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波, 胡豹. 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基于SBM-GML指数模型[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4):1004-1008.
|
[2] |
龚锐, 谢黎, 王亚飞. 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理及实证检验[J]. 改革, 2020 (7):145-159.
|
[3] |
谭昶, 吴海涛. 新型城镇化、空间溢出与农民收入增长[J]. 经济问题探索, 2019 (4):67-76.
|
[4] |
李思勉, 何蒲明. 我国粮食绿色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粮食功能区的比较分析[J]. 生态经济, 2020, 36(9):116-120.
|
[5] |
何悦, 漆雁斌. 城镇化发展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40(3):101-110.
|
[6] |
杜红梅, 戴劲. 洞庭湖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1(3):7-16.
|
[7] |
郑垂勇, 朱晔华, 程飞. 城镇化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检验[J]. 现代经济探讨, 2018 (5):110-115.
|
[8] |
XU X C, HUANG X Q, HUANG J, et al.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 1998-2016: based on more sophisticated calculations of carbon emiss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9, 16(20): 3932.
|
[9] |
余子鹏, 李志平. 城镇化、现代化与生产率进步:基于我国省际农业的分析[J]. 农业经济, 2015(9):15-17.
|
[10] |
郭军华, 倪明, 李帮义.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12):27-38.
|
[11] |
李宾, 孔祥智. 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拉动作用研究[J]. 经济学家, 2016 (8):55-64.
|
[12] |
周成, 冯学钢, 唐睿. 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6, 36(3):186-193.
|
[13] |
王龙, 徐刚, 刘敏. 基于信息熵和GM(1,1)的上海市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分析与灰色预测[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6):2262-2271.
|
[14] |
段华平, 张悦, 赵建波, 等.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足迹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5):203-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