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十九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429.
|
[2] |
周玉. 秦岭弯花紫堇(Corydalis curviflora)杀虫活性成分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
[3]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4[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
[4] |
尚伟庆, 陈月梅, 高小力, 等. 紫堇属藏药的化学与药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7): 1190-1198.
|
[5] |
周翔宇, 朱军杰, 尤黎明. 14种紫堇属植物的引种适应性初步研究[J]. 现代园艺, 2019(7): 11-12.
|
[6] |
魏俊, 郑维超, 杨陈, 等.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多样性特征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39(7): 1307-1315.
|
[7] |
吕芳, 徐筱杰. 紫堇属藏药中生物碱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4): 779-780.
|
[8] |
何玉玲. 宁夏地区20种植物丙酮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3): 20-21.
|
[9] |
赵丽萍, 周忠会, 徐福春. 紫堇属植物的研究现状[J]. 科技风, 2019(24): 222.
|
[10] |
朱军杰, 周翔宇, 尤黎明. 不同栽培基质对紫堇生长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5): 42-45.
|
[11] |
徐娜, 宁淑香, 张美艳. 白屈菜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1): 119, 123.
|
[12] |
汤莹, 巴华忠, 赵禹杭, 等. 地丁草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4):5-7.
|
[13] |
毛林鲜, 刘纯敏, 李斯濛, 等. 总状绿绒蒿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J].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21(20): 6801-6809.
|
[14] |
李聪聪, 王浩乾, 叶玙璠, 等. 植物激素对茶树春季新梢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23, 43(3): 335-348.
|
[15] |
刘雨欣, 李泽润, 李晓津, 等.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甜叶菊活性成分含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三明学院学报, 2022, 39(3): 30-36.
|
[16] |
蒋林, 丁平, 郑迎冬. 添加剂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影响[J]. 中药材, 2003, 26(8): 539-541.
|
[17] |
蔡国琴, 李国珍, 叶和春, 等. Ri质粒转化的青蒿发根培养及青蒿素的生物合成[J]. 生物工程学报, 1995, 11(4): 315-320, 408.
|
[18] |
杨玉珍, 孙天洲, 孙廷, 等.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24(2): 8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