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19, Vol. 60 ›› Issue (10): 1873-1876.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055

• 食品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稻米中苯醚甲环唑残留及其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胡秀卿, 张昌朋, 俞建忠, 何红梅, 吴珉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农村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1
  • 收稿日期:2019-07-26 出版日期:2019-10-11
  • 作者简介:胡秀卿(1976—),女,浙江兰溪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从事农业投入品环境评价及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工作,E-mail:huxq@mail.zaas.ac.cn。
  •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803,2016YFD0200204-4)

  • Received:2019-07-26 Online:2019-10-11

摘要: 为研究稻米中苯醚甲环唑的最终残留量,并对其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于2013—2014年在浙江、山东和广西进行了30%苯醚甲·嘧菌酯悬浮剂在水稻上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糙米样品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并基于最终残留数估算糙米中苯醚甲环唑的长期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0.010、0.10和5.0 mg·kg-1 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92%~104%,相对标准偏差为2.0%~6.6%,方法定量限为0.010 mg·kg-1,所建立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能够满足现有限量标准的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糙米中最高残留量为0.20 mg·kg-1。围绕初级农产品糙米展开的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各类人群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在0.000 167~0.000 783 mg·kg-1·d-1,只占每日允许摄入量的1.7%~7.8%,风险商为0.016 7~0.078 3。在水稻上合理使用30%苯醚甲·嘧菌酯悬浮剂,苯醚甲环唑最终残留量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5 mg·kg-1,其在糙米中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小。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稻米, 残留, 膳食摄入, 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