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7, 58 (3):  368-368. 
    摘要 ( 99 )   PDF(684KB) ( 6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栽培方式对3个早籼稻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房玉伟, 刘守坎, 陈孝赏
    2017, 58 (3):  369-37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01
    摘要 ( 182 )   HTML ( 3 )   PDF(681KB) ( 748 )  
    对台早518、台早14-126、台早14-122 等3个早稻品种,进行在机插、直播、手插3种栽培方式下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台早14-126株高适中,茎秆粗壮,结实率高,机插和直播栽培分别比台早518增产5.6%和10.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州地区甜玉米周年生产品种优化配置栽培研究
    潘彬荣, 许立奎, 岳高红, 梅喜雪, 刘永安, 张宗宸, 周志辉
    2017, 58 (3):  371-3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02
    摘要 ( 196 )   HTML ( 2 )   PDF(2750KB) ( 696 )  
    以华珍、金玉甜1号、金玉甜2号和引选5号4个甜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2月13日到9月1日进行分期播种,对各品种在不同播期的鲜穗重、净穗重、穗长、行数、穗粗、行粒数、秃尖长等穗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确定不同品种的最佳播期。结果表明,华珍和金玉甜2号适合从早春的2月13日到秋季的9月1日的周年播种;金玉甜1号适合在2月13日到6月1日及7月16日到8月16日播种;引选5号仅适合在2月13日到4月16日的春季播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种类尿素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韩科峰, 陈余平, 胡铁军, 张丰, 周飞, 张进, 吴良欢
    2017, 58 (3):  375-37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03
    摘要 ( 193 )   HTML ( 0 )   PDF(826KB) ( 739 )  
    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进行不同种类尿素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尿素+锰处理增产效果最佳,产量达到了2 879 kg·hm-2,与普通尿素施肥相比,增幅为15.8%;控释尿素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20.9%,比普通尿素处理提高了6.2百分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个单季杂交晚稻品种不同播期试验
    黄惠芳, 白云岚, 茅国夫
    2017, 58 (3):  377-37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04
    摘要 ( 183 )   HTML ( 0 )   PDF(832KB) ( 679 )  
    对5个单季杂交晚稻品种在移栽种植条件下进行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5个参试品种的适宜播期弹性均较大,5月5日至6月24日均可播种,其中甬优12以5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其余4个品种均以5月2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所有参试品种早播早种均能提早收获,生产上提倡适当早播,最好在6月4日前播种,甬优12和浙优18可在11月中上旬成熟,甬优538、春优84和嘉优5号可在11月上旬成熟,以减少对后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衢州市种植大户水稻施肥现状及减量施氮可行性分析
    石子建, 李建辉, 汪惠芳, 陈润兴, 徐建祥
    2017, 58 (3):  380-3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05
    摘要 ( 196 )   HTML ( 0 )   PDF(911KB) ( 753 )  
    通过对种植大户水稻施肥现状和投入产出情况的调研,结合田间施氮肥试验,分析衢州地区水稻施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肥料利用率,并从产量、经济效益和节约资源的角度探讨减量施用氮肥的可行性,提出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赣北地区冬闲田5个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陈国徽, 谢国强, 曹国军, 吴少华
    2017, 58 (3):  384-3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06
    摘要 ( 168 )   HTML ( 0 )   PDF(910KB) ( 680 )  
    对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等进行分析,筛选出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2个适宜江西赣北地区冬闲田种植的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籽叶两用茶园蜜蜂授粉的增产效果
    李朵姣, 郑寨生, 赵东绪, 袁名安, 楼宇涛, 胡新荣
    2017, 58 (3):  386-38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07
    摘要 ( 193 )   HTML ( 0 )   PDF(962KB) ( 726 )  
    针对茶树开花数量多结实率低的问题,进行蜜蜂授粉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蜂媒授粉组比自然授粉组坐果率提高1.60百分点,单株产量增加20.3%,多仁率增加0.10百分点,空壳率降低0.99百分点;无蜂授粉组坐果率和单株产量都最低;蜂媒授粉组显著优于自然授粉组和无蜂授粉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作方式对甜玉米、菜用大豆经济性状及效益的影响
    夏国绵, 丁峰, 何勇刚, 王志伟
    2017, 58 (3):  388-3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08
    摘要 ( 195 )   HTML ( 0 )   PDF(977KB) ( 735 )  
    以甜玉米先甜5号和菜用大豆毛豆3号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间作行数比例,来研究间作对甜玉米和菜用大豆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后甜玉米雌穗变短变细,籽粒着生行数和每行籽粒数均减少,单穗重降低;菜用大豆单株有效荚减少,鼓粒速度减慢,百荚鲜重降低。但甜玉米与菜用大豆间作具有较大的边际优势,能增加经济产量,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种植效益。在6个不同行比的间作方式处理中,采用1畦种植2行甜玉米、邻畦种植2行菜用大豆的2:2带状间作方式,其经济效益最高,可在基本不影响甜玉米产量的情况下,增收菜用大豆的产量。比甜玉米纯作增产23.8%、增值34.8%、增收128.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马立锋, 吕闰强, 黄海涛, 丁勇, 周静峰, 郑生宏, 袁程晓, 阮建云
    2017, 58 (3):  391-3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09
    摘要 ( 193 )   HTML ( 1 )   PDF(2327KB) ( 782 )  
    利用农用耕作机械,在湖北恩施、浙江余杭、浙江绍兴、浙江丽水、安徽宣城、江苏无锡生产茶园,开展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成分、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研究,评价机械施肥在茶园中的适用性。根据机械与人工进行不同施肥方式的组合设立4个处理,即人工开沟施肥(基肥、追肥,对照)、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机械施肥(基肥、追肥)、机械施基肥+人工撒施追肥。结果表明,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施肥、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之间茶叶产量、品质成分(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酚氨比)、营养元素吸收无显著差异,但人工撒施追肥会降低茶叶产量,影响茶树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相比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施肥每年667 m2可增加纯收入350元,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可增加纯收入137元。因此,茶园实施机械施肥,明显减少施肥的成本投入,增加茶农收入,适宜在茶园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烟97适宜施氮量试验
    农世英, 林北森, 周文亮, 罗刚, 韦忠, 高华军, 罗荣欣
    2017, 58 (3):  396-3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10
    摘要 ( 189 )   HTML ( 0 )   PDF(1312KB) ( 917 )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田间试验,分别在靖西县化峒乡和新圩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云烟97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回归方程分析产质量最佳结合点,从而求得适宜施肥量。结果表明,云烟97施氮量在82.5~90.0 kg·hm-2时,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原烟质量等表现较好,过高或过低施氮量均对其表现不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将园林造景思想融入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的探讨
    李珍珍, 刘昱, 郑先波, 冯建灿
    2017, 58 (3):  399-4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11
    摘要 ( 208 )   HTML ( 0 )   PDF(1195KB) ( 740 )  
    观光型农业园区是集旅游观光、农业生产及景观环境营造于一体的园林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分析国外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规划设计理念,针对我国园区长期存在强调功能性而忽视景观环境营造的现象,本文将运用巧于因借、旷奥兼用、意境塑造3个原则,把园林景观造景思想引入园区规划设计之中,合理配置各种景观要素,并对北京蓝调庄园、上海南汇桃花村等园区做实例分析,探究园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理念。园区中规划不合理、设计内涵表达模糊、景观结构不清晰等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打造文化氛围浓郁的园区空间,提升园区整体环境氛围,并提高其经济效益,为园区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石林喀斯特全球对比及保护开发建议
    刘春林
    2017, 58 (3):  403-40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12
    摘要 ( 216 )   HTML ( 62 )   PDF(2011KB) ( 793 )  
    通过分析云南石林剑状喀斯特景观特征、发育与演化机制及构造抬升机制,根据确立的3条对比原则,将云南石林剑状喀斯特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剑状喀斯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全球范围内具有可与云南石林剑状喀斯特进行对比的只有马达加斯加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等4处剑状喀斯特地貌,并且云南石林剑状喀斯特在地貌形态、演变机制、区域构造地位、发育历史及过程、气候条件等方面具有独特性。针对这些特点,为了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好这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提出几点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合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优化游客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鼠尾草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高燕, 魏宇昆, 奉树成
    2017, 58 (3):  407-41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13
    摘要 ( 291 )   HTML ( 0 )   PDF(1639KB) ( 812 )  
    以贵州鼠尾草为试验材料,探讨以种子和茎基部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过程。结果表明:以种子为外植体时,75%乙醇消毒30 s,然后2%次氯酸钠(含吐温-80)消毒7 min为最佳灭菌方法,此时1 mg·L-1 6-BA和0.1 mg·L-1 NAA诱导率可以达到90%,且诱导出的小苗生长健康、发育较快;以茎基部为外植体时,75%乙醇消毒30 s,然后0.1%氯化汞(含吐温-80)消毒10 min为最佳灭菌方法,此时2 mg·L-16-BA和0.2 mg·L-1 NAA诱导率可以达到75%,诱导出的小苗比较健康。在增殖过程中,以种子和茎基部为外植体诱导的植株没有表现出差异,最佳培养基为MS+ 0.6 mg·L-1 6-BA +0.05 mg·L-1 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乡村性评价体系构建
    章晶晶, 陈波, 王丽娴
    2017, 58 (3):  412-4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14
    摘要 ( 215 )   HTML ( 0 )   PDF(1404KB) ( 915 )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基石的乡村性不断流失。本文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乡村性理论分析,选取了地域条件、建筑与景观、社会与文化、经济与旅游4个因素、12个因子构建了乡村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能为乡村性保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做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设施基质栽培下不同有机肥及用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郑剑超, 智雪萍, 董飞
    2017, 58 (3):  415-4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15
    摘要 ( 191 )   HTML ( 0 )   PDF(1378KB) ( 768 )  
    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进行不同有机肥及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设施基质栽培下基质拌入有机肥可提高番茄叶片叶绿素测量值和氮含量、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及产量。其中以基质拌入羊粪18 kg·m-3 表现最佳,叶片SPAD值和氮含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单株结果数及产量最高。拌入牛粪的则以10 kg·m-3产量较高,但2个处理间的差异不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肉枇杷晚花避冻栽培技术探讨
    陈俊伟, 孙钧, 李晓颖, 徐红霞, 周晓音, 姜路花
    2017, 58 (3):  417-4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16
    摘要 ( 225 )   HTML ( 0 )   PDF(1575KB) ( 1030 )  
    枇杷秋冬开花坐果,冬季低温冻害是影响枇杷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2016年1月23—25日我国经历了40年一遇的超强低温,我国浙江、福建、四川等枇杷主产区产量损失达60%~90%,仅有产量是部分晚花所结的果。白肉枇杷较黄肉品种花期早,冻害尤为严重。本文探讨了本次强低温的降温特点、浙江主产区的最低温度,调查了白肉枇杷品种、立地条件、树型、树势对冻害的影响,提出通过春梢摘心、疏早花、强树势延迟花期等白肉枇杷晚花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田无假植育苗草莓花芽分化特点与定植适期研究
    蒋桂华, 张豫超, 杨肖芳, 苗立祥, 廖益明, 邵冲
    2017, 58 (3):  420-4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17
    摘要 ( 192 )   HTML ( 1 )   PDF(1704KB) ( 761 )  
    通过2011—2013年的草莓花芽分化镜检和过早定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省北部地区大田无假植育苗,采用“前促、中控、后培”育苗技术体系,章姬、越心、宁玉等品种通过花芽分化期约在9月4日前后,红颊品种约在9月7日前后。结合气象数据分析,显示在日照13 h15 min~12 h 50 min、夜温25 ℃条件下也可启动花芽分化。章姬在8月22日、红颊在8月25日现挖现栽情况下发生了花芽生理分化逆转现象。为提早采收,在浙江省中北地区章姬、越心、宁玉可提前至8月底至9月5日定植,红颊可在9月5—15日定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苗龄子苗对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杨肖芳, 张豫超, 苗立祥, 蒋桂华
    2017, 58 (3):  423-42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18
    摘要 ( 218 )   HTML ( 0 )   PDF(1444KB) ( 732 )  
    以草莓品种越心为试材,探讨大田无假植育苗条件下,不同苗龄的子苗(35~110 d苗龄)对苗质、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子苗生成时间推迟,苗质、始采期和早期产量等逐次减弱。35 d苗龄的子苗茎粗6 mm、苗重5.83 g,而105~115 d苗龄的子苗茎粗11.5 mm、苗重25 g。定植后,115 d、65~105 d和<55 d苗龄的始采期分别为11月6、13和20日。105~115 d苗龄的株产达230 g以上;其次是55~95 d苗龄,株产200 g左右;35 d苗龄草莓株产最低,为158 g。因此,在大田无假植育苗条件下,为提高越心草莓早期产量,生产中推荐种植发育天数≥55 d、粗度>0.8 cm的子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施食用菌菌渣在葡萄栽培中的肥效试验
    林贤锐, 孙萍, 沈建生
    2017, 58 (3):  426-4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19
    摘要 ( 223 )   HTML ( 0 )   PDF(1422KB) ( 846 )  
    利用食用菌菌渣作为基肥施入到葡萄园中,以探索其对葡萄生长、品质、产量的促进效果,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食用菌菌渣有效促进了葡萄营养生长,有利于葡萄新根的生长,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有效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及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容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氰胺化钙对设施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王剑, 王笑, 周瑛华, 马永军, 吴丹亚, 吴愉萍
    2017, 58 (3):  428-4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20
    摘要 ( 238 )   HTML ( 0 )   PDF(1988KB) ( 953 )  
    设置常规施肥(NR)、氰胺化钙肥料(PE)、施石灰不施化学氮肥(CA)和施石灰并且施与PE处理等量的氮肥(CAN)4个处理,研究氰胺化钙肥料对设施芹菜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氰氨化钙肥料能够提高土壤pH值、提高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有效养分供给,增加芹菜产量,并显著降低芹菜中硝酸盐含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岩主要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冯先橘, 林媚, 温明霞, 张伟清, 平新亮, 王天玉, 姚周麟
    2017, 58 (3):  432-43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21
    摘要 ( 189 )   HTML ( 0 )   PDF(1532KB) ( 861 )  
    对黄岩区主要蔬菜种植地的70个样点土壤重金属进行调查取样分析,采用2种评价标准、方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土为标准时,绝大多数土壤满足标准;以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时,有近40%样点的土壤处于警戒状态。以温黄平原土壤元素背景值上限为参考标准,从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来看,污染风险程度依次为Pb>Hg>Zn>Cr>Cd>Cu>As>Ni。除As、Ni整体处于安全清洁水平外,土壤中其他6种重金属均存在轻污染。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近3/4的土壤都处在轻污染级别,仅2个点的土壤属于清洁安全。3个区域来源的土壤上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土壤中Hg、As、Cu、Cr、Ni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有一定相关性,而Cd、Pb、Zn含量与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基本上无相关性。Cd、Pb、Zn之间有显著或低度的相关性,As、Cu、Cr、Ni、Hg之间有显著或低度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土壤消毒药剂的筛选
    王汉荣, 方丽, 王连平, 张志明, 谢均烨
    2017, 58 (3):  436-4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22
    摘要 ( 166 )   HTML ( 0 )   PDF(1468KB) ( 780 )  
    为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西瓜枯萎病菌,使用多种土壤消毒药剂对实生西瓜土壤和嫁接西瓜种植土壤进行消毒,结果发现,必速灭、维博亩和庄伯伯等土壤消毒药剂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杀灭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杭白菊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沈瑶, 戴德江, 沈颖
    2017, 58 (3):  438-4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23
    摘要 ( 223 )   HTML ( 0 )   PDF(1623KB) ( 842 )  
    针对杭白菊病虫防治需用药而缺乏登记药剂的实际,在浙江省开展杭白菊安全用药情况的调查研究,基本查清了浙江省杭白菊上主要病虫发生种类与危害状况,掌握了杭白菊上常用防治药剂、使用技术、登记进展等情况,剖析了引发农药残留超标的关键因子,并结合浙江省整体推进杭白菊安全用药的具体实践,提出在杭白菊上加强安全用药、控制农药残留、提高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
    李斌, 黄福旦, 王国荣
    2017, 58 (3):  442-4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24
    摘要 ( 246 )   HTML ( 0 )   PDF(1574KB) ( 933 )  
    5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1 50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2次用药效果显著好于1次用药;常规药剂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 g·hm-2+ 25% 咪鲜胺乳油300 mL·hm-2的防效较好,仍可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推荐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的防效一般;而25%氰烯菌酯乳油1 500g·hm-2和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350 g·hm-2的防效不理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种杀菌剂对铁皮石斛漆斑病的田间防效
    谢昀烨, 王连平, 方丽, 王汉荣
    2017, 58 (3):  444-4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25
    摘要 ( 207 )   HTML ( 1 )   PDF(1587KB) ( 783 )  
    采用氟菌·肟菌酯、代森锰锌、咪鲜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多霉灵6种药剂对铁皮石斛漆斑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对铁皮石斛人工栽培过程中漆斑病防控较好的杀菌剂。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铁皮石斛漆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效,氟菌·肟菌酯、嘧菌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的防效较好,分别为93.6%、91.2%、89.2%和87.2%;代森锰锌次之,防效为83.9%;多霉灵相对较差,其防效为79.7%。其中,25%嘧菌酯和42.8%氟菌·肟菌酯为防治铁皮石斛漆斑病推荐用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洋放线菌A3202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比较
    鹿连明, 杜丹超, 胡秀荣, 蒲占湑, 黄振东, 张利平, 陈国庆
    2017, 58 (3):  446-4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26
    摘要 ( 178 )   HTML ( 1 )   PDF(2361KB) ( 750 )  
    为明确海洋放线菌A3202发酵培养所需的最佳条件,促进对其活性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研究的深入开展,测定了菌株A3202在不同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菌株A3202在不同琼脂含量高氏1号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琼脂含量2.0%以下的培养基不利于菌株A3202的气生菌丝生长及孢子形成;该菌株在相同配方但不同黄豆粉来源的黄豆粉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也表现出明显差异,现磨生黄豆粉制备的培养基更利于菌株菌丝生长和产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6年浙江省早稻恶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建议
    叶挺云, 谢子正, 许渭根, 冯波, 蒋天梅
    2017, 58 (3):  449-4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27
    摘要 ( 194 )   HTML ( 0 )   PDF(1620KB) ( 786 )  
    2016年,水稻恶苗病在浙江省早稻主要种植区部分田块集中重发,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为近5年之最,对早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从菌源、品种抗性、药剂浸种及操作措施等方面总结了恶苗病在早稻上重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种杀虫剂对甜瓜蚜虫的防治效果
    吴声敢, 柳新菊, 苍涛, 安雪花, 吕露, 关文碧, 徐吉洋, 赵学平
    2017, 58 (3):  451-4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28
    摘要 ( 254 )   HTML ( 1 )   PDF(1620KB) ( 827 )  
    为探究不同杀虫剂对甜瓜蚜虫的防治效果,开展了6种杀虫剂对甜瓜蚜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和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甜瓜蚜虫的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 d防效达95%以上,可用于甜瓜蚜虫的防治。20%啶虫脒可溶粉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甜瓜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差,药后7 d防效分别为66.1%和55.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杨梅白蚁发生规律与监测防治技术
    沈颖
    2017, 58 (3):  453-4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29
    摘要 ( 212 )   HTML ( 47 )   PDF(1815KB) ( 1076 )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杨梅园白蚁为害,通过实地踏查和多点详查等方法,摸清浙江省杨梅产区发生为害的白蚁种类、为害特点和影响发生因子,初步确定了白蚁种类与为害情况、种群数量与巢群动态监测、栽培管理与气象因子等监测调查项目,制定预测预报方法,提出加强栽培管理、点灯诱杀、毒饵诱杀和白蚁监测控制系统等综合防控技术,控制白蚁发生为害,保障杨梅丰产丰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葛安锦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王智课, 王欢妍, 向春艳, 张玲艳, 黄潘桂
    2017, 58 (3):  457-45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30
    摘要 ( 173 )   HTML ( 0 )   PDF(1704KB) ( 722 )  
    安锦1号是由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和麻阳苗族自治县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共同选育而成的葛新品种。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XPD024-2015),该品种生长势强,块根形态好,分枝少,高产稳产,栽培容易,适合粗放式栽培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0个芍药油用品种在杭州的结实特性表现
    史小华, 马广莹, 金亮, 朱开元, 周江华, 邹清成, 张加强
    2017, 58 (3):  459-46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31
    摘要 ( 188 )   HTML ( 0 )   PDF(1726KB) ( 836 )  
    对10个芍药品种引种到杭州的物候期、植株长势、结实特性和抗病性等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杭白芍和紫凤羽各指标表现优良,结实量高且抗性强,可作为杭州推广种植的油用芍药专用品种。本研究为芍药籽油开发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蟹黄素调味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叶梦迪, 陈黎洪, 肖朝耿, 朱培培, 郭斯统, 唐宏刚
    2017, 58 (3):  462-4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32
    摘要 ( 189 )   HTML ( 0 )   PDF(1953KB) ( 842 )  
    以花蟹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结合感官评分法对蟹黄素调味料的加工工艺及配方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蟹黄素调味料的基本配方为蟹肉粉9%,咸蛋黄52%,花蟹提取物6%,食盐6%,玉米淀粉10%,在此基础上添加蟹黄等辅料后可制备出蟹味醇厚,口感独特,滋味鲜美的海鲜调味料。产品经检测,谷氨酸钠含量为1.58 g·kg-1,总氮含量为0.38 g·kg-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丽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的探讨
    林燕, 蒋凯亚, 孟月志, 叶彦佚
    2017, 58 (3):  465-46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33
    摘要 ( 211 )   HTML ( 1 )   PDF(1812KB) ( 755 )  
    以农产品生产现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保障需求为重点,对丽水市市本级、9个县(市、区)、136个乡镇(街道)、408家农业生产主体(含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散户)进行问卷调查,对县级以上及30个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92家农业生产主体进行走访座谈。以调研为基础,总结了丽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分析了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主要因素,并将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理念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未来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应达到的标准指标及相应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莲藕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
    潘虹, 宋春钱, 刘和平, 尤玉如
    2017, 58 (3):  469-47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34
    摘要 ( 250 )   HTML ( 2 )   PDF(2065KB) ( 860 )  
    以莲藕渣为原料,研究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莲藕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并对其持水力、膨胀力等特性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酶用量0.5%、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50 ℃;该条件下的可溶性膳纤维提取率达到5.2%,产物呈黄褐色,持水力和膨胀率分别为2.28 g·g-1和3.0 mL·g-1。影响莲藕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酶用量>料液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米及其灌溉水中嘧菌环胺的残留量
    刘芯成, 黄亮, 朱萌萌, 陈卢涛, 周强, 王川丕
    2017, 58 (3):  472-47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35
    摘要 ( 184 )   HTML ( 0 )   PDF(2306KB) ( 786 )  
    建立了大米及灌溉水中嘧菌环胺残留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方法,并模拟实际生产环境,对嘧菌环胺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大米样品经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柱(NH2-SPE)净化;大米灌溉水经二氯甲烷提取,在GC-MS/MS上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嘧菌环胺在0.01~0.50 mg·L-1内相关系数可达0.999以上,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共选择3个离子对,其中1组用于定量m/z 224.10/208.10,另外2组用于定性确证m/z 224.10/197.10、224.10/131.10。样品中添加0.01、0.1、1.0 mg·kg-1的标准品,其回收率为85%~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研究表明,该方法提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复性;嘧菌环胺在灌溉水中半衰期为3.12 d,在室温、正常光照条件下,1 d内稳定,2 d后降解速度加快,4 d后降解速度减慢并趋于稳定,为实际生产中如何施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塘栖枇杷气调保鲜技术试验
    范晶晶, 王朝丽, 何娟, 马正荣, 蔡斌军
    2017, 58 (3):  476-47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36
    摘要 ( 208 )   HTML ( 0 )   PDF(2088KB) ( 786 )  
    试验对枇杷气调包装保鲜做初步研究,着力解决枇杷现代化贮藏-销售技术难题,探索建立枇杷采后贮藏-运输销售体系。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包装方式、保鲜处理等对枇杷果实贮藏特性都有显著影响。不同保鲜处理对保持枇杷果实品质的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保鲜剂结合低温气调包装>低温气调包装>低温敞口包装>低温空气包装>常温气调包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壅菜-鸭-鱼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模式的构建及配套技术
    张家宏, 韩光明, 王守红, 寇祥明, 王桂良, 朱凌宇, 徐荣, 金银根, 毕建花
    2017, 58 (3):  479-4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37
    摘要 ( 233 )   HTML ( 0 )   PDF(2035KB) ( 810 )  
    构建壅菜-鸭-鱼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模式,集成品种选择、种养时空耦合、水上种菜、水面养鸭、水下养鱼、水质调控等配套技术体系,分析其经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莲藕-甲鱼套养的关键技术
    朱徐燕, 任国华, 周波, 郭得平, 朱建杰, 黄锡志
    2017, 58 (3):  482-4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38
    摘要 ( 218 )   HTML ( 2 )   PDF(1808KB) ( 874 )  
    莲藕-甲鱼套养模式总产值可达23.25万元·hm-2,效益15.225万元·hm-2,较传统莲藕种植可增效9.825万元·hm-2。该模式解决了藕田中福寿螺的为害,为市民提供了生态精品甲鱼,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抗豪猪大肠埃希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抑菌性研究
    张保平, 李娜, 高惠林, 王前光, 任国冀, 童学勤
    2017, 58 (3):  484-48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39
    摘要 ( 212 )   HTML ( 0 )   PDF(2569KB) ( 857 )  
    本试验采用甲醛灭活仔豪猪腹泻大肠埃希菌作为免疫抗原,翅静脉注射免疫140日龄桃源蛋鸡,使机体免疫应答生成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利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测抗体滴度,研究获得含高滴度血清和高免鸡蛋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翅静脉注射大肠杆菌液最佳免疫剂量是每次1 mL,菌液浓度是1×1012 mL-1。在大肠杆菌液中添加等剂量完全弗氏佐剂对免疫应答增强的程度最高。免疫强化程序能有效增强产蛋鸡的免疫应答强度,初免以后,每隔1天强化免疫1次,连续4次免疫,效果最好。体外抑菌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卵黄抗体对大肠埃希菌具有明显抑制其生长的作用,但是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比较小。本研究制备的卵黄抗体滴度和血清抗体滴度变化幅度小、持续时间长、稳定性好,为临床上防治仔豪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病提供新的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分析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赵芸, 张乐, 柳爱春
    2017, 58 (3):  489-49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40
    摘要 ( 199 )   HTML ( 0 )   PDF(2280KB) ( 893 )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物,如抗生素、驱肠虫剂、β-受体兴奋剂和类固醇等对消费者的健康有极大危害。免疫分析法能对大量不同化合物进行筛查,该方法快速、灵敏,且效益高,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筛查各种兽药残留,可以显著减少常规分析的取样需求量。该文综述了用于兽药残留检测的免疫分析技术的常见方法、基本原理与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州地区规模猪场主要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徐丽华, 陈冬祥, 姚邦, 候贤宏, 游新根, 管妙东, 王一成
    2017, 58 (3):  493-49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41
    摘要 ( 248 )   HTML ( 0 )   PDF(2338KB) ( 867 )  
    选取浙江台州地区规模猪场为试验猪场,从2014年到2016年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野毒(PRV gE)抗体的阳性率,分析猪群免疫状况。同时采取临床可疑病料,用PCR及RT-PCR技术检测PRRSV、PCV2、SFV和PRV的感染率。结果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CSFV抗体阳性率从64.9%上升到80.4%;PRRSV和PCV2抗体阳性率变化不大,均处于高位;PRV gE抗体阳性率从52.5%下降到22.9%。在不同年龄段猪群中,母猪抗体水平最高,仔猪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保育猪最低,抗体阳性率下降到50%以下,肥育猪阶段又有所回升。在病原检测中,2014年PRRSV、PCV2、SFV和PRV4种病原检出率均较高,其中PCV2检出率高达60%,到2016年4种病原检出率均下降到15%以下。本实验结果为控制猪场疫病和完善猪群免疫程序等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杜洛克母猪应用群养单饲生产模式的效果
    张晓锋, 章利丰, 华卫东, 陈绍孟, 黄孙平, 魏郑谊, 宋革联, 周卫东
    2017, 58 (3):  497-4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42
    摘要 ( 218 )   HTML ( 0 )   PDF(2185KB) ( 806 )  
    简要介绍母猪群养单饲生产模式产生背景、系统布置和组群模式,比较分析在杜洛克母猪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与传统的限位栏饲养相比,群养单饲可明显改善同时期杜洛克母猪体况和健康状况,母猪胎均总产仔数、胎均产活仔数和胎断奶仔猪数分别提高0.44 头、0.56 头和0.47 头(P<0.05),一情期配种分娩率提高7.0 百分点,平均胎间距和母猪淘汰率分别降低7 d(P<0.05)和12.5 百分点。由此,采用群养单饲可明显提高杜洛克母猪的产仔性能和利用效率,改善母猪福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星云湖水质状况与植被指数的关联研究
    郭志海, 袁希平, 甘淑, 宗慧琳, 吴阳
    2017, 58 (3):  499-5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43
    摘要 ( 247 )   HTML ( 0 )   PDF(3432KB) ( 833 )  
    星云湖流域是滇中地区比较发达的经济区域,星云湖是当地工农业生产和沿湖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地,但随着流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湖人口的增多,排入湖泊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大幅度增加,严重污染了星云湖水质。本文以Landsat资源卫星的TM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对同属滇中高原湖泊、空间相邻,但水质状况差异明显的星云湖与抚仙湖的多波段光谱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湖泊影像光谱在近红外波段的平均亮度值差异最大。据此选择归一化植被指数模型,对星云湖多年的NDVI进行分析研究,尝试从观察不同时期研究区域的NDVI影像,统计分析调查点的NDVI值,以及实地调查,从3个方面寻找星云湖的水质状况与归一化植被指数模型中存在的关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灌溉水中二甲四氯异辛酯的残留量
    黄亮, 刘芯成, 朱萌萌, 陈卢涛, 周婷婷, 胡晋峰, 王川丕
    2017, 58 (3):  504-5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44
    摘要 ( 230 )   HTML ( 0 )   PDF(2406KB) ( 883 )  
    建立了灌溉水中2甲4氯异辛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方法,并模拟实际生产环境,对2甲4氯异辛酯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灌溉水样品经二氯甲烷液-液萃取或QuEChERS乙腈提取,PSA、C18净化后,分别在GC-MS/MS上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甲4氯异辛酯在0.01~0.5 mg·L-1内相关系数可达0.999以上,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共选择3个离子对,其中一组用于定量:m/z 200.00/141.00,另外两组用于定性确证:m/z 200.00/77.10、200.00/107.10。2种方法平均回收率在85%~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实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提取效果、回收率和重复性均较好,但QuEChERS方法操作步骤简便,提取时间缩短,试剂使用量减少;2甲4氯异辛酯在灌溉水中半衰期为2.18 d,在室温、正常光照条件下,4 d后降解速度减慢并趋于稳定,为实际生产中合理施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短期效应
    刘晓霞, 陶云彬, 章日亮, 吴东涛, 王军君, 陈一定
    2017, 58 (3):  508-5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45
    摘要 ( 262 )   HTML ( 3 )   PDF(2443KB) ( 994 )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连续4 a年开展秸秆还田试验,研究前茬小麦秸秆还田对后茬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增加后茬水稻产量,且水稻增产率随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连续实施秸秆还田3~4 a,土壤有机质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但秸秆还田对土壤全氮含量的短期效应尚未显现。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秸秆还田开展年限的增加而提高。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且秸秆还田年限越长,效果越明显。由此可见,秸秆还田是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秸秆还田对作物增产和耕地质量的提升效应随着实施年限的增加而越发突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水利工程应用探讨
    曹帅帅, 米鸿燕, 杨润江
    2017, 58 (3):  511-5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46
    摘要 ( 188 )   HTML ( 0 )   PDF(2265KB) ( 760 )  
    无人机技术能够在低空获取地址地形图像、光学图像,在水利工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发展前景。以某市水利项目作为应用实例,结合无人机技术近年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动向,研究先进无人机技术在水利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优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NSS技术在地震灾区滑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宁德怀, 董燕, 柳志云, 刘艳
    2017, 58 (3):  514-51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47
    摘要 ( 188 )   HTML ( 0 )   PDF(2805KB) ( 790 )  
    地震会导致大量的滑坡出现,滑坡边坡失稳会导致重大的次生灾害发生。利用GNSS技术在鲁甸地震灾区红石岩段滑坡右岸表面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布设6套监测点,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对数据的坐标变形量及精度进行解算,提取出监测点的三维坐标变形量,作累计位移统计,绘制位移变化过程线,分析滑坡体表面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并结合人工测缝和自动测缝实测资料以及滑坡变形监测技术要求,对滑坡体表面进行监测和分析,得出该滑坡山体稳定、没有明显趋向性变形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FCM聚类及其改进的遥感图像分割算法
    李勇发, 左小清, 杨芳, 林思, 张建柱
    2017, 58 (3):  518-5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48
    摘要 ( 248 )   HTML ( 0 )   PDF(2407KB) ( 919 )  
    在遥感图像分割中,某些像素分类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对处理这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传统的FCM算法具有很大的缺点。对此,该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FCM遥感图像分割算法。首先,该算法在选取聚类中心和聚类数时使用直方图进行选取,克服了传统FCM算法选取时的随机性和人为性;然后,使用叉熵距离测度代替欧氏距离测度,克服了传统FCM算法依赖于球状分布的缺点;最后,利用传统FCM算法和改进后的FCM算法对某水电站大坝遥感图像进行分割实验,比较2种方法的分割效果,结果显示,改进的FCM算法大大提高了遥感图像聚类的效率和分类的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余姚市女性洪灾脆弱性特征及对策
    苏飞, 孙丹妮
    2017, 58 (3):  521-52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49
    摘要 ( 211 )   HTML ( 0 )   PDF(2345KB) ( 761 )  
    近年来,由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洪灾问题日益严峻,洪灾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2013年余姚洪灾为例,对女性洪灾脆弱性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女性洪灾脆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低,经济独立性差;灾前准备不足,防灾意识薄弱;灾时身心状况差,需求未被满足;灾后恢复时间长,心理状况堪忧;防灾救灾参与度低,自主性缺乏。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洪灾信息获取渠道、防灾减灾技能以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对女性群体的洪灾脆弱性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湾阿里山系珍稀地衣资源初探
    韩鸿翼, 夏湛恩, 吴文娟, 余惠飞, 韩省华
    2017, 58 (3):  526-5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50
    摘要 ( 177 )   HTML ( 0 )   PDF(2400KB) ( 769 )  
    在中国台湾阿里山系、太鲁阁海拔2 750 m以上的山区中,发现2种珍稀地衣资源——松萝与大叶梅衣。简要介绍其形态学特征与医药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rcGIS Engine的唐山南湖周边土地商业开发适宜性评价系统构建与实现
    李寒冰, 袁希平, 甘淑
    2017, 58 (3):  528-5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51
    摘要 ( 220 )   HTML ( 0 )   PDF(2365KB) ( 818 )  
    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选取了6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然后对商业开发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库结构和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采用C#语言结合ArcGIS Engine实现了基本操作、查询、地质条件分析、商业服务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南湖周边商业开发适宜性分析等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nSAR技术在某磷矿区地表形变检测中的应用
    孙新辉, 甘淑
    2017, 58 (3):  531-5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52
    摘要 ( 218 )   HTML ( 1 )   PDF(2430KB) ( 771 )  
    随着采矿事业的不断开展,地面沉降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虽然精度高,但是监测周期长、成本高、范围小。InSAR技术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大范围获取数据,速度快,监测连续性好。采用InSAR技术对某磷矿采矿区域进行监测,选取2015年年末两景和2016年年初两景数据来进行干涉差分处理,结果表明,在4个月的时间里,地表总沉降量约为2 cm,平均月沉降量约5 mm,总沉降面积约936.89 m2。通过实例,介绍了研究区的沉降特征以及InSAR技术探测形变的具体流程,证明InSAR技术在探测地表形变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设施农业智能管控系统分析与构建
    柳军, 孟力力, 夏礼如
    2017, 58 (3):  534-5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53
    摘要 ( 277 )   HTML ( 2 )   PDF(2488KB) ( 1051 )  
    分析当前设施农业管控系统发展现状,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针对现有系统在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对设施农业智能管控系统构建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信息技术、栽培技术、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对设施环境因子、生长因子的实时监测、预警与调控,并远程传输至生产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诊断,创新一种设施蔬菜智能化栽培管理模式,并对今后的应用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
    冯芳, 凌霓
    2017, 58 (3):  537-54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54
    摘要 ( 278 )   HTML ( 2 )   PDF(2095KB) ( 890 )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已经渗透到农业全产业链,在降低农村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等方面成效显著。在解析当前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运用AMOS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浙江推广与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生物炭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范利超, 韩文炎
    2017, 58 (3):  541-54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55
    摘要 ( 210 )   HTML ( 0 )   PDF(2204KB) ( 880 )  
    基于2006—2015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生物炭相关论文(以biochar为主题词检索),利用数据库提供的出版年份、论文数量、国家/地区、研究机构、资助基金来源、作者和高被引论文等条件,分析生物炭发展态势。结果表明,生物炭相关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美国和中国发文量领先,但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作者发表的生物炭论文篇均引用频次远高于中国作者。美国和中国的生物炭相关研究机构数量较多,但美国的论文质量较高,影响力更大。在中国的科研机构中,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发文量和研究水平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1996—2016年产出论文的分析
    张会芳, 孙岩, 尹海燕, 卓文飞
    2017, 58 (3):  547-5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56
    摘要 ( 227 )   HTML ( 0 )   PDF(2576KB) ( 776 )  
    以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出版的国际权威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为文献信息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河南省农业科学院1996—2016年被收录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论文数量与质量提升很快,论文分布广泛,涉及50个学科,主要集中在农业、植物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10个学科;科技合作是大趋势,主要依赖国内合作,其次是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常规晚粳稻品种浙粳99
    2017, 58 (3):  552-552. 
    摘要 ( 124 )   HTML ( 0 )   PDF(2002KB) ( 7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