1566-15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26
    摘要 ( 223 )   HTML ( 0 )   PDF(5357KB) ( 866 )  
    以湖州地方白菜品种绣花锦的两种类型白种和黄种为材料,通过播种期试验研究了绣花锦的生育特点。结果表明,在9月10日至11月10日,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播种至现蕾、抽薹、始花时间以及始花至终花时间逐渐缩短,植株现蕾时的株高、叶片数逐渐降低。绣花锦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在两种绣花锦类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播种期对单株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影响,其中白种绣花锦平均种子千粒重0.94 g,种子生产适宜的播种期在9月10日前后,黄种绣花锦平均种子千粒重1.27 g,种子生产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10日至10月10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植物挥发物提升冬季设施草莓蜜蜂授粉效率
    张军飞, 邱一蕾, 柴秋子, 余红, 李红亮
    2019, 60 (9):  1570-15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27
    摘要 ( 236 )   HTML ( 1 )   PDF(2059KB) ( 889 )  
    中华蜜蜂(中蜂)是中国的本土蜜蜂,生产上常利用其作为传粉蜜蜂,为冬季设施草莓授粉。然而,设施草莓温室大棚温度低、光线暗,中蜂活跃度低下,访花积极性不高。针对此问题,基于昆虫触角电位测量系统筛选提高蜜蜂活性的嗅觉活性剂,设计复合糖水增效剂,对传统的糖水饲喂进行改良。结果表明,以25%糖水与β-紫罗兰酮配制复合糖水增效剂可使中蜂的访花频率提高20.7%,从而提高中蜂对草莓的授粉效率,为冬季设施草莓授粉率提高和草莓增产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芦笋水肥一体化的化肥减量探析
    赵川, 费冰雁, 潘秋波, 李建强, 董妹勤, 沈根付, 沈金龙
    2019, 60 (9):  1573-157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28
    摘要 ( 260 )   HTML ( 0 )   PDF(1719KB) ( 988 )  
    通过2个芦笋半程式水肥一体化化肥减量试验示范,研究芦笋种植中水肥一体化化肥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利用芦笋水肥一体化化肥技术,通过合理施肥,可减少基施化肥实物量16.7%~25%,减少化肥折纯量23.2%~54.3%,提高滴灌施肥比例,芦笋产量可增产6.8%~13.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不同水溶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设施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丹, 王京文, 王忠, 楼玲
    2019, 60 (9):  1576-15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29
    摘要 ( 264 )   HTML ( 1 )   PDF(2256KB) ( 906 )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化学肥料中总养分折纯量减少20%的条件下,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比较3种水溶肥料在设施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水溶肥Ⅰ的处理,辣椒中维生素C(VC)、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辣椒产量均明显增加;施用水溶肥Ⅱ的处理,辣椒中VC、氨基酸含量,及辣椒产量均明显增加,而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施用水溶肥Ⅲ的处理,辣椒中VC、蛋白质含量都略有下降。综合辣椒品质及产量,基于水溶肥Ⅰ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有效提升辣椒品质及产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半湿润区秸秆覆盖还田对玉米田土壤温度、水分的影响
    寿春光, 王景发, 赵艺源
    2019, 60 (9):  1579-15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30
    摘要 ( 287 )   HTML ( 5 )   PDF(1662KB) ( 1000 )  
    以吉林省梨树县高家村黑土秸秆覆盖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传统垄作(CK)、免耕无秸秆覆盖(NT-0)、秸秆覆盖量33%(NT-33)、秸秆覆盖量67%(NT-67)和秸秆覆盖量100%(NT-100)5种处理土壤表层温度、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玉米苗期,土壤表层温度变化趋势为NT-100<NT-67<NT-33<NT-0≤CK,土壤表层温度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降低,NT-100处理土壤表层温度比CK低近1.97 ℃,而NT-67、NT-33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4%、3.2%,NT-0与对照温度差异不显著;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与温度呈相反变化趋势,即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土壤表层水分含量逐渐升高,各处理土壤水分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8%、31%、34%、4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品种和密度对甘薯脱毒微型薯产量与数量的影响
    沈升法, 吴列洪, 项超, 李兵
    2019, 60 (9):  1581-15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31
    摘要 ( 229 )   HTML ( 0 )   PDF(2284KB) ( 863 )  
    为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提供依据,该研究于2016年进行了不同甘薯蔓长类型的品种和密度基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60株·m-2的基质栽培下,甘薯短蔓、中蔓品种结薯性较好,脱毒微型薯产量超过2.5 kg·m-2,数量超过300 个·m-2,早熟品种脱毒微型薯的商品性更好。适当降低密度,能显著提高长蔓品种脱毒微型薯的产量和数量,适宜的密度为40~50株·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缓控释肥在机插水稻甬优538上的应用效果
    楼玲, 金忠明, 朱焕潮, 沈建国, 姚荣建
    2019, 60 (9):  1584-158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32
    摘要 ( 308 )   HTML ( 0 )   PDF(1840KB) ( 882 )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总养分减量8%的条件下,以好乐耕33%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简称好乐耕)、辽宁津大40%螯合缓控肥(简称津大)为供试的水稻缓控释肥,对比其在机插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机插水稻上施用2种缓控释肥均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效和减肥效果,主要通过增加每穗实粒数和提高千粒重来达到增产效果。相比而言,施用好乐耕的效果要好于津大,其在总养分等量和减量8%的条件下,较常规施肥运筹分别增产12.4%、3.9%,增效1 066、3 164元·hm-2,单位产量养分投入降低11.6%、10.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稻甬籼15叠盘暗出苗不同播种量比较试验
    蒋琪, 陈少杰, 张建民, 吴龙根, 郭焕茹
    2019, 60 (9):  1587-158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33
    摘要 ( 208 )   HTML ( 0 )   PDF(1697KB) ( 840 )  
    进行早稻甬籼15叠盘暗出苗不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为120 g·盘-1时,秧苗个体和大田群体协调,产量最高。在叠盘暗出苗条件下,甬籼15以播潮谷120 g·盘-1为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豫北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范永胜, 朱红彩, 闫玉信, 屈涛, 刘文静, 孙玉镯, 王映红
    2019, 60 (9):  1589-15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34
    摘要 ( 258 )   HTML ( 344 )   PDF(1705KB) ( 1064 )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分析豫北小麦12个品种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其他各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千粒重(0.773)>有效穗数(0.746)>株高(0.690)>穗粒数(0.689)=生育期(0.689)。产量构成因素间,生育期与其他各性状都较为密切。在豫北地区小麦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对千粒重和有效穗数的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硅钙镁磷钾肥在早稻甬籼15上的施用效果
    胡铁军, 张怀杰, 李能辉, 魏杰
    2019, 60 (9):  1591-159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35
    摘要 ( 280 )   HTML ( 0 )   PDF(1701KB) ( 982 )  
    以甬籼15为供试早稻品种,在田间条件下进行硅钙镁磷钾肥与常规肥配合施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农民常规施肥N、P2O5、K2O各减量45 kg·hm-2的基础上,增施硅钙镁磷钾肥750、1 125、1 500和1 875 kg·hm-2,产量分别为8 967、9 083、9 104和9 211 kg·hm-2,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0.8%、2.1%、2.4%和3.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丹参和藏丹参毛状根MYBbHLH转录因子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王艳婷, 郭妍宏, 王飞艳, 方誉民, 夏鹏国, 梁宗锁, 杨东风
    2019, 60 (9):  1593-160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36
    摘要 ( 217 )   HTML ( 0 )   PDF(7053KB) ( 905 )  
    为了筛选参与丹参次生代谢的MYBbHLH转录因子,选取47个MYB转录因子和47个bHLH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比较藏丹参和紫花丹参毛状根MYBbHLH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4个MYB和6个bHLH在藏丹参中高表达,24个MYB和15个bHLH在丹参中高表达,19个MYB和26个bHLH在两种材料中表达差异不明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藏丹参高丹参酮和迷迭香酸积累以及低丹酚酸B积累有关。这为进一步研究藏丹参和紫花丹参次生代谢差异机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生真菌对铁皮石斛种苗生长的影响
    朱彦明, 金锦游, 崔永一
    2019, 60 (9):  1601-16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37
    摘要 ( 266 )   HTML ( 1 )   PDF(4473KB) ( 1094 )  
    为研究内生真菌对铁皮石斛种苗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有利于铁皮石斛种苗生长发育的内生真菌。该研究从金钗石斛根部分离、筛选和鉴定得到3种内生真菌,将其分别配制成体积分数20%、40%和60%的液体菌剂,对铁皮石斛种苗进行接种试验。在温室栽培条件下共培养150 d后,调查统计各处理组铁皮石斛种苗生物量,并利用石蜡切片法显微观察真菌侵染情况,以及重分离真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FC6和FC8对铁皮石斛种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均能与铁皮石斛种苗形成菌丝团共生结构,菌株FC9则不能。通过对铁皮石斛种苗根部重分离的真菌鉴定,确定重分离得到了原接种真菌;菌株FC6和FC8能够侵入铁皮石斛种苗的根部组织,并在其皮层细胞中扩展、定殖,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其中,菌株FC6对铁皮石斛种苗促进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金线莲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陈常理, 骆霞虹, 唐楠楠, 余杨, 安霞, 李文略, 朱关林, 李珊, 程舟, 金关荣
    2019, 60 (9):  1606-16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38
    摘要 ( 335 )   HTML ( 3 )   PDF(2760KB) ( 1068 )  
    通过对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和生根条件的探索,建立了浙江金线莲(ZJJ)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基中,类原球茎诱导的最佳条件为TDZ 0.6 mg·L-1+NAA 0.4 mg·L-1,诱导率为62.5%;在固体培养基中,类原球茎诱导的最佳条件为TDZ 0.6 mg·L-1+NAA 0.2 mg·L-1+6-BA 2.0 mg·L-1,诱导率为59.3%;类原球茎增殖的最佳条件为稀效唑1.5 mg·L-1+6-BA 2.0 mg·L-1+NAA 0.2 mg·L-1,增殖系数为8.4,其中稀效唑是类原球茎增殖的主要因子;类原球茎分化的最佳条件为6-BA 0.5 mg·L-1+NAA 0.1 mg·L-1,分化率为87.3%;植株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2 MS+NAA 1.0 mg·L-1+IBA 1.0 mg·L-1,生根率达10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用不同改良剂对硫磺菊生长的影响
    朱清
    2019, 60 (9):  1611-16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39
    摘要 ( 301 )   HTML ( 0 )   PDF(3284KB) ( 860 )  
    采用12组不同改良剂处理,针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偏碱性、通气性差的特点,添加不同比例的改良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满足硫磺菊对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的需求,达到挺梗增蕾的景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每立方有机介质中添加40 g磷酸二氢钾和50 g硼砂改良剂,更适合于上海地区花境示范点的土壤改良,可满足景观营造对硫磺菊生长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适于镉铜复合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赵丽芳, 黄鹏武, 宗玉统, 卢升高
    2019, 60 (9):  1614-16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40
    摘要 ( 323 )   HTML ( 4 )   PDF(2458KB) ( 986 )  
    筛选籽粒有害重金属低积累的农作物品种是实现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重要途径。以Cd、Cu复合污染农田为基地,通过田间试验,对比14个油菜品种对重金属Cd和Cu积累和富集的差异,筛选适宜污染农田种植的油菜品种。结果表明:油菜各部位的Cd含量表现为茎秆>根>果荚>籽粒,Cu含量表现为根>果荚>籽粒>茎秆。油菜籽粒的Cd富集系数高于Cu。综合油菜产量、籽粒重金属含量和富集系数,筛选出适合试验区Cd、Cu复合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替代种植的油菜品种3个:浙油51,赣油杂6号,纯油王1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浙江省花海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朱强, 周媛, 田丹青, 葛亚英, 潘晓韵, 潘刚敏
    2019, 60 (9):  1617-16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41
    摘要 ( 313 )   HTML ( 103 )   PDF(4981KB) ( 1069 )  
    “花海”作为一种植物景观形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业态。近年来浙江省花海旅游业发展迅速,初期效果显著,然而同质化严重、可持续性差等问题日益凸显。后期需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规划,突出特色,丰富运营方式,将花海项目从简单的花田观花提升为可持续发展的田园综合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向日葵小杂粮作物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功能及实施研究概述
    陈珊宇, 张慧, 曹栋栋, 黄玉韬, 李政, 田燕, 阮关海
    2019, 60 (9):  1620-16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42
    摘要 ( 253 )   HTML ( 3 )   PDF(1864KB) ( 971 )  
    随着新时代对“美丽农业、美好生活、绿色生态”要求和“美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种植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对好吃、好看、好效益等美好作物的种植需求日益增加,积极将向日葵、小杂粮等美好作物的种植推广引入到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稳定基本农田、促进增收、带动旅游、开拓三产的重要应用意义。同时,正视发展美好作物种植的优势,与研究单位合作共同探讨向日葵、小杂粮、兼用型甘蓝等在品种、栽培技术、搭配样板、机械化种植方面的实施对策,是因地制宜发展浙江特色美好作物种植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向日葵、小杂粮等美好作物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意义,指出浙江种植美好作物的优劣势,并提出浙江省内种植的应对策略与合作实施研究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大地景观设计手法
    刘雷, 牛任远, 郑嫣然, 赖齐贤
    2019, 60 (9):  1623-16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43
    摘要 ( 300 )   HTML ( 2 )   PDF(6268KB) ( 998 )  
    介绍农业大地景观设计的概况,分析大地景观设计要素、设计美学、设计手法等,并通过参与设计的实际案例,总结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设计及种植流程,进一步探讨出以农业为本底、农旅融合发展的方向及道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不同预冷方式对冷鲜鸡肉品质的影响
    刘雅丽, 刘莉君, 宋美娥, 高慧, 卢立志
    2019, 60 (9):  1628-16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44
    摘要 ( 256 )   HTML ( 3 )   PDF(2317KB) ( 983 )  
    为比较不同预冷方式(风冷、水冷、先水冷后风冷混合处理)对冷鲜鸡肉品质和微生物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同一批次120日龄黄羽肉鸡15只,经3种预冷方式处理,比较胴体中心温度下降至7 ℃所需时间和变化规律,检测预冷24 h后冷鲜鸡胸肉的物理特性、微生物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预冷45~60 min时,水冷组冷鲜鸡胴体中心温度较其他2组有显著下降;混合处理组鸡肉pH显著高于风冷和水冷组,而水冷和混合组的剪切力极显著低于风冷组;与风冷和混合处理组相比,水冷组黄杆菌含量显著上升;不同预冷方式对冷鲜鸡肉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无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抗氧化剂
    胡玉霞
    2019, 60 (9):  1631-163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45
    摘要 ( 222 )   HTML ( 0 )   PDF(1903KB) ( 948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食品中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等3种抗氧化剂残留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甲酸(0.5%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280 nm为分析波长,经HPLC-DAD检验,3种抗氧化剂在2~5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本实验直接采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旋涡震荡2 min,5 000 r·min-1离心5 min,重复提取3次,旋干浓缩定容后,过膜上机检测。通过加标验证,回收率为97.0%~103.0%,相对标准偏差为0.95%~2.34%。与标准方法相比,本方法简化了样品的提取条件,方法精确灵敏、回收率高、前处理简单快速,适用于食品中TBHQ、BHA、BHT的同时快速测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吡虫啉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
    夏天, 韩耀宗
    2019, 60 (9):  1633-16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46
    摘要 ( 304 )   HTML ( 7 )   PDF(2075KB) ( 877 )  
    使用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和Agilent 5 HC-C18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在270 nm波长下检测吡虫啉悬浮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吡虫啉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15%吡虫啉悬浮剂标准偏差为0.081,变异系数为0.54%,平均回收率为99.3%。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吡虫啉悬浮剂的有效成分含量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烘烤烟叶的试验初报
    杜传印, 王玉华, 夏磊, 孟凡武, 王德权, 高政绪, 姜振玲, 王先伟
    2019, 60 (9):  1635-16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47
    摘要 ( 198 )   HTML ( 2 )   PDF(2022KB) ( 815 )  
    为探讨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烘烤烟叶的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颗粒烘烤较传统燃煤烘烤每炉用工成本降低34.5元、烘制1 kg干叶能耗成本增加0.24元、制得干叶的均价提高1.1元·kg-1。烟气检测表明,生物质烤房的颗粒物、SO2、氮氧化合物排放量较燃煤烤房减少75%以上。生物质颗粒烘烤烟叶降本增效和环保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芦笋农药残留研究进展及应对策略探讨
    王丽坤, 章金明, 李晓维, 黄俊, 张治军, 吕要斌
    2019, 60 (9):  1638-164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48
    摘要 ( 313 )   HTML ( 1 )   PDF(2423KB) ( 1089 )  
    芦笋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而农药残留问题是影响芦笋安全性和进出口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我国芦笋农药残留研究现状及进展,并从减少农药摄入和发展绿色防控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阻隔镀铝材料在果汁饮料包装中的应用效果
    陈剑兵, 宋治福, 夏其乐, 毛兵, 曹艳, 闫勃
    2019, 60 (9):  1641-16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49
    摘要 ( 215 )   HTML ( 0 )   PDF(7564KB) ( 829 )  
    高阻隔镀铝材料具有与铝箔材料相似的阻隔性能,为了明确其在果汁饮料包装中的优势,对比研究了铝箔材料、高阻隔镀铝材料和玻璃瓶对脐橙、材料树莓果汁饮料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铝箔材料有利于果汁饮料色泽的保持,玻璃瓶有利于果汁饮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酸含量的稳定,而高阻隔镀铝材料在各品质指标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制胡麻油与市售食用油品质比较
    米智, 刘荔贞, 武晓红, 许佳祺
    2019, 60 (9):  1644-164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50
    摘要 ( 159 )   HTML ( 1 )   PDF(3860KB) ( 792 )  
    为了检测常见食用植物油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以山西大同大学生物试验工程中心压榨的胡麻油同市售某品牌花生油、调和油为实验材料,对其酸价、含皂量和过氧化值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刚拆封的调和油油脂酸价、皂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刚拆封的调和油、新鲜自制胡麻油和开封30 d的调和油的过氧化值符合国家标准。拆封越久,油脂品质越差。本研究可为科学选择食用油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山桐子高质量DNA提取方法
    徐阳, 龚榜初, 吴开云, 白杰健
    2019, 60 (9):  1647-16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51
    摘要 ( 229 )   HTML ( 1 )   PDF(2846KB) ( 962 )  
    山桐子富含大量初生与次生代谢产物,常规方法提取高质量DNA比较困难。该文以CTAB法为框架,裂解前进行PEG洗脱,并优化与简化后续CTAB法操作步骤,形成适宜山桐子高质量DNA提取的改良CTAB法。在此基础上,该文以山桐子幼叶为材料,比较SDS法、CTAB法、试剂盒法、改良CTAB法提取山桐子DNA效果。结果显示,改良CTAB法提取的山桐子DNA浓度高、纯度高,DNA浓度可高达417.5~470.5 ng·μL-1,平均为438.93 ng·μL-1,为试剂盒法的8.5倍;所提各样本DNA蛋白质污染、DNA糖类与盐污染得到较好的控制,DNA完整,DNA质量显著优于其他方法。通过本文改良CTAB法,提取的山桐子DNA可以满足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分型、简化基因组测序等相关分子试验所需,为山桐子分子生物学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氨酸脱亚胺酶对黄酒酿造中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李加友, 陈涛
    2019, 60 (9):  1651-16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52
    摘要 ( 182 )   HTML ( 0 )   PDF(2257KB) ( 757 )  
    为了研究黄酒中精氨酸代谢,尤其是其关键酶精氨酸脱亚胺酶对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对黄酒酿造过程中精氨酸、瓜氨酸含量和精氨酸脱亚胺酶活性开展定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黄酒酿造过程中,精氨酸脱亚胺酶活性可分为2个阶段显著增加:4~12 d为第1阶段,24~44 d为第2阶段。精氨酸脱亚胺酶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当醪液起始pH值为3时,产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仅为醪液起始pH值为3.5时(对照)的35%。由此可知,控制黄酒酿造起始pH可以通过抑制精氨酸脱亚胺酶活性影响精氨酸代谢,从而有效降低产品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居住区不同植物群落对细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王刚, 易慧琳, 戴伟, 杨文丽, 谭广文
    2019, 60 (9):  1654-16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53
    摘要 ( 224 )   HTML ( 3 )   PDF(2984KB) ( 911 )  
    选取广州市光大花园二期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居住区内5个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及气象因子对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居住区内空气PM2.5浓度都在优良范围内,且一天中出现3个峰值。以乔灌草为主的复层结构,且郁闭度在75%~85%的植物群落对PM2.5浓度影响明显。PM2.5浓度与温度和风速均呈负相关关系。随相对湿度增加,PM2.5浓度先增加,但当相对湿度在65%以上时,PM2.5浓度又呈现下降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市富阳区芦笋产业发展的土壤环境适宜性评价
    顾万帆, 吴剑男, 倪小明, 章忠梅, 周成云, 李洪达
    2019, 60 (9):  1658-166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54
    摘要 ( 332 )   HTML ( 1 )   PDF(2067KB) ( 1046 )  
    通过对富阳区芦笋主要产地土壤类型、土壤pH值、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环境、肥力指标,与芦笋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进行比较,探讨富阳区芦笋种植区域的土壤环境适宜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提升的探讨
    刘琪, 鲍根莲, 彭路菊, 葛利云, 邓欢欢
    2019, 60 (9):  1661-16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55
    摘要 ( 260 )   HTML ( 0 )   PDF(2355KB) ( 953 )  
    结合浙江某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原工艺流程,对原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差、出水无法达到国家标准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A类要求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改造方案。改造完成后,出水氨氮的平均值由8.33 mg·L-1减少到2.73 mg·L-1,降低67.23%,氨氮去除率由30.43%提升到78.18%;出水总磷的平均值由0.34 mg·L-1减少到0.21 mg·L-1,降低38.23%,总磷去除率由80.41%提升到87.92%;出水化学需氧量的平均值由58.55 mg·L-1减少到20.70 mg·L-1,降低64.64%,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由52.03%提升到83.6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台湾滨海地区海洋渔业发展时空特征
    秦佳文, 林玲, 姚舒娴, 张悦
    2019, 60 (9):  1663-166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56
    摘要 ( 243 )   HTML ( 1 )   PDF(2257KB) ( 869 )  
    以《台湾统计年鉴(2003—2016)》中渔业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台湾19个滨海县、市海洋渔业发展的时空集聚特征。结果表明,台湾渔业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县发展差异逐渐降低,形成了以新竹县、台中市为中心的低—低集聚发展区和以台北市为中心的高—低集聚发展区,渔业从业人员并非台湾滨海县渔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扬州市罗氏沼虾产业历史回顾及发展对策
    王曙光, 李萍, 吴志强, 杨显祥, 印笋, 王如鹓, 陈正兴
    2019, 60 (9):  1666-166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57
    摘要 ( 329 )   HTML ( 2 )   PDF(3122KB) ( 916 )  
    扬州市是我国罗氏沼虾的重要产区,经过多年发展,罗氏沼虾养殖已形成扬州市区域性特色产业。本文回顾了1992—2018年27年间扬州市罗氏沼虾生产情况、苗种繁殖、养殖技术的发展演变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罗氏沼虾产业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新形势下罗氏沼虾产业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刺激分离蚯蚓及其对蚯蚓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海候, 孟祥国, 金梅娟, 施林林, 周新伟, 陆长婴, 沈明星
    2019, 60 (9):  1669-16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58
    摘要 ( 252 )   HTML ( 0 )   PDF(2969KB) ( 833 )  
    为验证利用电刺激方法分离蚯蚓的技术可行性,采用实验室小试法,进行了电刺激胁迫分离蚯蚓的效果、蚯蚓生理生化指标对电刺激胁迫的响应2个试验研究,探讨了2种分离方法(人工分离、电刺激分离)的蚯蚓分离率、3种类型(人工分离、电刺激分离、电刺激后再培养5 d)的蚯蚓体内生化指标对电刺激胁迫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电刺激处理的蚯蚓分离率最高可达84.6%,与对照处理相比,电刺激处理的蚯蚓分离率显著提高了31.9百分点;蚯蚓分离率与电刺激时间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0.997**),电刺激时间每增加1 min,蚯蚓分离率可提高2.6百分点;电刺激处理提高了蚯蚓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降低了SOD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AchE酶活性,但与对照处理相比,除MDA含量外,差异均不显著;电刺激处理的蚯蚓再持续培养5 d后,蚯蚓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SOD酶活性、AchE酶活性均恢复至对照处理相同水平;综合上述结果,电刺激胁迫对蚯蚓机体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存在影响,但作用并不显著,且蚯蚓对电刺激胁迫影响有自愈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桐庐秸秆青贮技术饲养湖羊生态模式初探
    赵燕昊, 彭星木, 吴林根
    2019, 60 (9):  1673-16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59
    摘要 ( 246 )   HTML ( 0 )   PDF(2372KB) ( 1085 )  
    介绍桐庐县瑶琳天牧生态农庄秸秆青贮利用的新模式,总结农作物秸秆收集、贮运、饲料加工和秸秆过腹还田利用的主要经验与技术模式,并对其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归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滨锦葵提取物对青年鸽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穆春宇, 汤青萍, 卜柱, 常玲玲, 付胜勇, 张蕊, 陈卫彬
    2019, 60 (9):  1675-167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60
    摘要 ( 243 )   HTML ( 38 )   PDF(2074KB) ( 1073 )  
    为了分析海滨锦葵提取物对青年鸽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575只苏威肉鸽E系青年鸽,随机分成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50、100 和200 mg·kg-1海滨锦葵提取物,试验期为3个月,试验结束后测定青年鸽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青年鸽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添加海滨锦葵提取物有提高青年鸽成活率和溶菌酶活性的效果,且青年鸽日粮中添加适宜量为50~100 mg·kg-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鱼肉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探讨
    杨天明, 杨洋, 宣佳娜, 王朝杰
    2019, 60 (9):  1678-16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61
    摘要 ( 210 )   HTML ( 4 )   PDF(2015KB) ( 791 )  
    根据乳粉中过氧化值测定方法对鱼肉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对不同鱼肉样品经水解酶水解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过氧化值,研究鱼肉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滩羊羊毛品质的影响
    李向龙, 陶金忠, 白玲荣, 刘国林, 陈永宏, 罗芳, 张萌, 李亚超
    2019, 60 (9):  1679-16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62
    摘要 ( 239 )   HTML ( 1 )   PDF(2123KB) ( 1008 )  
    通过给滩羊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研究其对滩羊羊毛品质的影响,为改善滩羊羊毛品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选择年龄、体质量相近健康的断奶公羔羊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过瘤胃蛋氨酸,单圈饲喂。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在试验羊左侧部肩胛骨后缘10 cm×10 cm面积上,将羊毛沿基部剪掉,采取毛样,测定羊毛中氨基酸含量及羊毛品质的物理性状(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平均纤维直径标准偏差、平均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平均纤维曲率及平均羊毛弯曲数)。结果表明,添加1%过瘤胃蛋氨酸后,滩羊羊毛的曲率显著下降,弯曲数有增多的趋势;添加0.5%过瘤胃蛋氨酸后,羊毛中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曲率降低,可改善滩羊毛直径的均一性,羊毛弯曲数有增加趋势。综上所述,在滩羊饲料中添加0.5%过瘤胃蛋氨酸能有效改善滩羊毛的品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基于SWOT分析法的临安区现代农林业发展
    陈思思, 鲁燕君, 顾建强, 孙春光
    2019, 60 (9):  1682-16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63
    摘要 ( 263 )   HTML ( 3 )   PDF(2209KB) ( 897 )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临安区农林业现代化建设,运用SWOT分析法,对临安区现代农林业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科学分析,通过构建战略矩阵,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临安区农林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竹编产业推动彭公村乡村活化
    何佳辉, 乔观民, 马静武
    2019, 60 (9):  1686-16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64
    摘要 ( 228 )   HTML ( 1 )   PDF(3323KB) ( 807 )  
    彭公村竹编产业发展路径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彭公村竹编产业逐步衰落。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挖掘竹编产业文化内涵,运用旅游载体构建竹编的多元价值观,创新其乡村性,让乡村活化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农场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鑫, 董继刚
    2019, 60 (9):  1691-16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65
    摘要 ( 306 )   HTML ( 1 )   PDF(2202KB) ( 997 )  
    基于319份泰安市家庭农场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调查问卷,探究家庭农场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对家庭农场主特征、家庭农场基本特征、贷款需求3类共13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户主年龄、风险偏好、政策了解、农业保险、近3年平均利润、是否扩大生产规模、借贷经验、贷款期望额等8个变量对家庭农场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学科交叉的药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理论教学
    邢世海, 柳莺莺, 曹梦阳, 苏兴隆, 吴家文, 彭代银
    2019, 60 (9):  1695-16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66
    摘要 ( 268 )   HTML ( 0 )   PDF(2221KB) ( 1050 )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以离体的药用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为外植体材料,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和诱导,获得完整再生植株和细胞等的一门新兴技术。这门技术的学习涉及到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种子种苗学和植物生理学的相关基础知识;这门技术的实施与生物统计学和实验设计密切相关,只有正确、合理地布局相关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该技术可以应用到药用植物的育种和次生代谢物生产上,对于植物育种和植物化学中相关的知识背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到药用植物上来,依赖于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来实现目的基因的遗传转化,故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与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相关内容相结合进行教学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可见,在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针对学生缺乏以上某部分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更应该将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点穿插到各个章节进行教学,这样利于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点,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这些知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甸县转入耕地粮农经营组合风险及种植结构优化分析
    刘薇, 王宁
    2019, 60 (9):  1699-17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67
    摘要 ( 264 )   HTML ( 0 )   PDF(2228KB) ( 840 )  
    粮农转入耕地增加了种植的现金成本,其收益损失的风险增加。运用Markowitz风险投资组合模型,一方面测算了黑龙江省林甸县单种玉米与玉米+红小豆的组合粮农的现金(或实际)收益率风险,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粮农的生产性补贴,单种玉米的风险都要大于玉米+红小豆的风险。另一方面,依据该模型,以粮农的现金或实际收益率风险值最小为规划目标,优化了玉米+红小豆组合的种植结构,即在未考虑生产性补贴时玉米的最优种植面积比例为44.23%,红小豆的最优种植面积比例为55.70%;在考虑生产性补贴后玉米的最优种植面积比例为39.3%,红小豆的最优种植面积比例为60.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油菜品种浙油51、浙油杂108
    2019, 60 (9):  1703-1703. 
    摘要 ( 124 )   HTML ( 0 )   PDF(2128KB) ( 7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交籼稻新品种华浙优1号
    2019, 60 (9):  1704-1704. 
    摘要 ( 125 )   HTML ( 1 )   PDF(2122KB) ( 7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