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WANG Z Q, XUE J Y, HU S Y, et al. The genome of Hibiscus hamabo reveals its adaptation to saline and waterlogged habitat[J]. Horticulture Research, 2022, 9: uhac067.
|
[2] |
卢刚, 李贺鹏, 张晓勉, 等. 盐胁迫对海滨木槿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 2015, 35(3): 16-25.
|
[3] |
LI J M, LIAO J J, GUAN M, et al. Salt tolerance of Hibiscus hamabo seedlings: a candidate halophyte for reclamation areas[J].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2012, 34(5): 1747-1755.
|
[4] |
王奇志, 刘敏, 陈雨, 等. 海滨木槿不同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技, 2013, 38(3): 209-213.
|
[5] |
吉训志, 秦晓威, 胡丽松, 等.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J]. 热带农业科学, 2019, 39(4): 33-40.
|
[6] |
薄鹏飞, 孙秀玲, 孙同虎, 等. NaCl胁迫对海滨木槿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28(1): 113-118.
|
[7] |
芦治国, 华建峰, 殷云龙, 等. 盐胁迫下氮素形态对海滨木槿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6(3): 91-98.
|
[8] |
施钦, 包学文, 华建峰, 等.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海滨木槿光合作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8): 2600-2606.
|
[9] |
李会欣, 吴明, 方炎明, 等. NaCl胁迫对海滨木槿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 19(3): 55-61.
|
[10] |
王小雪, 孙海菁, 刘芸, 等. 浓硫酸处理对海滨木槿10个家系种子萌发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11): 2968-2974.
|
[11] |
刘建霞, 张晓丹, 王润梅, 等. 6-BA浸种对盐胁迫下绿豆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1): 166-172.
|
[12] |
张鸣宇, 任毅晓, 李旭, 等. IBA和NAA对高加索三叶草种子萌发及根蘖生长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9, 36(1): 93-100.
|
[13] |
杜利霞, 赵凯玥, 王凯鑫, 等. 6-BA引发对赖草种子萌发、贮藏物质和内源激素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0, 28(3): 667-674.
|
[14] |
孙淑琴, 李月娇, 李广胜, 等.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对秧苗素质的调控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3): 1-7.
|
[15] |
葛礼姣, 程玉静, 王小秋, 等. GA3和6-BA对高温胁迫下荠菜种子萌发的影响[J]. 中国瓜菜, 2023, 36(9): 108-115.
|
[16] |
于敏, 徐恒, 张华, 等. 植物激素在种子休眠与萌发中的调控机制[J]. 植物生理学报, 2016, 52(5): 599-606.
|
[17] |
谢志兵. 水解酪蛋白和不同碳源在猕猴桃组织培养的作用[J]. 农业与技术, 2003, 23(4): 56-59.
|
[18] |
李忠光, 龚明. 水解酪蛋白对烟草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6(4): 60-61.
|
[19] |
兰妍, 张博, 李培英. 水解酪蛋白对诱导苜蓿愈伤组织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9(1): 87-89.
|
[20] |
邱德文.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 16(1): 39-45.
|
[21] |
曲继林, 曹友文, 段小莉, 等.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应用对大豆菌核病抗病性、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农药, 2023, 62(8): 611-615.
|
[22] |
李培玲, 李继平, 王立, 等. 寡糖·链蛋白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50(7): 141-143, 149.
|
[23] |
魏岚, 黄连喜, 李翔, 等. 生物炭基质可显著地促进香蕉幼苗生长[J].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4): 732-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