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梅宇, 王智超. 2015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J]. 广东茶业, 2015(3): 23-28.
|
[2] |
李隆伟, 李荣福, 包云秀, 等. 云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 中国热带农业, 2017(2): 41-44.
|
[3] |
李金龙, 玉香甩, 罗美云, 等. 凤庆茶黄蓟马发生规律及农药防控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8): 118-123.
|
[4] |
李金龙, 玉香甩, 罗美云, 等. 滇红茶区假眼小绿叶蝉动态监测下全年防控模式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18): 86-91.
|
[5] |
龙亚芹, 任国敏, 王雪松, 等. 云南省茶园茶谷蛾的发生及其习性观察[J]. 环境昆虫学报, 2022, 44(2): 352-358.
|
[6] |
冉隆珣, 肖星, 殷丽琼, 等. 云南主产茶区茶树茶饼病发生时空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34(3): 554-557.
|
[7] |
李红权. 茶树的种植密度与产量质量的关系[J]. 现代园艺, 2014(7): 12-14.
|
[8] |
唐志刚, 张晓红, 何洧丞. 培育茶园高产树冠提升茶园单产效益[J]. 茶业通报, 2022, 44(1): 25-27.
|
[9] |
赵悦, 马媛春, 王梦谦, 等. 茶树树体管理技术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18): 54-57.
|
[10] |
徐奕鼎, 汪海泉, 王烨军, 等. 茶树系列修剪技术及其合理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17): 7439-7441, 7453.
|
[11] |
李新杰, 吕才有, 高峻. 留养茶园茶树树冠培养技术与效益分析[J]. 云南农业科技, 2022(1): 4-7.
|
[12] |
王梦谦. 气象要素与修剪模式对茶树树冠培育的影响[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13] |
焦文文, 念波, 陈立佼, 等. 灌木与乔木晒青茶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比较[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41(9): 1897-1904.
|
[14] |
瞿岩俨, 杨子嘉, 李军, 等. 人工采摘和管理对普洱生茶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J]. 食品科学, 2022, 43(24): 287-295.
|
[15] |
罗琼仙, 何青元, 汪云刚, 等. 对大叶种矮化密植茶园放养后茶叶品质变化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28(5): 2016-2021.
|
[16] |
余冬, 邵宛芳, 周婷, 等. 不同茶树树型改造模式下茶叶品质特点的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28(7): 39-42.
|
[17] |
师梦楠, 李果, 张杰, 等. 藤条茶的光合特性及品质形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51(2): 176-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