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论述
    浙江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邵建均,杨治斌,刘银秀
    2014, 1 (8):  1137. 
    摘要 ( 136 )   PDF(1037KB) ( 286 )  
    阐述浙江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领导、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监管执法和宣传引导等措施,充分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实践与展望
    王仁杯1,阮晓亮1,王敏1,曹国勋1,吴卫成2
    2014, 1 (8):  1139. 
    摘要 ( 114 )   PDF(1054KB) ( 340 )  
    对近年来浙江省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下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旨在为加快推进我国种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单季晚稻嘉58产量1125 t·hm-2的栽培技术
    刘金弟,朱日清,张建英,张骏秋
    2014, 1 (8):  1142. 
    摘要 ( 134 )   PDF(1070KB) ( 280 )  
    根据嘉58特征特性和生育特点,提出单季稻产量1125 t·hm-2的配套栽培技术。即设定高产目标、穗粒重结构和生育进程,通过适期早播,稀播培育壮秧,及早耕田开沟,宽行少本种植,及早搁田,加强水的管理,增施有机肥、钾肥和穗肥,做好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稻瘟病晚粳稻不育系浙07A的选育与应用
    张礼霞1,王建军1*,王林友1,毛雪琴2,金庆生1,范宏环1
    2014, 1 (8):  1145. 
    摘要 ( 130 )   PDF(1072KB) ( 481 )  
    以携Pigm基因的粳稻材料MP3为抗稻瘟病基因供体,通过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快速改良晚粳稻不育系浙04A的稻瘟病抗性,育成了BT型抗稻瘟病晚粳稻不育系浙07A及其保持系浙07B,2012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浙育鉴2012006)。该不育系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9%,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其中染败率8373%。经人工接种鉴定,为高抗稻瘟病。所配组合与原不育系浙04A相比较,分蘖数多、穗型大、粒重高,表现产量优势明显、稻瘟病抗性增强等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富阳市粮食生产能力及其提升潜力研究
    蒋玉根1,吴豪翔2*,宋一龙3,裘希雅1,王旭良3,顾万帆1,许杰1,何旭华1,邵赛男1,戴学龙1
    2014, 1 (8):  1148. 
    摘要 ( 119 )   PDF(1083KB) ( 408 )  
    粮食生产能力是粮食生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耕地质量分级的基础上,按照耕地分布和粮食生产现状,对浙江省富阳市粮食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抽样调查分等单元的可实现生产力,依据耕地质量的地力指数建立可实现产能的核算模型,对区域粮食的生产能力和可实现的增长潜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富阳市粮食生产潜力38 778 t,可实现潜力为2595%。粮食作物复种指数极大地影响产能提升,若能确保2005年以来的最高生产水平,富阳市可提升粮食产量26 33253 t,提升1718%。此外,加大旱粮品种开发和生产技术改进,对提高富阳市粮食生产潜力意义重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种基质在水稻机插育秧中应用效果
    徐巧凤
    2014, 1 (8):  1152. 
    摘要 ( 151 )   PDF(1039KB) ( 350 )  
    采用山核桃蒲壳、猪(牛)栏肥加工成水稻机插秧育苗基质,设置全基质、基质与黄泥土混合、纯黄泥土等4种床土处理育苗。结果表明,以基质黄泥1∶2处理的床土最有利于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提高,综合效益成本考虑,基质黄泥1∶3处理的床土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脱毒甘薯浙薯13扦插密度试验
    赖小芳,陈剑,王伯诚*,唐兴国
    2014, 1 (8):  1154. 
    摘要 ( 119 )   PDF(1022KB) ( 280 )  
    对脱毒甘薯浙薯13进行4个扦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株行距40 cm×80 处理的产量最高, 60 cm×80  处理的产量最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9个高粱品种比较试验
    朱正梅,赵军华,楼肖成,吕学高
    2014, 1 (8):  1155. 
    摘要 ( 136 )   PDF(1050KB) ( 336 )  
    对9个高粱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为两糯1号,比对照泸糯8号增产898%,产量最低的为26837,比对照减产1246%;另外辽杂19,晋杂12号,万农两糯1号比对照分别增产767%,389%和155%。根据生育期、株高、产量方面分析,两糯1号、辽杂19和晋杂12等量3个品种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GE双标图对短季棉新品系和试点的评价及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李武1,2,谢德意2,赵付安2,杨晓杰2,房卫平1,2*
    2014, 1 (8):  1157. 
    摘要 ( 107 )   PDF(1051KB) ( 291 )  
    为了客观评价短季棉品系的稳产性、适应性以及试验地点的准确性,采用GGE双标图对河南省短季棉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716,鲁棉2153属高产、稳产性好的品系;中804具有特殊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所有试点中,盐津最具代表性,邓州鉴别力最好,而开封是代表性和鉴别力均佳的试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茉莉酸甲酯对药用植物石斛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应奇才,马秀燕,姜青华,王慧中,徐祥彬*
    2014, 1 (8):  1160. 
    摘要 ( 136 )   PDF(1073KB) ( 324 )  
    研究利用茉莉酸甲酯持续处理石斛组培幼苗,分析石斛苗生长发育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变化。与对照相比,茉莉酸甲酯处理的石斛苗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物质,如石斛多糖、石斛碱和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升高,证实茉莉酸甲酯处理对石斛苗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生物合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灵芝品种仙芝1号的选育
    朱惠照1,郑化先1,王瑛2,李建淼2,徐靖3,朱卫东1,李明焱1,2,3*
    2014, 1 (8):  1163. 
    摘要 ( 184 )   PDF(1066KB) ( 330 )  
    以一野生赤灵芝的分离组织为材料,采用紫外线诱变技术,经菌株分离、培养等步骤,育成子实体和孢子产量高、抗逆性好、品质优的赤灵芝新品种仙芝1号。 该品种于2009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采用袋料栽培,仙芝1号子实体鲜品、干品和孢子产量为(6121±093),(1928±047)和(1605±023)kg,灵芝多糖、三萜酸含量为213%±001%和067%±002%;采用段木栽培,仙芝1号子实体鲜品、干品和孢子产量为(9588±026),(3993±017)和(2465±022)kg,粗多糖、三萜酸含量为247%±008%和083%±006%。仙芝1号耐高温上限为35 ℃,抗木霉、青霉、根霉和绿霉能力强,成品率达99%。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桐乡杭白菊产业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陈轶
    2014, 1 (8):  1166. 
    摘要 ( 132 )   PDF(1053KB) ( 535 )  
    通过对杭白菊产业现状的调研,对田间生产的技术难题,行业管理和自律问题,以及质量标准体系的问题进行探讨。针对杭白菊产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今后菊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信”为先,研制采摘自动化机械,保护产地环境,规范田间化学品投入,制定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品种和播期对设施高山速生叶菜 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邹宜静1,袁德明2,黄凯美1,颜韶兵1,李楚羚1,孙利祥1*
    2014, 1 (8):  1169. 
    摘要 ( 155 )   PDF(1039KB) ( 290 )  
    以小白菜、青菜、苋菜、生菜和菠菜等速生叶菜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在高山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播期对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在杭州市建立高山叶菜生产功能区提供可行性依据,探索城区叶菜保供新途径。试验结果表明,除菠菜外,小白菜、青菜、苋菜和生菜均取得较好的产量和效益,栽培品种宜选早熟5号和双耐小白菜、杭绿1号青菜、红圆叶苋菜和意大利生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硫酸锰对香菇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初报
    吴春玲2,尚晓冬1,宋春艳1,项寿南2,蒋俊2
    2014, 1 (8):  1171. 
    摘要 ( 135 )   PDF(1034KB) ( 276 )  
    香菇培养料(78%杂木屑、20%麸皮、1%石膏、1%红糖)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锰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1 000 mg·kg-1处理不仅能促进菌丝生长发育,提高香菇产量,而且子实体性状优良,菌柄细短、个体均匀及长菇整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华市草莓凤冠引种比较试验
    严志萱1,范雪莲2
    2014, 1 (8):  1173. 
    摘要 ( 153 )   PDF(1021KB) ( 312 )  
    在金华市引进凤冠草莓并与红颊、丰香品种进行种植比较,从植物学性状、风味品质等分析,凤冠草莓表现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耐热长豇豆的研究
    李艳艳1,周鸿章2,张蜀宁1*,吕炜1,陈俊川2
    2014, 1 (8):  1174. 
    摘要 ( 132 )   PDF(1129KB) ( 335 )  
    以二倍体豇豆荚天下3号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其子叶期茎尖生长点,通过对变异株进行形态学、解剖学、农艺学、细胞学鉴定, 获得同源四倍体(2n=4x=44)。结果表明,02%秋水仙素处理4次的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变率达到233%。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厚度和宽度、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花器官大小、花粉粒大小、种子宽度等均表现巨大性,气孔密度和单果荚种子数明显降低;四倍体豇豆荚果横茎、长度、鲜重、干物质含量等农艺学性状明显高于二倍体。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二倍体DNA相对含量为250,四倍体为500。根尖染色体鉴定的结果与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一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洞头县杨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探讨
    权伟1,应苗苗1*,康华靖1,朱建军1,林春2,马春烈3
    2014, 1 (8):  1178. 
    摘要 ( 147 )   PDF(1055KB) ( 537 )  
    为了提高杨梅果园的施肥效率,对洞头县大门岛杨梅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探讨。根据杨梅田土壤基本农化性状和杨梅营养特性,利用目标产量法提出施肥建议。每667 m2施用尿素3667 kg、钙镁磷肥2975 kg、硫酸钾2792 kg,分3个时期施用,同时适时适量根外喷施微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废竹屑发酵时间与用量对竹荪生长发育的影响
    陆娜,王伟科,宋吉玲,闫静
    2014, 1 (8):  1180. 
    摘要 ( 141 )   PDF(1036KB) ( 305 )  
    对竹荪培养料和配方分别设置不同发酵时长及废菌包添加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发酵45 d时,竹荪菌丝生长速度最佳,为036 cm·d-1,菌丝洁白,粗壮,长势好;添加5%废菌包的竹荪栽培料可在保证产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郗笃隽1,沈国正1,刘辉1,黄康康1,裴嘉博1,张琛1,杨佩贞2
    2014, 1 (8):  1182. 
    摘要 ( 163 )   PDF(1036KB) ( 310 )  
    试验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苗期生长的影响明显。随着每月尿素施用量的增加,植株主蔓的生长速率及叶片氮素、叶绿素含量增加;红阳猕猴桃结果期在施用一定农家肥的基础上,追施不等量的氮、磷、钾肥,对单果重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明显,能增加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州地区大棚甜瓜栽培技术的探讨
    陈一丰
    2014, 1 (8):  1184. 
    摘要 ( 141 )   PDF(1052KB) ( 464 )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温州地区可同时满足生产和观光采摘需要的大棚甜瓜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不仅甜瓜品质好,可兼顾观光采摘需求,而且经济效益高,收入可达4125万元·hm-2,净收益1725万元·hm-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杭州市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及分析
    杨金雨露1,葛亚英2,唐斌1,吴玲1,杨帆3,赖齐贤3*
    2014, 1 (8):  1187. 
    摘要 ( 138 )   PDF(1228KB) ( 527 )  
    为了解杭州市垂直绿化发展现状,对市内垂直绿墙进行调查,选取代表性案例在植物种类、绿化形式、灌溉系统、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调查数据显示,共记录42科65属70种植物,绿化形式有水苔种植块技术、无纺布袋技术、植物幕墙技术及全智能移动绿墙4种,灌溉系统采用自动滴灌模式,辅以人工浇灌。分析杭州现有绿墙的特点,提出相关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圆叶唇柱苣苔的组织快繁和离体保存研究初探
    江南1,何俊2,周庄1*,鲁元学2,管开云2,郁文彬2
    2014, 1 (8):  1192. 
    摘要 ( 136 )   PDF(1057KB) ( 293 )  
    云南特有圆叶唇柱苣苔Henckelia dielsii (Borza) D.J.Middleton & Mich. Mller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宜岩石造景和庭院盆栽。研究比较8种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MS+NAA 02 mg·L-1+6BA 20 mg·L-1的增殖效果最好,可作为圆叶唇柱苣苔组织快繁的培养基;不添加激素的MS培养均不发生增殖,生根效果均较好,其中1/10MS可作为圆叶唇柱苣苔的离体保存培养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柯岩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杨玲玲1,王小德2*,许涛3,吴静1
    2014, 1 (8):  1194. 
    摘要 ( 114 )   PDF(1091KB) ( 364 )  
    浙江柯岩风景名胜区以石、水、桥、酒、士文化为主要特色,植物作为具有生命的园林设计要素,其多变的形体和丰富的季相在风景区建设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调查显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色性、季相性及人文性是浙江柯岩风景名胜区提升环境品质和美观度的关键要素,可通过引种桂花、梅花、玉兰、香榧、红豆杉、黄山栾树、枫香等乡土树种,模拟地区自然植物群落,集中营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季相景观林,来打造景区“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霜叶似火,冬天翠绿常存”的景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粪渣在几种草花盆栽中的应用
    蒋琥,邱铤,沈聪
    2014, 1 (8):  1198. 
    摘要 ( 124 )   PDF(1087KB) ( 369 )  
    粪渣污染是城市普遍面临的紧迫问题,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将粪渣经过堆肥发酵处理,与其他有机质原料及土壤混合形成栽培基质,是有效利用粪渣中养分的良好方式。本试验以粪渣、餐厨垃圾、枯枝落叶等城市废弃物作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比例与园土混合,作为盆栽植物的栽培介质,分析粪渣基质对土壤及植物的影响。研究表明,粪渣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很高,重金属含量较低,可用于林地绿地以改善土壤肥力。将粪渣与枯枝落叶混配的各处理组(F2,F3,F4)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且以F2配方(10%粪渣+40%枯枝落叶+50%园土)效果最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热点地区
    马冲亚,刘吉平*,赵丹丹
    2014, 1 (8):  1201. 
    摘要 ( 139 )   PDF(1081KB) ( 411 )  
    以地形图与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采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结合热点分析方法,对1970-2012年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0-2012年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的综合动态度呈先减小后增加,而空间变异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斑块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而邻近指数的变化与斑块密度相反;景观分离度和Simpson’s多样性指数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流域破碎化程度较高地区由下游逐渐向中游地区转移,而上游地区破碎化程度一直较低;流域下游地区斑块形状较单一,景观聚集度较低,景观多样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流域的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热点地区的数目逐渐减少,流域上游热点地区的面积逐渐减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分郁闭度对杉木林下浙江楠和红豆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潘惠均
    2014, 1 (8):  1206. 
    摘要 ( 188 )   PDF(1055KB) ( 276 )  
    在浙江金华市婺城区开展杉木045,060,075和095等4种郁闭度下浙江楠和红豆树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楠成活率、苗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在郁闭度060的林下最大,其次为郁闭度045和075的林下,郁闭度095林下浙江楠成活率和生长最差;随林分郁闭度增加红豆树成活率、苗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逐渐减小。因此,杉木林下套种浙江楠以林分郁闭度060左右为宜,套种红豆树林分郁闭度保持045左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7种生物酵素对病虫害的室内防治作用初探
    王丽丽,谌江华,柴伟纲,孙梅梅,姚红燕
    2014, 1 (8):  1209. 
    摘要 ( 135 )   PDF(1053KB) ( 305 )  
    采用驱避、毒杀和平板对峙试验研究7种生物材料发酵液对朱砂叶螨和青枯劳尔氏菌的室内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大蒜、生姜和洋葱发酵液对朱砂叶螨的驱避作用较好,处理后72 h的驱避率分别达到680%,523%和533%;大蒜、丁香和洋葱发酵液对朱砂叶螨的毒杀作用较好,处理后72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1%,657%和670%;生姜、大蒜发酵液对青枯劳尔氏菌的拮抗作用较好,处理后48 h的抑菌圈直径大小为30 和22 cm。综合防虫和抗病的能力,大蒜和生姜发酵液为较好的生物发酵材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黑松落针病影响因素调查
    何一佳
    2014, 1 (8):  1211. 
    摘要 ( 126 )   PDF(1047KB) ( 313 )  
    为了明确坡度、胸径、密度等因子对黑松落针病的影响,采用样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胸径小于10 cm的发病率最高,为355%,胸径大于30 cm发病率最低,为40%;密度大于2 500株·hm-2发病率最高,为268%,密度小于1 000株·hm-2发病率最低,为80%;陡坡发病率最高,为231%,平坡发病率最低,为7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对直播稻田的除草效果
    俞光荣1,林敏2,陈江彬2*
    2014, 1 (8):  1213. 
    摘要 ( 177 )   PDF(1035KB) ( 343 )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对直播稻田主要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8%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水乳剂对直播稻田的禾本科杂草、莎草和多数双子叶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生产上建议在播后禾本科草2~3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667 m2用量为100~130 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药剂对甜玉米穗期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韩海亮,苏婷,包斐,王桂跃*
    2014, 1 (8):  1215. 
    摘要 ( 131 )   PDF(1037KB) ( 279 )  
    针对玉米螟为害甜玉米现状,应用几种药剂对春、秋两季甜玉米玉米螟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康宽、福戈、福先安和垄歌等对玉米螟防效均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开阳烟区烟蚜茧蜂繁育及田间防治蚜虫效果
    李秀梅1,金鑫1,陆引罡2*,邓兆权1,李碧宽1,孙建1
    2014, 1 (8):  1217. 
    摘要 ( 84 )   PDF(1037KB) ( 325 )  
    在开阳烟区,对烟蚜茧蜂繁殖技术及烟蚜茧蜂生物防治烟蚜技术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繁蚜速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时烟蚜繁殖较快,接蚜15 d后,数量可达到初始接蚜量的872倍;固定蜂蚜比条件下,单株蚜量对烟蚜茧蜂的繁殖速度有影响,单株蚜量较低时,初期烟蚜被寄生率较高;田间释放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明显,且放蜂量越大,防治效果越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栽培方式对烟草黑胫病发生的影响
    吕家峰1,游堂贵2*,方敦煌3,陈旭2,黄跃辉1,谢明林1,尹玉荣1,翟朝礼1,马玉蓉1,马玉芳1
    2014, 1 (8):  1219. 
    摘要 ( 163 )   PDF(1023KB) ( 310 )  

    摘要:采用4种不同栽培方式测试对烟草黑胫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参试的4种栽培方式中,以膜下小苗移栽+揭膜覆土的烟草黑胫病发生轻,发病高峰期的平均病株率47%,平均病情指数111;其次是常规移栽覆膜+膜上覆土,发病高峰期的平均病株率120%,平均病情指数222;发病最重的是常规移栽覆膜+揭膜覆土、膜下小苗移栽+膜上覆土,发病高峰期的平均病株率147%,200%,平均病情指数281,341。结果表明,以膜下小苗移栽+揭膜覆土的栽培方式,烟草黑胫病发生最轻,极显著优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化螟诱芯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梁文勇1,周华光1,赵丽稳2,许燎原2*,王仕伦1,刘桂良2,林亚芬1
    2014, 1 (8):  1220. 
    摘要 ( 99 )   PDF(1055KB) ( 299 )  
    通过二化螟诱芯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适用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055%二化螟诱芯防治二化螟,与常规药剂防治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考虑实际投入成本,应用中建议100 m2使用1枚诱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环唑对嘧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增效作用
    李阳1,俞永健2,郑仕华2,江伟林2
    2014, 1 (8):  1222. 
    摘要 ( 345 )   PDF(1055KB) ( 361 )  
    对嘧菌酯添加氟环唑田间防治水稻纹枯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和添加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d,氟环唑对嘧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未表现增效作用;药后14 d,嘧菌酯添加氟环唑防效达790%,其防效和药效持久性优于单独使用%嘧菌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稻田稗草对酰胺类除草剂抗药性研究进展
    刘兴林,孙涛,付声姣,钟国华*
    2014, 1 (8):  1224. 
    摘要 ( 131 )   PDF(1181KB) ( 537 )  
    综述酰胺类除草剂在稻田中的应用、作用机理及稗草对其的抗药性现状,重点讨论典型代表性除草剂敌稗和丁草胺的作用机理、选择机制和抗性机理,并针对酰胺类除草剂的特点,提出预防和治理稻田稗草对酰胺类除草剂抗药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蝉拟青霉代谢产物中抗菌肽分离纯化试验初报
    党向利1,2,厉晓腊1,刘又高1,金轶伟1,陈官菊1,潘益虎1,柴一秋1*
    2014, 1 (8):  1232. 
    摘要 ( 141 )   PDF(1139KB) ( 360 )  
    以蝉拟青霉0220079菌株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发酵培养液对蝉拟青霉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较佳发酵培养液:05%蛋白胨,2%蔗糖,01% KH2PO4,005% MgSO4·7H2O,蒸馏水1 L。从其代谢产物中,经过滤、离心、脱糖、盐析和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组分G1,电泳及RPHPLC验证其具有较高的纯度,初步表明蝉拟青霉代谢产物中含有一些小分子量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物质。G1组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有望开发成一种天然肽类抗菌药物和食品防腐保鲜添加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浓香型产区烤烟非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差异分析
    焦亮1,赵铭钦2*,卫辉琴3,王鹏泽2,付培培2,刘鹏飞2,张俊1,杜阅光3
    2014, 1 (8):  1237. 
    摘要 ( 161 )   PDF(1074KB) ( 446 )  
    采用硫酸甲酯化和GC/MS法分析8个浓香型产区调制后的烟叶中有机酸的含量,对不同浓香型产区烤烟非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以河南豫中南烟区最高,达到111.71 mg·g-1;江西赣中东最低,仅为75.47 mg·g-1;且苹果酸在非挥发性有机酸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占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的44.85%~70.05%。半挥发性有机酸中油酸所占的比例较大,占其总量的51.78%~59.68%。总体而言,各浓香型产区烤烟的非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有一定差异,这体现了各浓香型产区烤烟的风格特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果中5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寿林飞1,杨挺2,徐坚3,朱勇2,赵健2,章豪2,吴银良2*
    2014, 1 (8):  1240. 
    摘要 ( 200 )   PDF(1090KB) ( 353 )  
    试验建立了草莓、葡萄和苹果中5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硫菌灵和苯菌灵)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和无水硫酸镁盐析后,上清液直接用0.1%甲酸溶液稀释40倍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外标法定量。各峰面积与样品浓度在2×10-5~0.075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0.999。添加浓度0.01~5.0 mg·kg-1,5种杀菌剂的平均添加回收率75.0%~95.0%,变异系数2.0%~5.0%。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硫菌灵和苯菌灵在实际样品的定量限分别为0.005,0.002,0.01,0.01和0.005 mg·kg-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蓝和花菜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与消解动态
    朱烈,周宏,许敏球
    2014, 1 (8):  1244. 
    摘要 ( 116 )   PDF(1054KB) ( 349 )  
    研究并建立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和花菜中的液相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和花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PSA净化、净化液氮吹近干后,用1 mL 01%甲酸溶液/乙腈(V/V,8/2)定容,液相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在10~1 000 μ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甘蓝样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添加回收率在834%~883 %,变异系数为50%~66 %,花菜样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添加回收率为832%~871 %,变异系数为58%~77 %。在甘蓝和花菜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限为05 μg·kg-1。田间残留试验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和花菜中降解符合动力学曲线,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和花菜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9和48 d。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与资源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盐碱地土壤特性的影响
    沈立铭1,张建锋2*,陈光才2,吴灏2
    2014, 1 (8):  1246. 
    摘要 ( 123 )   PDF(1082KB) ( 305 )  
    对比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滩涂新围垦地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林带作用下滩涂新围垦地土壤含盐量明显降低,造林第2年其含盐量已低于同地区农田和荒地土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不大,土壤pH值稳定在841~87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低依次为农田>林地>荒地,在造林的起始阶段,荒地和林带土壤中全氮与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小,随时间增加,荒地土壤中全氮与有机质含量大幅低于林地,表明林带能有效培肥土壤。林带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脱氢酶活性,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有效磷浸提剂分类与分析
    赵玲玲,邢曼平,鲍琴书
    2014, 1 (8):  1250. 
    摘要 ( 183 )   PDF(1062KB) ( 929 )  
    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土壤供磷能力的大小,了解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对指导磷肥施用有重要意义。不同性质的土壤需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不同的浸提方法,本文从浸提剂的分类、成分以及浸提机理等方面对土壤有效磷的浸提剂进行综述,供测试人员参考,也为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索更高效的土壤有效磷浸提剂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水溶肥料润湿性能的影响
    王亮亮1,韩效钊1*,杨静芳1,王永国2,丁仕奇2
    2014, 1 (8):  1253. 
    摘要 ( 163 )   PDF(1065KB) ( 366 )  
    通过测定表面张力和直接测量润湿面积的方法,考查了安融乐和莎梵婷2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不同水溶肥料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溶肥料喷施液中需添加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量略有差别,但整体来看,当安融乐的添加量为005%(V/V)时,对各种水溶肥均可以起到较好的增加润湿性能的效果;莎梵婷的适宜添加量为04 g·L-1,但不适用于偏酸性的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水溶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基于RBF神经网络马尔可夫模型的淮河流域汛期暴雨量预测
    刘倪1,2,叶金印2
    2014, 1 (8):  1256. 
    摘要 ( 170 )   PDF(1083KB) ( 303 )  
    利用淮河流域1960-2007年172个台站汛期(6-9月)逐日降水资料,选取40个代表站,统计出代表站48年间逐年汛期暴雨量并建立时间序列,针对RBF神经网络和马尔可夫预测的优缺点,建立起RBF神经网络与马尔可夫模型相耦合的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淮河流域2006-2007年汛期暴雨量预测,预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随州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研究
    高浥尘
    2014, 1 (8):  1260. 
    摘要 ( 187 )   PDF(1080KB) ( 281 )  
    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相互关系,并根据随州市的现状调查,从线路、场站、运营3个方面对城乡公交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导向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理论模式。该模式通过对城乡线路的分类分级形成相互衔接的一体化公交网络,通过对场站的合理布局,引导层级有序的城镇空间结构。从实际出发,介绍该模式在随州市的应用,并针对该模式实施过程中的运营管理与政策保障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与资源
    饮用水源地不同类型农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比较
    金树权1,罗艳2,周金波1,姚红燕1,刘海超1,虞涛2
    2014, 1 (8):  1264. 
    摘要 ( 132 )   PDF(1034KB) ( 326 )  
    在浙江省典型的饮用水库水源地,选择水田、蔬菜地、贝母地、茶园、果园(桃园)等5类农地和天然植被地开展地表径流氮、磷流失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类农地地表径流的全年总氮平均浓度大小依次为:贝母地>蔬菜地>水田>果园>茶园>天然植被地;全年的总磷平均浓度大小依次为:贝母地>蔬菜地>果园>茶园>水田>天然植被地。各类农地地表径流的各态氮、磷浓度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主要与各类农地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直接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模式的技术要点
    蔡炳祥1,吴伟2,李建应1,王根连3,杨凤丽1
    2014, 1 (8):  1266. 
    摘要 ( 172 )   PDF(1038KB) ( 431 )  
    总结德清县稻鳖共生种养结合生产模式,系统介绍田塘构建、清塘消毒、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幼鳖管理、病虫防控等技术要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茭鸭共育模式的经济效益及技术要点
    吴旭江1,吕文君1,陈银根1*,蔡雪雄2
    2014, 1 (8):  1268. 
    摘要 ( 120 )   PDF(1050KB) ( 305 )  
    对茭鸭共育种养模式的依据、生产条件、技术要点及其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茭鸭共育可有效控制茭白无效分蘖、病虫杂草危害、改善生态环境,节省用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茭白产量和鸭蛋、母鸭质量,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宁波市智慧畜牧业平台开发与应用实践
    吴朝芳,王海霞,余全法,洪晓文,麻觉文
    2014, 1 (8):  1271. 
    摘要 ( 132 )   PDF(1070KB) ( 306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动物卫生监管能力和畜禽养殖管理水平,确保畜禽产品。宁波市结合实际,深入研究,以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为主线,在全市初步建立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智慧畜牧业平台,为保障动物源性产品安全打下了扎实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接肉汤药敏试验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刘跃生1,潘陈苗2,姚宁屏1,邵忠海1
    2014, 1 (8):  1274. 
    摘要 ( 140 )   PDF(1064KB) ( 282 )  
    为快速筛选出敏感兽药,减少盲目用药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为临床兽医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本研究以药物临床治疗剂量为基础,制备含药的药敏培养基,研发直接肉汤药敏试验方法。经6个试验组的试验证明,以直接肉汤药敏试验方法筛选的敏感兽药与临床疗效高度相符,待检样品中细菌分别对试验猪场常用兽药有一定耐药性;药敏试验前后防治效果的差异极其显著;直接肉汤药敏试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高,准确率>97%。直接肉汤药敏试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可定量的特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筛选并合理使用敏感药物,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城镇化动力特征分析
    唐蜜1,肖磊2,葛幼松1
    2014, 1 (8):  1278. 
    摘要 ( 145 )   PDF(1114KB) ( 279 )  
    我国城镇化发展差异明显,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的城镇化滞后现象尤为严重。本文首先建立数理模型对四川省人口大县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然后从中选取安岳县为例,对其城镇化动力指标变量与城镇化水平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从经济水平、产业发展、政策体制与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深入剖析城镇化动力对城镇化进程的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梳理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的城镇化动力特征,揭示城镇化实质,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型的百合辅助栽培决策平台
    石晓燕,徐志福,叶宏宝,李冬
    2014, 1 (8):  1284. 
    摘要 ( 93 )   PDF(1052KB) ( 291 )  
    针对温室切花百合促成栽培及周年生产的需要,研制了基于模型的百合辅助栽培管理平台,并对该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模块设计和系统实现等内容进行介绍,以期为百合的标准化工厂生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沿线重大交通影响的村庄产业模糊决策评价
    徐钰姬,叶持跃,邱枫*
    2014, 1 (8):  1286. 
    摘要 ( 116 )   PDF(1084KB) ( 311 )  
    随着城市的发展,基础设施尤其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对沿线村庄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环境、交通及产业等各方面。产业的影响分为产业发展潜力影响以及产业受交通影响两大方面,涉及诸多因子,要确定一个村庄的发展趋势,必须对产业影响作出评价,但该类评价无标准可依,有极强的主观导向,而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可弥补主观性。在此情况下,为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以宁波市某镇受重大交通影响的行政村为实例,使用模糊折衷型决策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产业进行评价,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职培训对进城务工农民增收的影响
    黄河啸1,叶春辉2*,米松华1,朱奇彪1
    2014, 1 (8):  1290. 
    摘要 ( 120 )   PDF(1087KB) ( 292 )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职培训是促进农民工增收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如何合理配置培训资源的投入、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已成为亟需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劳动力转移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及在职培训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OLS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参加在职培训、适当增加培训时长、建立与完善培训资格证书制度对农民工增收有显著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产品进入电子商务营销领域要件浅探
    杨远晶1,钟清华2
    2014, 1 (8):  1294. 
    摘要 ( 112 )   PDF(1034KB) ( 274 )  
    应用网络销售农产品模式替代传统销售模式日益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主体的首选。通过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要件解析,希望更多现代农业主体生产的农产品能顺利进入电子商务营销领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探析
    蒋凯亚1,章燕川2,廖小丽1
    2014, 1 (8):  1296. 
    摘要 ( 131 )   PDF(1056KB) ( 437 )  
    从物联网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性概念出发,分析物联网在可追溯体系中的应用原理及实现产品跟踪、追溯的方法,阐述在物联网技术基础上建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传感器,链接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监管,并为生产管理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丽水市莲都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叶君勇
    2014, 1 (8):  1299. 
    摘要 ( 165 )   PDF(1051KB) ( 297 )  
    阐述丽水市莲都区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当前农业信息化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应用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嘉兴市秀洲区家庭农场发展调查
    黄克飞1,2,郭红东1*
    2014, 1 (8):  1302. 
    摘要 ( 135 )   PDF(1063KB) ( 268 )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一种新型有效的经营管理方式,它以家庭承包经营制为基础,使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模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以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家庭农场发展调查为基础,分析其发展现状、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宁长春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
    邱振辉
    2014, 1 (8):  1306. 
    摘要 ( 126 )   PDF(1034KB) ( 428 )  
    总结浙江省海宁市长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验,即创新建设模式,成立以村经济合作社为股东的乡村旅游有限公司,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培养村民共建意识;并探索今后发展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土地整治管理制度建设探析
    刘眭1,何腾兵1,2*,刘忠斌3,朱红苏4,黄慈5
    2014, 1 (8):  1308. 
    摘要 ( 135 )   PDF(1068KB) ( 381 )  
    从土地整治中土地管理制度建设入手,综合地分析近年来贵州省在土地整治中土地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小麦品种苏麦188
    2014, 1 (8):  1312. 
    摘要 ( 99 )   PDF(1007KB) ( 2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