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3, Vol. 64 ›› Issue (4): 774-777.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131

• 水稻良种选育与栽培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播期对早熟籼粳杂交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李志瑛1,2(), 郭莹1,2, 翟荣荣2, 叶胜海2, 叶靖2, 王健1, 王文颇1,*()   

  1.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0
  • 收稿日期:2023-01-12 出版日期:2023-04-11 发布日期:2023-03-29
  • 通讯作者: 王文颇
  • 作者简介:王文颇(1963—),男,河北安国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作物高产优质栽培、药用植物栽培,E-mail:wangwenpo@126.com
    李志瑛(1999—),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水稻播期,E-mail:2650289643@qq.com
  • 基金资助:
    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21C02063-5);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022C02034);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LGN18C130004);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LGN20C130005);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储备库项目(2022R16CB005)

  • Received:2023-01-12 Online:2023-04-11 Published:2023-03-29

摘要:

针对极端天气频发的问题,通过试验确定品种合适的播期,筛选较早熟的品种,可以避开自然灾害,保障水稻的产量,并为下茬作物栽种提供弹性时间。本研究设置5个播种期处理,研究各品种水稻生育期、经济性状、理论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不同品种的全生育期均缩短;在不同播种期处理下,浙粳优6153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最早,其次为浙粳优17113、浙粳优1758,甬优1540最迟,说明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在水稻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播种期推迟,供试品种的穗长、有效粒数均下降,其穗形变小;不同的播期处理对千粒重影响不明显;随着播期的推迟各供试品种的理论产量呈下降的趋势。浙粳优6153即使在最迟的播种期下,也具备一定的产量,并且可以通过增加基本苗数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说明浙粳优6153具备作为救灾储备品种的能力。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品种, 生育期, 经济性状, 产量

中图分类号: